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是什么意思呢

“名不正,言不顺”是儒家的思想。“名不正,言不顺”出自《论语·子路》,原句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的话,道理就没法讲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

名实论的介绍

名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之一,自先秦开始,诸子百家就开始了名实之辩。名实论之“名”指的是名称、形式,“实”指的是则是内容。因此名实之辩也可以看作中国的形式与内容之争。在这场大讨论中,儒家代表人孔子则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若名不正,则言不顺。

孔子的正名论

所谓正名,就是辩正名称、名分。孔子主张“正名”,强调以礼为原则做到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孔子以周礼为尺度,以理想的名去匡正现实,要求人们正其名,言其顺,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认为为君的应该象个君的样子,为臣的应该像个臣的样子,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孔子的正名思想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和实际事物应当相符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