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礼作为五礼之一,西周时期将宾礼用作接待宾客之礼。
《周礼》曰:“以礼待宾客之治”,即为治理政务过程中,依据宾礼来接待宾客。这里的“礼”既指“礼节”,同时也指“宾礼”中的仪式程序。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述了西周时期宾礼所包含的八种礼:朝、宗、觐、遇、会、同、问、视。清以前宾礼的沿革西周用宾礼来使天下各邦国相亲附,诸侯春季朝王叫做朝,诸侯夏季朝王叫做宗,诸侯秋季朝王叫做觐,诸侯冬季朝王叫做遇,王将有征讨而无定期地会合诸侯叫做会,王在应巡守之年如没有巡狩,天下众诸侯国一齐来朝王叫做同,诸侯无定期地派卿前来慰问王叫做问,每十二年中有三年侯服诸侯来朝,而其他五服众诸侯派卿来探望王叫做视。
此外,宾礼还有聘的规定,即为诸侯遣卿以大礼定期聘问天子。“大夫众来曰观,寡来曰聘。”
按诸侯朝见天子以距离王畿远近分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朝见一次,故一个朝见周期(十二年)内,第七、十一年只有一年一朝的诸侯前来,其他诸侯则派卿以大礼聘问。此即“规”“殷规”“视”。
众多诸侯的大夫都定期来聘问称规,不定期来聘问称聘。《周礼》中除大宗伯外,还有一系列同样负责部分宾礼事宜的职官,小宗伯负责掌管宾礼的禁令,以及在行礼时所用牺牲和礼器的级别等差。
“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大府负责掌管诸侯国进奉王的朝贡之物。
“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内宰负责礼宾事宜“九贡、九赋、九功之贰:凡宾客之裸献,瑶爵,皆赞。致后之宾客之礼。”
这里的“宾客”即指诸侯及朝觐之国的国王或使臣。裸,指朝觐礼毕,王后继王之后向宾客进郁恺香酒,此谓礼宾。
此外,《周礼》中关于宾礼的礼仪仪式也有一定的规范,如《周礼·司几筵》中记述:“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祀先王昨席亦如之。”
对于大朝觐、大飨礼、大射礼、册封属国、任命诸侯这些宾礼礼仪,需严格按照既定的仪式流程进行布置。
再如《周礼·春官典瑞》中记述:“四圭有邸以祀天......以裸宾客......以造赠宾客。”裸宾客即向宾客献酒。
孙诒让曰:“此据朝觐诸侯言之,凡五等诸侯来朝,礼及飨并有裸。”而造赠宾客则为馈赠宾客之礼。
孙诒让曰:“凡造,至宾馆而致礼皆是也。”如王派人到宾馆致食、飨之礼,称造。孙氏又曰:“赠则为宾行至近郊劳送之礼。”
此指来聘的宾客(即使者)回国,出主国(被聘问国)都城而下榻在近郊馆舍时,主国国君派人来向宾客馈送礼物,称赠。
唐代宾礼的法律规制主要记述于《唐六典》《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以及令、式中,唐代的宾礼与《周礼》相比,唐代对于宾礼的法律规制范围更小,但内容更细致,从唐代各法典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唐代的宾礼仅规制了与藩国之间的来往,包括藩国国王来朝见的迎劳,奉见,受表,受币,宴等。
唐代将《周礼》中的“朝觐礼”放入了“嘉礼”,同时“嘉礼”还增加了“遣使诣蕃宣劳”,其规制了“东面使副立於使者西南,持节者立於使者之北......次之出出复门外位执事况泌引者拜送於大门外,使者还於次执大事者,引蕃主者,引蕃主进使者。”
说明唐代的宾礼仅为朝聘之礼,即属国向王朝进贡、朝觐,王朝向属国遣使、封赏。换言之,宾礼在唐代就是与蕃国外交的礼仪仪式。
唐代对礼制的发展在中国宾礼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宾礼完备和定型的时代。宋代将宾礼的法律规范在《宋刑统》《政和五礼新仪》等法典中。
同时,宋代在唐代宾礼的基础上,扩大了规制的范围。宋代将有关朝仪的内容归入宾礼,并对其进行了完善。
宋代规定外国国王来朝见时,先派遣使者进行迎劳,后奉见于乾元殿内,该国国王及该国诸臣对皇帝进行赞拜之礼,礼毕后,再进行筵宴。
由此可见,宋代通过宾礼建立了礼仪体系,其范围也不像唐礼中那样的狭隘和单薄。这为之后的明清宾礼的完善打下了基础,同时这也说明了宾礼在随着社会的环境而进行改变。
明代不采宋制,而承袭唐制。明代对于朝臣和蕃臣有明显的划分,《明史》中的宾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藩国的朝贡礼仪,包括藩国国王前来朝觐礼仪,藩国派遣使臣来京朝贡礼仪,藩国派遣使臣来京后进表的礼仪,皇帝宴请藩王礼仪以及明代朝廷派遣使臣前往藩国的礼仪。
另一方面则是相见礼仪,包括官员之间的相见礼仪以及庶人之间的相见礼仪。宋代将朝仪等内容归入宾礼,而到了明代,将之归为嘉礼的范畴。
此外,明代增加了派遣使臣前往藩国的礼仪,以及庶人之间相见的礼仪。明代的宾礼体制对于清代宾礼体制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清代宾礼的变化与发展从历代的宾礼中,可以看到,“宾礼”是用以“亲邦国”的宾客之礼,皇帝通过册封,赐给属国国王以爵位,确立其臣的身份。
而后皇帝通过设立朝贡仪式、觐见仪式、册封仪式等等礼仪仪式,来彰显其尊贵皇权地位。
因此,中国古代与属国或外国的往来,多以“宾礼”为媒介,通过宾礼可以看出国家间的政治从属、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政治文化交流等等方面。
到了清代,宾礼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明代的“朝贡礼”“相见礼”。清代宾礼的内涵由周代的诸侯往来礼仪逐渐转变为四方朝贡礼仪。
即清代的宾礼更多的也是广义的“宾礼”,既包括四方来贡的朝仪,也包括与非朝贡国的贸易往来,同时还有对内藩的册封、朝觐、秋狩等规定,以及君臣士庶的相见礼。
与明代相比,清代的宾礼范围大大拓宽,明代宾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为藩国的朝贡礼仪,包括藩国国王前来朝觐礼仪,藩国派遣使臣来京朝贡礼仪,藩国派遣使臣来京后进表的礼仪,皇帝宴请藩王礼仪以及明代朝廷派遣使臣前往藩国的礼仪,而清代将“藩国”改分为“属国”和“藩部”。
清代将有关“藩部”的内容规制于理藩院当中,将“属国”的内容依旧归于宾礼当中。清代的宾礼中规制了大量属国朝贡的内容,包括朝贡国、贡期、员役、贡道、进表、贡物、朝仪、例赏、供具、赒防,等等。清代宾礼的变化还体现在相见礼方面,明代宾礼中另一重要的部分即为相见礼仪,包括官员之间的相见礼仪以及庶人之间的相见礼仪。
到了清代,相见礼的规制仅在《大清通礼》之中,较《明史》中规制的相见礼更为细致和规范。
相见礼的规制强调了阶级秩序,主客秩序,这也是宾礼的本质即“礼有差等”。但清代其他宾礼的立法法规《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礼部则例》中皆未规制相见礼的内容。此外,清代的宾礼还增添了敕封的内容,中包含封使、封印、恩赉、仪服、谕祭、受礼、授印。
清代通过派遣使臣前往属国,使臣携带印章至属国后,进行册封典礼,属国国王按照规定受封、受印。敕封仪式是清廷与属国建立宾礼的前提,自此以后,属国按照宾礼的规定向清廷朝贡,建立贸易关系。
明代将朝仪等内容归入嘉礼,而清代将朝仪、朝贺、朝贡的内容皆列入宾礼,并增加了一系列对外贸易、边关禁令、岁进芽茶、告成赏赐的内容。
清以前宾礼的沿革对于清代宾礼体制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清代的宾礼是我国古代最为详尽和严格的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