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三字经》是一本价值非常高的国学启蒙读本,它不光是给孩子读的,对于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来讲,这也是一本非常简明的传统文化导读书籍。《三字经》中对于如何学习四书五经就有非常清晰的介绍。首先,在学习“四书”之前要学“小学”。《三字经》中说道: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古代的“小学”,学习的内容就是识文断句这些基本的启蒙内容。所谓的训诂,就是能正确理顺文字的意思。所谓的句读,就是能依据正确的文义来点断句子。前者方便理解记忆,后者方便诵读记忆。这些都是今后长大成人学习更多内容的基础。不过,这两者对于现在阅读大部分的经典来说已经不是特别重要。我们今天只需要在看前人的注音和注释之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即可。前人的断句是否合理,能否有不一样的断句方式?毕竟,针对没有标点的文字,不一样的断句,就有不一样的意思。说完“小学”,我们说说接下来要学的“四书”。所谓的四书,其称谓源自宋代理学大儒朱熹,他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本书合在一起注解,编了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指的就是以上这四本书,简称“学庸论孟”。如果将四书分开单独学习,按照朱熹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然而,朱熹的这个顺序比较适合已经对四书有一定理解基础的人。作为初学,个人觉得《三字经》的介绍顺序其实就是我们初步学习的最好次序。《三字经》先介绍了《论语》。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三字经》中介绍《论语》的这十二个字可以说非常精炼。孔子一生,所收弟子众多,在他去世之后,他的这些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便将孔子的言论编辑整理起来,一共分为二十篇内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通行版本。这二十篇依次是“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每一篇的名字通常都是从篇首的第一句中摘取而来。??《论语》中所记录的这些孔子言论,都是来自于这位古往今来的大圣人的谆谆教诲,每一句都是充满了无穷哲理的“善言”,多读《论语》自然是有益于智慧的启迪。接下来,要读《孟子》。《三字经》上说: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孟子》一共有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每篇又分为上下两部分,所以《孟子》一共是七篇十四章。??以上这些篇名好几个都是孟子所拜会的人物,基本上《孟子》当中记录的就是孟子跟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和告子这些人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我们会读到,要么是孟子在跟他们“讲道德”,要么就是在跟他们“说仁义”。儒家后来常被人说“满口的仁义道德”,正是从孟子这里发端。读完《孟子》,《三字经》建议我们去读《中庸》。《三字经》说: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中庸》原本是《礼记》当中的第三十一篇文章,据说是孔子之孙孔伋所著,孔伋字子思。他在《中庸》里写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出自《周易》,“中”就是合乎天道,不多不少,刚刚好;“时”就是顺应时势,顺势而为。宋代大儒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不是平庸,而是非常智慧的保持本心并能随机应变之道。最后,《三字经》上介绍了非常重要的《大学》一书。《三字经》写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大学》原本是《礼记》当中的第四十二篇文章,作者是孔子的高徒曾参,后世称为曾子,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中庸》的作者孔伋的老师。《大学》的主要内容,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过朱熹的整理概括以后,《大学》的影响力在“四书”中甚至超过了《论语》,是被朱熹视为确定学习志向的入门之书。将“四书”介绍完以后,《三字经》还特别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次序: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也就是说,在“四书”之前的学习阶段还应该学习《孝经》。《孝经》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全文才个字,但有十八章内容。该书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关于孝的言论,篇幅虽短,但是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孔子都提到了每个阶层该去做的孝行。把《孝经》和“四书”背熟以后,你才能去学习更重要的儒家经典。接下来,《三字经》列出了“五经”的学习次序: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你会发现,在这句当中,作者的确看起来只提到了《诗》、《书》、《易》、《礼》和《春秋》这五部经典,但为什么又说这些“号六经”呢?这是因为这句当中的“礼”,其实指的是两部书:一部叫《周礼》,一部叫《礼记》。所以,我们在后面会看到《三字经》分别介绍了这两部礼学经典的不同之处。当然,《三字经》在介绍这六部经典的时候,顺序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介绍的是群经之首的《易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易经》有三个版本:一个是《连山易》,一个是《归藏易》,一个是《周易》。前两者据说失传,如今我们说到《易经》就指的是《周易》所记录的经文。不过,完整的《周易》还包括《易传》,也就是还有解释《周易》经文的传文,据说是孔子所作。孔子为《周易》作了十篇传文,分别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正因为有了孔子的这十篇传文,《周易》才从卜卦之书变成了儒家经典。接下来,《三字经》介绍的是《尚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尚书》的尚,一般理解为“上”,《尚书》也就是上古之书。上古的什么书呢?一部汇集整理虞夏商周时期治国理政的历史文献的书。编者是谁不可考,但据孔子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整理。《尚书》中记录了非常多上古时期统治者的言行,其主要思想是表明上古的那些仁君是如何治理天下,以及上古的那些贤臣是如何效忠君主的。《尚书》中的文献按体裁类型,最重要的有“典”、“谟”、“训”、“诰”、“誓”、“命”这六类。所谓的典,指的是典范准则,记述的是帝王言行。?所谓的谟,也就是谋划的意思,记述的是君臣谋议国事的内容。所谓的训,就是训导,记述的是大臣的训导言词。所谓的诰,也就是文告的意思,记述的是帝王颁布的施政文告。所谓的誓,也就是誓词,主要记述的是征战前君主勉励将士的誓词。所谓的命,就是命令,记述的是帝王的诏令。因为这些内容诞生的年代久远,所以文辞读起来非常深奥晦涩,这就是所谓的“书之奥”。介绍完《易经》和《尚书》,《三字经》便提到了《周礼》: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相传《周礼》乃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所作,周公为了帮助王室更好地治理国家,他搭建起来了由“六官”组成的国家治理体系。那么,周公规划了哪六官呢?第一,天官,管理者称为冢宰,负责宫廷百官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吏部;第二,地官,管理者称为司徒,负责民政事务,相当于后世的户部;第三,春官,管理者称为宗伯,负责宗族外交事务,相当于后世的礼部;第四,夏官,管理者称为司马,负责军事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兵部;第五,秋官,管理者称为司寇,负责刑罚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刑部;第六,冬官,管理者称为司空,负责营造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在每一个机构当中,又规定了所管辖范畴下面需要遵守的社会准则和规章制度,这叫做礼法。《周礼》中完善的官制体系和丰富的治国思想,对后世的帝王君臣影响深远。《三字经》介绍完《周礼》,便提到了《礼记》: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指的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有小戴还有大戴,大戴指的是戴德,戴德是戴圣的叔叔。“礼记”这个词简单讲就是西汉之前的儒家子弟们学习孔子曾经教授《仪礼》(又称为《礼经》)的学习笔记。在大小戴之前,“礼记”的版本众多,大小戴先后对流传下来的众多“礼记”版本做了重新的整理注释的工作,《大戴礼记》很可惜没能流传下来,现在看到的《礼记》版本,正是《小戴礼记》。这是儒家经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书,在书中有很多《论语》中读不到的孔子思想,其思想价值的完整性甚至超过了《论语》。而且,因为《礼记》中有一篇《乐记》,论述了礼和乐的关系,以及礼乐制度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这对失传的孔子的《乐经》是一个补充。讲完了两部礼学经典,《三字经》接下来介绍了《诗经》: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先秦时期的诗歌三百多首,因此也称为“诗三百”。它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种,又细分为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四种类型,称为“四诗”。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大雅,是诸侯朝拜天子时所唱的赞歌。小雅,是天子在宴请宾客时的乐词。颂,是王室在祭祀先祖时的乐章。《诗经》由王室所任命的采诗官从王室和民间采集而来,内容丰富,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比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西周灭亡之后,进入了号称春秋战国的东周时期,社会动乱,采风献诗的风尚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三字经》说: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简史,其作者据说是孔子。在书中,孔子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春秋》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字褒贬,微言大义”。同样是杀人这个行为,用“诛”字表达,说明是惩恶扬善,是善行;用“弑”字表达,说明是犯上作乱,是恶行。孔子的《春秋》一出,对于那些打算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起到了很好地震慑作用。然而,正因为《春秋》的微言大义和言辞隐晦,非常难懂,在当时和后世出现了很多解释《春秋》的书,最有名的是三家,被称为“春秋三传”。所以,《三字经》介绍说: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榖梁。这三部解释《春秋》的著作,分别是公羊高所写的《公羊传》、左丘明所写的《左传》和榖梁赤所写的《榖梁传》。在这三传当中,又以左丘明的《左传》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左传》,我们今天对于这段春秋时期的历史都只能是众说纷纭,全靠猜测了。以上就是《三字经》为我们揭示的要学习的儒家经典。总的来说,我们学习儒家经典,可以按照《孝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易经》、《尚书》、《周礼》、《礼记》、《诗经》、《春秋左传》的顺序,依次学习。关于儒家的这些经典书籍,您有什么想跟我们交流的呢?欢迎大家留言。未晓
助力1元,帮未晓建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