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人如何建房屋遵循古代周礼,与众不

#高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土重迁向来是刻进高淳人骨子里的传统理念。因此建房的过程要求多,步骤繁琐。从看基地到上梁,进屋,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周代《宅经》的规定,绝不马虎。整个建造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一,选宅基地

选择合适的宅基地是第一步。在高淳人的传统观念里,有些地方不适合建房,例如墓地,曾挖过水井的地方,屋后有水塘的地方,还有三岔路口或有路贯通的地方等等。

宅基地

二,动土

动土又称挖地基。需要先确定“太岁”的方位,然后主人家烧香祭拜,在避开“太岁”头部的地方下挖。

其次,动土时埋石奠基的习俗同样流传甚广。即将青红白黄紫五色石子埋进门三步之处。埋好后,主人家需做到百日内不杀生,不做出格的事,以及不恶语伤人,如此便可顺顺利利。而埋石奠基之所以能成为重要习俗,是因为石头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对石头的崇拜由来已久,在他们眼里石头是宝物。

动土

三,定磉

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磉又名“磉窠”,是一种石头底座,通常垫在柱子下面。建房时考虑房屋结构特点,丈量好尺寸以确定柱子的准确位置,然后由泥瓦匠在固定位置上安排好磉窠。此环节便被称为“定磉”。

四,献架

“献架”就是搭建框架。一般在墙壁垒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由木匠将榫卯结构的柱子套在一起固定好,房屋的整体框架便大功告成了。

垫柱子下面的磉窠

五,上梁

到上梁这一步时,表示房屋已大致建成。房梁属于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梁自然是重头戏,上梁仪式热闹而隆重。

先选好日子提前通知亲戚朋友,到时,大家便带着团子,糖果,红绿布条和烟花爆竹以及柴火,稻米等讨吉利的礼物前来道贺。

正梁静静地躺在大堂中央,大堂墙壁上悬挂“紫微星”,写有“文昌到宫”“紫薇高照”“飞熊镇宅”等吉利话的红纸粘贴在梁木上。两旁的中柱贴有“上梁适逢黄道日,竖柱正遇紫微星。”的对联。主人家上香后,轮到泥瓦匠和木匠以酒祭梁了,二人一边祭梁一边用高淳方言唱祝福的话。

献架~房屋框架

祭梁结束,泥瓦匠与木匠相对作揖,以示友好合作。接着木匠在屋子东边,泥瓦匠在西边,两人各拉一根绳子,分别从两边的梯子登上房顶。正梁被拉上屋顶与房屋框架相对接(榫头接上中柱,再用带有“黄金万斗”字样的木槌敲敲打打),最后挂上红绿布条讨好兆头。整套动作时刻伴随着吉利话。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正梁顺利上到了新房上。街坊四邻,不论男女老少都跑来凑热闹。房顶上的两位师傅便把亲朋好友带来团子,馒头,糖果等向房屋四面撒去,看热闹的人们纷纷上前争抢,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据说越多人看热闹越吉利,若是看的人之中十二生肖没有缺漏,则预示着主人家事事如意。而谁抢到内有硬币的团子也代表着交好运。

上梁除了热闹,也有诸多忌讳。譬如:梁上不可沾到血迹;不能在梁上挂裤子;不能在梁柱上方跨来跨去;上梁时间不能是戌前卯后这两个时辰等等。

上梁仪式~放炮仗

六,开大门

除去房梁,大门亦是房屋的一大组成部分,开大门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上梁,因此讲究也不少。传统观念里认为,大门开得好,则家庭兴旺发达,家人身体健康。很久以前,高淳百姓也有类似的观念。

开大门的第一步便是定向:大门朝向以正南稍偏为上佳。

第二步为定地龙:泥瓦匠用特制的尺子量门框尺寸,边量边说:“地龙登位,富贵万年。”之类的好话。开大门需考虑方位,尺寸等诸多因素,例如:大门宽度不可定为3尺,不可对着别人家的烟囱,墙角或是自己家卫生间的门。

上梁仪式~挂红绿布条

第三步为上过门(又名上天步,上天龙):这一步含有“过龙门”的意思。这里的天步,过门是一块质量上乘,质地坚固的木板或青石板,架在两边门墙上方。架好后,将事先做好的宝剑状布袋,按照红色在左,绿的在右的规矩,悬挂在过门下方,布袋中装有茶叶,铜钱,大米之类的物品。谐音“(袋)代代富贵”,体现了人们衣食无忧的美好意愿。关于这红绿布袋,高淳地区还流传着一则有趣的传说故事:

相传从前有个富户人家盖房开大门时,石头过门一不小心掉到地上裂成了两半,正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时,看热闹的人群中走出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他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放到门墙上,接着用口诀把帽子变成了崭新的过门,主人家千恩万谢,询问道士姓甚名谁。道士在地上画了一个“吕”字,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人们一致认为那位好心的道士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从此人们就在过门下悬挂剑形布袋,模仿吕洞宾帽子上的飘带。

上梁仪式~撒团子糖果

如今,我们的房屋不再是木结构,加上建房复杂的程序与快节奏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很多习俗都在渐渐淡化直至完全消失。小编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并非复古。在我看来,记录下这项特别的民风民俗,让更多人了解高淳传统特色文化,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趣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