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关于城市选址、规划、经营等活动的具体记载及根据这些实践活动 形成的理论总结《周礼》,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风水理论的经典。
《周礼》是在对前人,特别是洛阳选址、规划、经营等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给中国的城市建设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其思想核心就是建国制度。所谓建国制度,简单来讲,就是指国土规划,它包括对资源的调查、评估及环境容量的考察等,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为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地产量和人口容量,并建立三级城市,即“王城”,诸侯、公、卿等的“都”以及“聚落”。
在《周礼》中,围绕建筑选址营造活动,首先要对自然地理各方面条件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环境容量、土地改良、资源(包括可利用的土地、水源、物产以及植物、动物等)、工程地质等,进而作出选址规划,其中涉及“土会之法”、“土宜之法”、“土圭之法”、“土化之法”、“土均之法”、“任土之法”及“形体之法”等很多方法,从而形成了综合的评价系统,详见表1。
在对资源考察、评估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关系,并产生了环境容量的概念,这可以说是指导国土规划的核心思想,即《周礼·土方氏》所谓“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把人口规模、都邑大小和土地面积作为国土规划的三个基本要素,并使三者保持适宜的比例关系。
与此相关,先秦诸多典籍都有论述,如《尉缭子》:“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栗。”《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
在城市规划中从环境容量出发,考虑人口规模与资源相协调,对城内、城外进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了一个层层扩展的城市生态结构模式。如《周礼·载师》“任土之法”所云:“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也就是说城中为居宅;城外郭内场圃可种植瓜果蔬菜等;远郊牛田牧田可以供给肉类及奶类;近郊及以外地区大部分为农田,可以生产粮食;郊的外围还有林区,除供应木材外,还可以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更远范围内则是矿区,提供金属制品等。
《尔雅·释地》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垧。”即是对此的概括(见图14),这与现代的城市结构模式是完全相通的(见图15)。
在《周礼》中,人们对于都城选址中的“择中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周礼·地官司徒》云:“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后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也就是说,“地中”是一个“山水相交、阴阳融凝”的环境,人与自然处于理想的和谐状态,从而实现与天地自然节律的共振,促进万物的生长繁育,求得人与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大和谐。
此外,对于都城的布局结构也有了更详细规定。
《周礼·考工记》载林牧邑外:谓“之匠郊野垧人,营郊外野国谓,之方牧林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见图16)
所有这些在《周礼》中系统化为中国理想的都城模式。我国自东汉以来的城市,从东都洛阳到北魏洛阳、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等,都是以《周礼》里所表述的城市模式为 理想,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具体情况来规划经营的。
《尚书》中的古代城市规划、风水理论及实践古代都城选址原则之封闭性原则古代都城选址原则之边缘性原则中国古村落选址及其风水景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