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乐户
万宝常是我国隋代优秀的音乐家,他“妙达钟律,遍工八音”,拥有卓越的音乐才能。,其父万大通曾从梁朝部将归附北齐,后图谋逃返江南,事情泄露被杀。万宝常因此株连获罪,被罚纳入乐籍,成为“贱民”乐户,一辈子只能当乐工。
入了乐籍怎么成了贱民呢?以前不是也有音乐人当大官的吗?
这就要从乐籍制度讲起:乐籍制度起于北魏,止于清雍正年间,是一种由“贱民”“罪民”所组成的专业乐人的户籍制度。因此乐籍不但不能考取功名,甚至不许与士族和庶民通婚,就连户口本都比别人低一等。一旦纳入乐籍,不仅自己一辈子是乐籍,子孙后代(如果能有子孙后代的话)也都继承乐籍。和士大夫“玩”高雅音乐陶冶情操不同,乐工只是演奏音乐的苦工,毫无人权可言。
万宝常经历了北齐、北周、隋三代,直到死都是身为乐籍的贱民。
同样创立“八十四调”的杰出音乐家
虽然身份卑微,但万宝常确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天才。
幼年时,他曾和一位大官祖埏(字孝徵)学习音乐。祖埏的父亲祖莹做过北魏的太常卿,曾经典造过洛阳的钟石管弦。万宝常编修的《洛阳旧曲》就是对从祖埏和祖莹那里学来的宫廷雅乐的继承。
万宝常甚至自己曾制造了一组玉磐,献给北齐皇帝。
万宝常可能也是一位有“绝对音感”的音乐家。史书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万宝常和别人在一起吃饭,饭间讨论起音调,当时现场没有乐器,他就拿面前的餐具和其他杂物,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就这样,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
因此郑译等人主持确定宫廷雅乐的声调时,万宝常虽然只是一个艺人,也常常被叫来一起商量。可惜因为身份过于低贱,他的主张大多不被采纳。
后来,郑译和苏祗婆等人一起研究的旋宫八十四调成功了,献给了隋文帝。隋文帝叫万宝常来,询问他这个音调怎么样,万宝常不畏权贵,直言说道:“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陛下您该听的声调吗?”隋文帝很不高兴。万宝常极力说明这种声调表现了哀怨、淫邪、放肆的情绪,不是庄重的雅音。
在古人看来,宫廷雅乐,应该庄重、典雅,你要是太欢乐了,就显得不正经了。比如《铃儿响叮当》是挺欢快的,也没什么人会觉得不好听,可是你把《铃儿响叮当》拿来做国歌的话,大家一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太怪了。
隋文帝也被说动了,采纳了他的意见。万宝常就奉皇帝的命令,制造各种乐器,乐器的声调都比郑译等人所定的调值降了两个调。他还编撰了《乐谱》六十四卷,具体论述各种乐器的各个音阶递相为宫音的转换方法,改变琴弦、移动琴柱的各种变化,产生出了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个音高标准,变化终止于一千八百个音级。当时读书人都知道《周礼》上记载着递相为宫音的道理,可惜从汉、魏以来,懂音乐的人都不懂这种方法怎么实践。现在大家见到万宝常创立了这种方法,都讥笑他,一个贱民,大家都不懂的你能懂?于是大家让他表演,万宝常应手成曲,没有一点不流畅之处,技惊四座。在场的人无不惊叹称奇。从此改进乐器之处,多得数不清,只可惜这些乐器音调雅淡,不受当时人的喜爱,太常寺通音乐的人大多排斥、诋毁这种音乐。音乐预言师的穷途末路
身份低微,才华出众,万宝常因此常常遭人嫉恨。太子洗马苏夔就是这么个人。
他以擅长音律自命不凡,看到一个“贱民”万宝常能得到皇帝的受命,嫉妒得不得了。苏夔的父亲苏威又是个有权势的人,因此凡是谈论乐律的人,都附和苏夔,而说万宝常的坏话。万宝常多次到达官贵人们那里诉苦,这反而惹恼了苏威。
苏威责问万宝常,问他的音律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大家都知道万宝常是和祖埏学的,祖埏虽然是大官,却是被灭国的国家的官员,说出去难免被人挑刺。这时候就有一个和尚给万宝常提建议,他说:“皇帝平素喜欢有祥瑞征兆的东西,只要听到能表达吉祥的音乐,他就很高兴,先生您应该说您的乐律理论是从外族僧人那里学来的,并说这是佛门菩萨亲身所传,皇帝一定会喜欢的。这样,你所作的乐律就可以推行了。”
菩萨传我的音乐,我这个老师厉害吧?万宝常认为这主意不错,就按和尚教的那样来回答苏威。
苏威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外族僧人所传授的,蛮夷的音乐,不应该在中原地区推行。”万宝常的四十八调,最后就被搁置下来。硬要说,郑译和苏祗婆的四十八调也是具有当时所谓的“外族”“蛮夷”元素的音乐,根本就是双重标准。只能说,万宝常被迫害了。
后来,万宝常听太常寺演奏的乐曲,听完之后,流泪哭泣。人们问他为什么哭,万宝常说:“这乐声淫厉而悲哀,预示着天下不久将自相残杀,并且人也要差不多被杀光。”当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听到他说的这些话都认为不会这样。隋炀帝末年,他的话终于应验了。
只可惜,万宝常一辈子都没能“翻身”。万宝常家里很穷,没有儿子,他的妻子趁他卧病在床,竟然把家的东西偷窃一空逃走了。万宝常挨饿了,也没有人送东西来给他吃,他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在临死之前,他把他所著的书烧掉,哀叹道:“还用这些干什么?”看到的人从火中抢救出来几卷,现在这些音乐还流传在世上。只可惜更多的艺术结晶被付之一炬了。
---------------华丽的分割线---------------
太常寺
古代官方衙门名称,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初期主要是负责皇家庙宇陵园祭奠、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统领诸陵寝、太庙、太乐、衣冠、鼓吹、太祝、太史、太医、廪牺、太宰等官方部门。隋唐政权建立后一直沿用,职责部门仅略有变化。时任大臣为礼仪使,总管并拟定诸礼仪私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