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
贲
综
噬嗑
错
困
贲:亨。小利有攸往。
[注]“贲”:之卦名,直接以古字义立。“贲”原始字义为贝壳有美丽光泽,引申为修饰、装饰,直接来自卦象:卦体为大离交离,离为蚌为贝为光为文。先民有将串贝挂在脖子上以为美饰,犹后世项链。
再转换视角取象:卦体下离为文为饰,中爻坎为思,上艮为止,综合演绎,则象征思想力强而行动力弱,有谋而不能施,有德而不能大用,可守本份,做小事,不可取大功,立大业,因此判断:“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車而徒。
[注]“趾”:脚趾。“徒”步行。
八卦正位,震在初,拟人为足。初又在离,离为車舆。取半象:视离为两个半象之体,而取“趾象”,舍“車”象,成“舍車而徒”之辞。
为了炫示美足,甘愿弃乘而步行。虽不美人所美,却尊重各自的审美选择,故不轻予褒贬。
六二:贲其须。
[注]“须”:髭,髯,统指胡须。一个简单明了的“须”字,因为不识象,先儒煞有介事,你释为此,我释为彼,各守师说臆测,将它诂训得四野无踪!太多爻辞,皆如此类。
其实简单:视离为正反艮相对,艮为脸面,二阴,故以之为面毛。视离为正反兑相对,则兑为口,口边生髭髯。古人蓄发蓄须,不修饰则不美观,《左传》“君子白皙,鬒须眉,甚口”,已说得明明白白。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注]“濡”:沾湿,润滑,润泽。“如”:语助词,同“啊”“呀”“吧”。
六三在中爻坎体,坎为水为雨,坎水为膏,故言“濡”。爻辞译成白话是:装饰得好美呵!像清水洗过一般的纯净呵!
初九说足饰,六二说美须,九三要修饰的是什么呢?——心,修心:九三为坎主爻,象心。
六四:贲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注]这一爻,离开了人的体饰、心饰,主说馬饰——
“皤”,亮白色。“翰”:通“”,白色长毛馬,《书》:“取白狐青”。
“如”奔驰如飞,又轻盈自如。
四为巽位,巽色白,故言“皤如”、“白”。
三四成震,震为健马;在四,合而称“白马”。
四在大坎,坎为寇,故言及“寇”
四下在坎离交合之体,坎为中男,离为中女,相交合,视为夫妇。
辞义是说:一匹高头大马过来了,打扮得好美呵:笼头多漂亮!纯白毛色梳理得如丝绸般顺滑亮丽,好美呵!哦,这可不是什么强盗来打劫,而是人家娶親的队伍来啦!
婚姻,人生美饰,人伦之始,不断而吉。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注]五在艮,艮为山为丘;又在三至上所成大离,大离为园为院;合称“丘园”。这是典型的象语,不必实诂,释为篱院、庭院可矣。
“戋戋”:层层叠叠,众多(旧注多释为“少”、“贱”。大谬。“戋”字形为双戈,一戈为少,两戈则象多。“戋戋”:多而又多)。
“束帛”:把丝织品捆成一束,作为聘问、婚礼、相馈赠的礼品。帛一束为五匹。大离包坤,坤为布帛为众多。大离错为大坎,亦为上下正反巽,巽为绳为系为束,故言“束帛戋戋”。礼品要满足习俗规定的数量赠人,不足,接受方就难免抱怨指责,超额则浪费,因此,满足最低规定数量,既不失敬,又不浪费最好,故占断为“终吉”
将家院修补整齐,洒扫干净,点缀一新,摆列聘礼,明显出举办婚礼迎娶新人的喜庆气氛。
《周礼》:士大夫成婚,送的彩礼为“玄纁(黑衣红镶边或红衣黑镶边)束帛”,诸侯则加“大璋”,王则要再加“榖圭”。
上九:白贲,无咎。
[注]“白”:空净。“白贲”:空饰,即无饰、不饰。不饰之饰,大饰也。
又似是绘画语言,即绘画技法中的“留白”。取大离象为画纸、画布、画板、画壁。《考工记》:“画缋之事,后素功。”义为先布色彩,然后修饰空白处。圣人倾向于“质”胜“文”的审美观,故断其“无咎”。
这一卦,六爻之辞,语调最为轻盈飘逸,终于让人窥探到周公深沉谨密思维中的灵光一闪。
只要离开社会政治话题,周公是很轻松、幽默、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