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王的腊八节,秦国人的上上签

惠文王的腊八节

海叔的主业是读春秋战国。

这个时代最多的就是战争,往往打来打去,总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东西。时间从一年的开始到结束,人们从勤恳耕耘的春天到汗流滴背的夏天,再到了丰收与征战并存的秋天,疲惫已经不经意间爬上了人们的眉角,胜利的喜悦或者失败的悲伤同样需要一个快速释放的机会。腊八节就要到了,这个节日里过去有很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喝粥,每当寒冬腊月,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端上来,那便是暖到心中去。只是今天的人过腊八节要喝粥,而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们过腊八节要干什么呢?

《史记》载:“十二年,初腊”,秦惠文王十二年,在秦国咸阳城的腊八节祭祀大典上,惠文王对满朝文臣武将说:明年的秦国,将会更强大。

这一年里惠文王攻破魏国防线,攻破义渠戎,秦国国力呈现蒸蒸日上的格局。在这年里秦惠文王在腊八节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显然是要向秦国列祖列宗报告功绩。从西部边陲披荆斩棘,习惯于被晋国人遏制的发展模式终于发生逆转,秦国突然成为东方人产生畏惧情感的诸侯国,多少让秦国人心中热血沸腾。腊八节的祭祀活动非常顺利,是上上签。来年秦惠文王灭亡蜀国,攻破楚国,更是自称为王。这件事情折射出的是东方人即将面临的诸多挑战。

惠文王的腊八节

《礼记》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我们的祖先们特别有意思,寒冷季节本应藏在屋里烤火取暖,而祖先们却要带着族人们跑到森林去打猎,还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那么这种传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个时代的人们所有对冬日的敬畏,完全都体现在鬼神的祭祀中。

腊八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颛顼帝时代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颛顼帝的三个儿子英年早逝,变成了恶鬼,常常危害人间。人们就用红豆赶走了恶鬼,此后这种习俗就成了传统。每当腊八时节,人们就会“赤豆打鬼”,为的正是祛疫迎祥。《周礼》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人们最早对腊八节的印象就是祭祀鬼神,周人还有“腊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的传统。

“伊耆氏始为蜡……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所谓伊耆氏大有来头,其实就是神农氏。上古时代人们猎取了大型猎物,短时间里要吃不完,就做成干肉保存起来,这就是所谓腊肉的起源。而《史记》里还有“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似乎腊八节正好就是举行祖先祭祀的重要时日。这即是秦惠文王在秦国举行祭典的缘故。

惠文王的腊八节

我们的祖先向来崇尚神秘主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往往就会被说成是鬼神。当被动式的人生遭遇愈加复杂的战争年代,毫无疑问会成倍增加人们对鬼神的崇拜,会让人们对祭祀活动的更加重视。所谓“八”,还有“八方”的说法,代表的是某种吉祥之意,所谓“八腊不通,则四方不成”。

腊八节在春秋战国时代,绝对是自上而下的一场狂欢,天子诸侯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民间百姓则走进丛林猎取禽兽制作腊肉,储备新年美食。《周礼》载:“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子贡观蜡,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可见春秋战国时代的腊八节跟新年差不多,属民间的节日狂欢,催生着人们对新春的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