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刚给学员上完李砚祖教授《艺术设计概论》的第二次网络课,想用这篇文章再带大家回顾一下早之前框架课中,已经仔细分析过的中国工艺美术中手工艺代表作——《考工记》。
在近些年设计理论考试中频繁出现过中西方进行对比的题目,往往此类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不是简单背书就能够解决的。但只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发现豁然开朗~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李砚祖教授的一篇论文——《“材美工巧”:《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设计思想》,摘录时根据考研理论的考察范围有所删减。
《考工记》的设计思想综贯于全篇,简而论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01
循天时,守地气
《考工记》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即在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者之中,天时与地气具有基础的和根本的地位。人造物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尊崇。
人们认识到天时的四季变化对于自然之物如草木、水甚至山石的影响,意指人造物和设计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考工记》以动植物为例,说明自然物的存在总因应着地气之利,意指着人造物和设计也是地气的产物。但这些地方性特产其生成原因和决定性因素是多方面的,“地气”的条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矿石的品位和元素组成,冶炼等一系列工艺的因素等等。
这些都涵盖在《考工记》所谓的“地气”之中,并由此考虑到选材的时候,要注意天时地气。
02
求材美,树工巧
造物必须依靠一定的材料,使用与材料相应的工艺技术,两者构成了互为的关系,材料是基础,技术是保障。
我国先秦时期的手工业已经有较大的规模,工种齐备,分工细致,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手工生产的经验,这在《考工记》中有充分的反映。“求材美,树工巧”即是这种经验的集中表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材”和“巧”作为生产优质产品的要素之一,涉及自然材料和“人工”两方面。
但设计和造物中对材料的认知和利用的经验、思想远不止于这些有地域特色的“美材”的利用,还在于对材料的科学认识,即在正确认知基础上的掌握。
这种认知和掌握,可以分为几个基本的层次:
第一,材料的选择,首先基于材料的性能;
第二,基于这种材料所能承担的责任,即材料与功能之间的适应;这两方面可以归集为材料之“质”优;
第三,则涉及材“美”,即材料在加工成器后所显现出的美质。
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决定了产品的质。
《考工记》这一言说,也进一步阐明了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之间的先后和辩证关系。在古代,造物依据天时地利,同时,又必须重视掌握了设计和造物技能的人的主动能动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成为综贯于《考工记》的基本设计和造物思想之一,而得到了反复的运用。如“弓人为弓”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选择最适当时节取材,材料齐备之后,施之以工巧。“和”,在此可作动词用,意谓汇施诸工巧以成事。03
“一器而工聚”与察车之道
在先秦时代的造物设计中,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是耗材费时最多的造物部类,也是社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产品生产,其品类按照需要有“兵车”、“田车”、“乘车”之别。作为这一时代最为重要的造物生产,在《考工记》中归为攻木之工,其所占篇幅和比例最大,约占全部文字的五分之一。
《考工记》的作者注意到车辆的设计与制造在当时设计和造物中的代表性:“一器而工聚”。当时“一器而工聚”之物应当还有许多,但在《考工记》作者看来仍然是“车为多”,即车最具代表性。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到《考工记》作者已经注意到时代变迁中造物设计本身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轨迹。
从简单质朴的陶器开始,到具有复杂结构既能承重载人载物,又能疾速行驶的车辆,这首先是物的进化系列,同时也是技艺进化和传承的结果,它表现出了一种物的进化逻辑和内在秩序,它不仅是时序的,亦是造物存在和技术进化结构的秩序与体系。
所谓“察车之道”,即考察车辆设计、制造的基本规律、准则。车为“器”,设计、制造所遵循的准则、规律为“道”。《考工记》谓:“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
”考察一部车辆的设计制造,当从考察车轮开始,其原因在于车是用于在陆地上载人载物而行驶的,“察车之道”实际上是车辆设计的标准。
因此,第一要求就是“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就是说,车辆的设计和制造首先要坚固、牢靠,所谓“朴属”;“微至”是指车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如车轮与车轴的关系,要配合贴切、恰到好处,才能够保证车辆行驶的速度,所谓“戚速”。“朴属而微至”是对车辆结构设计的要求,即实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考工记》对车的各部的设计和制作,从选材到型制、尺寸、功用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这些既是当时车辆设计制造的规范,同时也是车辆设计的标准和指导思想,这些规范和设计思想浓缩和积淀了诸多工艺设计的历史经验和思想,成为我们今天了解那一时代设计思想、设计制度、造物准则的宝贵资料。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年05期
李砚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