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卡积累文学小知识,周末总结把握宏观大方向。大家好~我是笑笑学姐,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周名词解释训练营的拓展内容~
这周我们着重总结了两个问题:
1.如何读散文?
2.如何回答评价类题型?
如何读散文?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这周带大家读了韩愈的两篇文章《祭十二郎文》和《论佛骨表》,以及一篇分析的论文秦朝晖先生的《祭文中千年绝调——从文本层次论谈祭十二郎文》。之所以选这两篇论文是因为二者是同一作家所写的不同文体的散文。
《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什么是祭文呢?我们从历史渊源和内容风格两个方面来看:
追溯祭文的发展,哀祭文字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这和我国古代尤其西周以来重视一个人生时之功业、死后之德泽,重视伦理观念和道德评价标准有关。比如《诗经·大雅》中的几首所谓“史诗”全是用来祭祖、歌颂祖先功德的。
同时,我国古代从先秦时开始也十分重视亲情关系。《仪礼》、《礼记》中关于不同亲疏关系的人服孝的规格、时间长短都有记载,强调人由血缘而形成的关系。以上这一些形成了中国古代重亲、怀旧、报本追远的文化传统。这也为祭文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周礼·春官·大祝》云: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郑玄注:“诔,谓积累生时德行以赐之命,主为其辞也。”《墨子·鲁问》云:“诔者死人之志也”。联系鲁哀公诔孔子之事看作为祭文源头之一的诔这种文体产生于春秋以前。
大体上来看:先秦时称为诔,对夭折或枉死者的祭文称“哀”,而“吊”则是指一种慰问的行为,后来也用以指“令终定谥”类祭文;祭文本指祭天地山川的祝祷文,后来主要用来称说哀祭类文字,至于今日,沿用其名称。
把握祭文的内容,祭文是对已死的亲人、相知与所崇敬之人的哀悼祭奠之词,离不开对死者生前音容笑貌的回忆,离不开对以往同死者相亲、相处甚至死生相依种种情景的回忆或对死者感人事迹、不凡功业的述说。这些都可以动人心弦或勾起无限的悲伤或引起崇敬、思慕之情。倏忽之间,天人相隔,哀之者絮絮述之而死者已不闻,更增读者、旁听者之伤恸与爱慕之情。出于真情的祭文其动人情感实不亚于诗。
再来结合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我们带大家读了一篇论文秦朝晖先生的《祭文中千年绝调——从文本层次论谈祭十二郎文》,这篇论文是这样写的:
(1)先讲亮点,即这篇散文不同与其他散文的地方:这篇祭文创造性地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开创了一个惊天地、动鬼神的缺席对话。
(2)再讲内容与情感:同梳理层次,分层理解的方式解读文本,列出文中以遗憾为中心的多种复杂的情感。
(3)深化内容:由个体的命运上升到人类的整体悲剧,揭示了一个纵贯古今的悲剧性命题:人类在不可预知的命运中遭遇的“两难选择”。
这三步战略非常适合大家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可以先分层理解,再抓住特点,最后上升到母题。
《论佛骨表》是政论文,如果说读祭文主要读真情,那么读政论文,尤其是是讽谏的文章的时候更多是读委婉言辞之后的现实指归。
我们之前有讲过一个概念叫“主文而谲谏”,就是对君主提意见要找到合适的角度,要委婉要有文采。从《硕鼠》中的比喻,《过秦论》中的以史为鉴,再到韩愈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奉佛骨入京本来是一件实事,但是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从当前的状态来讲。而是追溯历史,讲从古至今未有此例。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讲《郑伯克段于鄢》的时候?开头,也是追溯“初,郑武公……”我们在古代汉语的课程中讲这个追溯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并和结尾“和好如初”呼应有讽刺的意味。在这里韩愈追溯历史是发挥中国古代尊崇祖先的思想,借前圣为自己的观点做铺垫,佐证自己的观点。
从文风上来看,韩愈的政论文是以“明道”为创作标的的,整个政论文的创作说理色彩浓厚。但他在语言表达上却要求“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十分注意语言的形象性。这就使他的政论文摆脱了以前政论文多重实证分析、逻辑推理的层次安排,文章风格缺乏活力而较显呆板的弊病,在深刻分析与严密论辩中又融入了较精彩的文学色调,让人读来既有理有据又文采飞扬。
评价类题型答题步骤
1、说明评语的正误
2、分析每个小短句
3、联系课本知识
例如:如何看待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史学地位和文学价值肯定,是很恰当的评价。
(1)“史家之绝唱”突出了《史记》的史学价值。
从体例上来看:《史记》是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例的基础上,写成的纪传体通史。突破了历史散文的局限,能收录更多的内容,较为全面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风貌。这一体例为后世的《汉书》、《吴越春秋》等所继承,对中国历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从内容上看:《史记》形象生动的记录了上自黄帝下自西汉武帝的历史变迁,有极高的历史学价值。
(2)“无韵之离骚”突出了《史记》的文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而《史记》与《离骚》的文学地位的可比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浓郁的悲剧气氛: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中的夫妇感情不和来喻君臣关系疏远,情感哀婉缠绵,如泣如诉。深刻地反映了屈原对楚国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热爱宗国愿意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和自己遭遇不公的哀怨。而《史记》是司马迁在狱中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发愤而为的。其中通过塑造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作者在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深切的同情的同时,也暗含自己的人生感慨。
②创新的形式结构:《离骚》以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楚辞形式突破了《诗经》整齐划一的典雅,为汉赋的产生创造条件。而《史记》则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通史,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③富有传奇色彩:《离骚》的后半段游历天界,有人神恋爱的巫祭色彩。而在《史记》中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同样造成一种神秘感,产生强烈的传奇色彩。
③高超的艺术技巧:《离骚》独特的象征比喻系统一直为后人所欣赏、借鉴。而《史记》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编排人物传记时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独特的叙事脉络,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无不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④对后世深远的影响:《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可以说中国诗歌的源头,而《史记》其影响体现在:书中大力弘扬的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作为古代散文的楷模,其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
以上,就是我们本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