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
六
一
▲點擊音頻聆聽美好
和商一样,周的起源也得从一个女人说起。女人叫姜嫄,和简狄一个老公,她比简狄地位高,是帝喾的元妃,大老婆。大姐大生育功能更强大,好歹简狄还吃个鸟蛋呢,她踩个脚印就怀孕了。
《史记·周本纪》和《诗经·大雅·生民》里都记载了这件事:传说有一天,姜嫄出去溜达,在路上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挺好奇,就上去踩了一下,这一踩不要紧,顿感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不一会肚子里微动,好像有胎儿在踢她。姜嫄又惊又怕,但也没办法,十个月后生下一子,结果“胎生如卵”,像哪吒一样是个肉球,姜嫄觉得这是个妖怪,就想把他扔了。姜嫄先把孩子扔到马路上,结果来往的牲畜野兽都躲着走,不踩他也不吃他。然后她又把孩子放到结冰的河面上,突然飞来一只大鸟像孵卵一样用羽翼把他盖住,这下还真管用,弃破胞而出,一声洪亮的哭声划破天际。姜嫄看到这些怪事,认为是神的指示,就把孩子抱回家精心抚养。因为开始想抛弃这个孩子,所以给他取名为弃。弃就是周的始祖。
弃从小就勤劳能干,而且志向远大,要做一个最杰出的农民。他也确实有种地的天赋,种啥都长得比别人好。尧执政后听说弃种地厉害,就把他找来做了农业部长。弃把自己先进的农耕经验全国推广,结果粮食产量翻倍增长。尧感念弃的功绩,给了他一大块封地,赐姓姬。又觉得姬弃这个名字太冷冰冰,没啥人情味,于是赐他一个号,叫后稷。后稷这个名字大家就熟悉了,被后世尊为五谷之神。(敲黑板:词语社稷就是从这来的,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
后稷的封地在有邰(今陕西武功),从此姬氏一族就在黄土高原上繁衍生息。周族的崛起也是几经沉浮,开始是夏朝统治时不重视农业,后稷的儿子不窋(zhu)丢了官职,下岗了,流浪到了戎狄地区。后来后稷的重孙子公刘靠着祖传的种地手艺,获得了当地人的归附,于是公刘的儿子庆节在豳(bin)地(陕西旬邑)建立了国都。周族在此不温不火地生活了几百年,种种地、养养牛,闲时候打打麻将喝点小酒,小日子也挺滋润。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小富即安,总有些人想打更大的麻将喝更好的酒。周族传到古公亶父这一代时,长久的平衡被打破了。
古公亶父就是想喝好酒的人,他不想周族永远这么平庸下去,于是把别人打麻将喝小酒的时间用来工作,使得周族快速发展,富裕程度远超其他部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周族富得流油,周边的戎狄部落看着眼红,就开始频繁来抢掠财物,族人们劝古公亶父拿起猎枪打豺狼。按说以周族当时的实力,打这些穷邻居还是比较容易,但是古公亶父说:老百姓就是为了过个好日子,谁当老大都无所谓,我不能为了自己当老大而让他们为我流血牺牲。你看这境界,甩了历朝历代统治者几条街,如果历史上多一点像古公亶父这样的君主,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硝烟战火、血腥杀戮了。
不想惹就躲吧,古公亶父带着愿意追随他的民众离开豳地,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岐山脚下(陕西宝鸡),开始了新生活。《封神演义》里把周称作西岐,就是因为这个。有能力的人到哪都一样,在古公的治理下,新家园很快一片繁华,周边的人又开始纷纷归附,周族渐渐在岐山发展壮大。
古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太伯,二儿子仲雍,小儿子季历。季历生的儿子叫姬昌。说到这核心人物出现了,姬昌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周朝的奠基人。
《史记·周本纪》里说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祥兆,但没说是啥,六一君翻了一些野史,说是一只红色的鸟叼着一封信,信里写着不少祝福的话和治国之道。他爷爷一看这孙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周族的未来估计得靠他,于是想把位子传给他爸季历,以便将来姬昌做国君。但是按照惯例得传给长子太伯,这事让老头有点发愁。太伯和仲雍这哥俩先不说能力咋样,品德是真行,为了不让老爸为难,哥俩主动离家出走,去了荆蛮(现在江苏无锡一带)。他们在那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就是专门记述这件事的。
看看这一家子,品德高尚的没话说。后世无数人学习周礼,根源在此。被史书冠以篡位之名的王莽,就是周礼的忠实拥趸,他在位时的很多改革,都是以周礼为根本,出发点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没成功,责任不在他,只是因当时贵族当权的大环境所致。
因为太伯和仲雍的出走,季历在古公去世后顺利接班。季历可不是光有个好儿子,本人也不是平庸之辈,不谈道德层面,在政治手段上,他比古公还要更胜一筹。他不像老爸那么佛系,认为想长治久安,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所以季历在位期间发动了和戎狄部落的战争,大获全胜,彻底打服了这些穷邻居,从此成为商朝西部诸侯之长。
周的强大引起了商王文丁的不安,他怕季历动摇他的统治,就以封赏为名把季历骗到了殷都,软禁起来,不久将其杀害。
长按2秒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