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乱世的孤狼,有狼的狡诈,虎的凶猛,却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932710.html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

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hello,大家好呀!

首先是一张三国杀里吕布的形象,这张图里,吕布左手持剑,右手握戟,气宇轩昂,威武霸气,正是: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

发束血色赤焰雉鸡翎

背挂西川红锦百花袍

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

腰束勒甲玲珑狮蛮带

脚踏唐猊虓虎九龙靴

座跨腾云嘶风赤兔马

胸环飞将无双逐日弓

手持修罗鬼神方天戟

再来一张铁骑冲锋的吕布

不得不说三国杀在造型设计方面总是能够令人赞叹。

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风格与现代钢笔速写相融合的画风,写意、工笔兼而有之。豪放之中,不失婉约。游戏之余,足可供收藏把玩之用。既没有浓墨渲染,又不同于日式雕琢,三国杀中每个武将形象及皮肤均为原创,设计精美,贴切历史,具备浓重的风格。甚至对其他游戏动漫的形象设计产生了影响。

啊哦,好像扯远了。。。

那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吕奉先。

谈一谈他这一头来自北地边塞草原的孤狼,从一个边疆戍卒成为天下第一。谈谈他步入中原十余年来,不停地改换门庭,征战四方,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凭借弓马娴熟,骁勇尚武而在并州任职,因擅长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

在这里,对于吕布的名字,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国著名汉语文字学研究专家,臧克和教授曾在一篇论文里,提到了“布”和“奉先”的含义和联系。

2.出土文献“先”字记录动词使用功能

汉末人物有吕布,字奉先。《周礼夏官训方氏》:“正岁则布而训四方。”郑玄注:“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恶。”是布有教化功能,以此与“奉先”建立关联。同时代文献见《敦煌汉简释文》第号简:“制诏皇太子:善禺百姓,赋敛以理。存贤近圣,必聚谞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其中“表教奉先”为并列结构,表奉,教先,地位相当,语义就是表奉教育,即尊崇教育。此为汉代出土类文献用例。

什么意思呢?总的来说,吕布的名和字合起来翻译就是“教化世人,敬奉先贤。”。

因此,我认为,吕布的家庭出身应该还是有点东西的,但是《三国志》上对于吕布的身世资料却毫无记载,这就说明,吕布肯定不是什么世家贵族,但至少也应该不是出身草莽。

这么有水平的名字,说明吕布可能早年也是接受过正规的儒家教育的,或者说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只是后来,吕布习武从军,骁勇善战,威震夷狄,走上了成为三国第一猛将的道路。

成王败寇,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正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无论你人品怎么不好,背弃过什么人,屠过多少城,只要你成功了,这些都不是问题。比如曹刘孙,他们成功了,可惜,温侯吕奉先是一个失败者而且是有很多缺点的失败者。

吕布这个来自草原的孤狼,是一个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的人,他带着从草原来所独有的狠戾,他可以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并用血写下一段历史,绝非偶然。

可惜的是,他这个边疆的武人,永远看不透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吕布这样的世之英豪,心中必然有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志向,但我认为他并没有与之匹配的勃勃野心。终吕布的一生作为,不过是心有不甘,为了挣扎求生存而已。

讽刺的是,在吕布追随的这些人当中,他始终郁郁不得志,不是被闲置就是被排挤。究其原因,是因为吕布他这匹乱世里的孤狼,虽然有狼的狡诈,但却不敢触碰他从未有过经验的政治漩涡。

第一次,拿起屠刀朝向丁原丁建阳时,吕布心中只有冷酷决绝,只求为了自己。吕布认丁原为父虽是虚构,但丁原对吕布的知遇,提拔却是真,吕布用师长,主公的人头为自己换来了中郎将的官职,都亭侯的爵位。

何等的凶狠狡诈,何等的冷酷无情,这也正是草原孤狼吕布吕奉先。

但是,深处乱世,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乱世之中,各路诸侯尔虞我诈,背信弃义自是家常便饭,吕布也便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只不过更加凶狠罢了。

投入董太师怀抱后,二人“誓为父子”,吕布得到了高于其他凉州军官的待遇,表面上二人情投意合,可以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事业,但暗底下却是暗流涌动。

首先吕布不单是董卓的一个属下,而是一种利益关系,董卓拉拢吕布过来,正是因为吕布在丁原死后,有能力和威望代表并州集团。

然而矛盾却是一直存在,在阳人之战,也就是华雄被孙坚斩杀的那一仗。董卓派胡轸,吕布进攻阳人,两人临阵却爆发了矛盾。

胡轸凉州人,作为董卓的旧将,看到吕布一刚投靠过来的降将,就获得骑都尉的官职,自己追随多年却只一将校,内心极度不满。

这次出兵,董卓命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受到胡轸节制。早已有怨气,于是扬言要“斩一青绶”。汉代二千石为银印青绶,吕布的骑都尉刚好为两千石。不言而喻,就是想要杀你祭旗。

(英雄记曰:初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馀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轸字文才,性急,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诸将闻而恶之。)

虽然胡轸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利,但吕布能忍吗?吕布手下的并州兵能忍吗?于是决定整一下胡轸。

(诸将恶惮轸,欲贼败其事,布等宣言“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不然失之矣”,便夜进军。城中守备甚设,不可掩袭。於是吏士饥渴,人马甚疲,且夜至,又无堑垒。释甲休息,而布又宣言相惊,云“城中贼出来”。军众扰乱奔走,皆弃甲,失鞍马。行十馀里,定无贼,会天明,便还,拾取兵器,欲进攻城。城守已固,穿堑已深,轸等不能攻而还。)

毕竟都是在董太师手下做事,不好下死手,也就是害胡轸和手下的凉州兵白跑上一趟。

回来以后,董太师虽然没说什么,但内心肯定是不满的。以后的日子里,逐渐剥离吕布在军中的势力,把并州军拆开分散编入凉州军中,而吕布本人逐渐成为董卓的贴身保镖。

矛盾一直存在,但表面还能相安无事。直到关东讨董大军过来,而朝中大臣又各种小动作,于是,董卓和士族彻底撕破脸皮,大杀士族,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太傅袁隗一家,也就是袁术,袁绍的叔叔。

董卓和士族的合作破裂,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迁都长安,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这个时候董卓也逐渐变得颓废,不思进取,不再寻求拉拢合作,凉州势力得以回升。

这个时候,吕布,这一并州将领的处境便很是窘迫,于是后来被老乡,同为并州人的司徒王允说动,合作杀董也顺理成章。只是,弑父的骂名就永远无法洗脱了。

来到王允这里,吕布一度成为匡扶汉室的大英雄,剧情发展到现在,吕布可谓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不再是别人的走狗,而是和位列三公的王允共同执掌朝政。

官职升到了奋武将军,假节,仪同三司,进封温侯,在汉朝制度没被践踏之前,这已经是最高的封赏了,汉朝爵位王,公非皇族不封,而侯爵里面依次为县侯,乡侯,亭侯,而吕布的温侯正是县侯,温县侯,远高于关羽的汉寿亭侯。

看似王允对吕布这个老乡足够的重视和关照,但实际上,充满了对吕布这个边疆武人的轻视,共掌朝政更是妄谈。

(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吕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而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

很显然王允独断专行,吕布根本插不上话。

在王允眼中,吕布就是一个“剑客”而已,一个工具人。

随后,由于王允的居功自傲,不能妥善处理董卓旧部,导致西凉兵的反扑,最后兵败自杀。

最后,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吕布出逃之时,仍然没有忘记王允,劝说王允随他一起出逃,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但王允断然拒绝,并对吕布说下临终一番感人的遗言:

“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

吕布当时怎么想的,有没有很感动,我们不得而知,能否“以国家为念”,亦不得而知。只是自此往后,吕布便如同无根之浮萍,投入了关东诸侯的尔虞我诈之中。

显然,吕布,作为一头草原上的孤狼,并不适合这里。

吕布离开了长安,前往关东,先是投奔袁术,后又改投袁绍,协助袁绍大破黑山张燕,但由于为人猖狂,嚣张,不被袁绍所容,侥幸逃脱袁绍的刺杀,只得继续逃亡,到河内投奔张扬。

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谦之际,陈宫劝说张邈一起东迎吕布为兖州牧,与曹操争夺攻伐,互有胜负,最后被曹操设计击败,东逃投奔刘备。

后又趁机大破张飞,袭取徐州。占领徐州期间,更有赫赫有名的辕门射戟,千兵吓退纪灵所率三万大军。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

这也是吕布人生中第二次走上辉煌,也是最后一次。

至于最后,沦落为阶下囚,被五花大绑的吕布,苦苦哀求曹操。我认为这并不是胆小懦弱,贪生怕死,而是心有不甘,实在是意难平呀!

当年万里觅封侯,一个身经百战,战场上出生入死几十年的猛将怎会怕死?当年吕布随丁原入中原,正是为了能够成就一番功名事业。而如今,自己则是作为一个被国家征讨的对象,作为囚徒屈辱的死去,怎能甘心。

一句“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正是内心的不甘,渴望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然而,从始至终,吕布数易其主,但从未受到重用和信任,总是作为一枚棋子,一把利剑,一条走狗,供人驱使。当然这也和吕布本身刚而无礼,嚣张跋扈,轻狡无常的性格有关。

及至雄踞一州,吕布却素无远志,没有大局观,又不能处理好下属关系,更是对高顺知而不用,完全不是做主公的料。

假如,吕布若是出生在汉武帝的那个时代,能够扬其长避其短,或许也能够长驱六军,电击雷震,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不世之功。这才是吕布这一边疆武人的理想吧。

英雄千古自风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同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