辛弃疾醉酒后,写下生平狂到没边的一首词,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15448.html

辛弃疾是挥洒豪迈的词中之龙,也是横刀立马的狂沙战士,一匹金戈铁马,一片段鸿声里,一幕挑灯看剑,就能使整座词坛为之颤抖,千百年来让无数读者为他的烈烈壮志买单。

辛弃疾醉酒后,写下生平狂到没边的一首词,境界之高难以企及,诗词大家醉酒时常常文思泉涌,诗词中的“醉酒”也别有一番风韵。

就像贺知章醉后“井底眠”,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夜饮醒复醉,却被童仆关在门外……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当属辛弃疾了,他曾醉后扶石“醉扶孤石看飞泉”,还曾推松“以手推松曰去”,甚至还对着青山,写下一首很自恋的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首词名为《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全词如下: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这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信州铅山瓢泉别墅时所写的,当时他已赋闲在家四年了。

对于一个胸怀抱负之人来说,“闲”是对他们最大的折磨。

所以他借酒消愁,并模仿陶渊明的《停云》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发心中的寂寞和苦闷之情。

词的上半阙主要描写他对着青山发出的种种感慨。

开头三句写的是他对自己年老体衰以及知交零落的伤感。

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从前一同游玩的好友早已流落四方,无法再见了,真是令人伤感。

辛弃疾的词中经常用典,这首也不例外。

首句便是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一直致力于恢复和推广周礼,这两句表明了他对现实的失望。

而辛弃疾引用这句话,也是为了抒发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

他一直致力于恢复南宋江山,可是59岁的他却一事无成,怎能不伤感呢?

接下来的四句更是加深了他那种无人理解,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感。

这么多年,增添的也不过是几许白发罢了,功名未就,慢慢地也就看淡了一切,仿佛这世间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他欢喜的了。

“白发”一句又是引用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两人都是潇洒豪迈之人,所以辛弃疾引李白的诗,丝毫没有违和感,反添了几许浪漫豪放。

紧跟着的四句当是他这首词中最自恋之处了。

他看着青山,是那样的妩媚多姿,猜想青山看到他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

无论是情怀还是外貌,都是那样的相似。

都说融情于景,而辛弃疾这里更绝,直接将自己融进去了,这应该算是寄情山水的最高境界了,就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和孟浩然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传说“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原名杨爱,就是读了辛弃疾的这两句词才更名为“如是”。

接着的下半阙依然是连用典故,抒发的是一种狂傲潇洒之情。

先是引用陶渊明的典故。

坐在窗前,把酒临风,吟诗作赋,想来当年陶渊明作《停云》诗时大概也是这样吧。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深受后世无数文人的推崇。

这里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明了自己清高脱俗的高尚节操。

接着的四句是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

江南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又怎能真的体会到饮酒的乐趣呢?

酒酣耳热时,回头长啸,仿佛云气翻飞,狂风骤起。

南宋偏安一隅历来为人所诟病,就像林升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统治者醉生梦死,不思进取,让无数意欲恢复大宋江山的仁人志士失望到了极致。

辛弃疾便是如此,他痛恨统治者的不作为,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像他那样胸怀抱负的有志之士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宁愿苟且偷安,所以他最后才会发出无人理解的感慨。

他不遗憾无法见到那些狂放的古人,只遗憾前人看不到他的狂。能理解他的,大概也只有两三人了。

这应该算是史上最狂的诗了,李白也能狂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但他还是以古人自比,而辛弃疾言外之意则是说他比古人都狂。

这样的自信狂放,令人不服都不行。

这首词几乎句句用典,将毫不相关的各种典故融于词中,浑然一体,足见辛弃疾遣词造句的功力之深。

后来辛弃疾宴请宾客时经常命歌姬吟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和“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是他最喜欢的两句,也是全词最经典的两句。辛弃疾的生平让人看到一个爱国诗人词人该有的风骨,也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不禁叹一句,苦命的老辛啊!但他的也精神值得我们崇敬学习!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困境,既消耗人的精力,也考验人的体力。

气象学家竺可桢15岁读中学时,因为身体单薄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有人挖苦他:“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

竺可桢非常气恼,立志要锻炼好身体。

于是连夜制定了计划表,并严格执行;每天鸡一叫就到操场上跑步、舞剑、做操……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体质明显增强,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那些讥讽他的人,也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陆游在《小室》里有说:“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年老的时候,还有个好身体,就不怕秋冬季节的漫长。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摘自清·法式善《读书》

《老子》书中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他遍注典籍,强调学习“循序而渐进”。

“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

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除了读书,其他事情也应如此;循序渐进反映了一个人的头脑,更闪烁着一份智慧。

永远不要惧怕遭遇挫折和黑暗,人生浮浮沉沉,不会有永远的痛苦,旭日总会东升。

固守着心中的信念,磨炼自己的斗志,终会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一天。

唐代杜荀鹤在《小松》里提到: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积蓄力量,拨云见日,前路值得踏上,未来终是可期。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决赛冠军武亦姝那广博的知识,实在让人佩服。

试问,现在有多少孩子能出口成章,翩翩诗句随口就能说出来?相对比之下,孩子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说到底,我们的孩子对于古诗词接触的还是太少了。现代人们一直推崇的“放养式”教育,或许只是一场骗局,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记忆力会在幼时达到一个小顶峰。为什么我们不借此机会教育我们的孩子多读一些关于古诗的书呢?

人们常说,读诗词的人,眼中风景不同,说起话气质也不一样。

从小热爱古诗词的孩子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气质,而且谈吐得体,他们知道做事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让人喜欢。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读古诗是学心态,一首诗便是一个故事,怎么坚持怎么宽容他人,学习到的是智慧,永远也不会过时,甚至成为一生的财富。

之所以推荐这套,主要是因为里面诗词量丰富,趣味性浓厚,看完之后还能了解古代历史以及当时的地理环境,无形当中加强了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它更是一套很好的亲子共读书物,一起看完央视的“诗词大会”,再翻开它来细读经典,既能重温知识,也能加强亲子互动,一举两得。

这一套有8册原价元,现在活动期间促销仅需99元,一顿饭钱,就可以让你不仅学习经典诗词,增加自身的学识,同时也间接影响并培养了孩子,一举多得!我马上入手了,何乐而不为呢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