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岐山走进张洁故居感悟人文情怀

年1月21日,著名作家张洁在美国逝世。为缅怀文学前辈,2月12日,由宝鸡市岐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岐山县蔡家坡文化馆、岐山县作家协会承办的“走进张洁故居文学采风活动”在岐山举行。宝鸡本地的45位作家与专家学者参与活动。   “我是东北人,可我不是在那儿出生,也不是在那长大的。我倒是在关中一个叫做草坡的村子里,度过了大半个童年和整个少年时代。”张洁笔下的“草坡”,就是今天岐山县蔡家坡镇令胡村的草坡村民小组。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张洁曾经生活和学习过的原蔡家坡铁路中学旧址前广场举行,仪式由蔡家坡文化馆馆长苏耀辉主持。宝鸡市文联原主席李栋成、宝鸡市金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巨怀、岐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宏昌、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慧敏、副局长张建刚等应邀参加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后,采风队伍走进张洁故居,在张洁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致敬前辈,行注目礼,寄托怀思。大家沿着张洁作品中的乡愁和思绪,走进张洁求学的铁路中学旧址,参观当年她和母亲居住过的窑洞,亲近青青的麦苗,聆听涓涓的流水……大家在张洁挖荠菜、捡麦穗的田间地头漫步,感受张洁的人文情怀和童年世界,并在岐山县蔡家坡文化馆召开座谈会,畅谈采风收获和对张洁作品的体会。   张洁,祖籍辽宁抚顺,年生于北京,是唯一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她也是从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令胡村走出的著名作家。年,郑州沦陷后,郑州铁路局扶轮中学西迁到蔡家坡镇令胡村龙泉寺内,继续办学。张洁随在扶轮中学任教的母亲来到蔡家坡定居。在蔡家坡镇,张洁深受岐山周礼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令胡村草坡组北的窑洞里,度过了艰辛而又愉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直到外出求学离开蔡家坡。   张洁在作品中多次回顾这段童年生活,其散文代表作《拾麦穗》《挖荠菜》就是记录她在蔡家坡的美好时光。她曾多次深情写到:“草坡村才是我真正的故乡。”“心里时常升起一种模模糊糊的思念。思念我在那蔡家坡长大的草坡村,那里的风,吹在脸上是柔柔的;那里的太阳是融融的;那里的麦苗铺在地上是绿油油的;那里的窑洞,是冬暖夏凉的;那里的老乡是纯朴可爱的。”“我想念草坡,就像想念一个非常亲近的人,可我说不清楚,我为什么老是想念它,不知想它些什么。”   据了解,近年来岐山县聚焦文化强县目标,着力打造文艺精品,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精品创作频出,岐山籍作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今年的岐山县“两会”上,更是首次提出了“倾力打造作家之乡,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目标。来源:文化艺术报

找工作|找房子|二手买卖|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