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先来看一下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赤子本章文本和帛书上的略有不同,比如本章中的,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帛书为,“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这个大家知道一下即可,不必深究!接下来简单的解释一下,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一个奥字用的,可谓是及奥,什么意思呢?道万物之奥妙所在,或者说万物本深奥,因为其有道!于是乎老子接着往下推理,他说道是善良老实人的宝贝,或者说理解道的人,很爱惜道!把道当做至宝,那些十恶不赦,欺世盗名的恶人,同样也会得到道的保护!为什么,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还有一句话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以管你善不善,最后都能得到同样的护佑。
觉悟但是不能因为大道不害,人就可以胡作非为喽!正所谓自作业不可活,不信你就去试试。他又说,油嘴滑舌,花言巧语的人,可以入市,入市干什么,市就是买卖之地!巧舌如簧,能言会道,就可以去做买卖,做生意,做商人。但是老子在后面还说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说他是反对花言巧语,表面上心慈手软,实际上口蜜腹剑的人,孔子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最伟大的二位先贤的谆谆教诲,毫无疑问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
求道尊贵威严的言行举止,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别人的,加人,就是加持!这里一个是美言,一个是尊行,刚好两个对照,我们经常说身教大于言传。尤其是家长朋友教育孩子,要多做榜样!身先士卒,做给孩子看。我们接着往下看,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老子说别人的不善,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是不是,或者说那些不善良的恶人,有什么可抛弃的呢!注意理解,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意思。
自然所以立天子,设置三公,何谓三公,礼记上指三公为,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据《周礼》认为,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说白了就是辅佐天子的王公大臣,和天子共同来治理国家!注意老子的潜台词,就是有什么好管理的呢!因为他主张无为而治,你去管,越管越乱。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呀!国家的祭祀以及礼仪,虽然有美玉在前,及其宝马去供奉,但是还不如,拿个小马扎坐下来,好好的听我讲一讲道的奥妙呢!是不是?
求道图什么奥妙呢!再来看最后一段话,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为什么要听我论道?为什么要爱惜此道,不正是因为道的博大嘛!你有求必应,还有做错了事,道可以原谅你,你说好不好,所以老子说,这就是道的珍贵之处呀!其实就是道的宽厚和博大,故使人有错能改,所以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