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朝是历史上维持最久的朝代。国祚年,经历了周人崛起,武王伐纣,周氏初立,成康之治。后来江河日下,逐渐衰退,由西周变为了东周。
周平王东迁是东周的开始,经历了春秋五霸,再到战国七雄, 由秦一统天下。这一时期,随着儒家文化独霸天下再到诸子百家的兴起,东周也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历来朝代都是统一的,而周朝被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被分为春秋和战国,这又是什么原因?春秋和战国为何会有这样的称呼。
西周一共有十二个周王。在西周初期,武王、成王和康王统治的西周国泰民安,出现了“成康之治”,这一时期也是西周的鼎盛时期。可从康王的儿子昭王开始,西周就开始衰败了。周昭王有着父辈的勇,却没有父辈的智,在南下的过程中溺水而亡。周昭王的儿子穆王也并没有继承好家业,自顾自地逍遥生活。
周穆王生平两大特征,一是好战,二是周游世界,他的坐骑就是 的“穆王八骏”。无论是打仗还是周游世界,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了填充国库,穆王就四处搜刮民脂民膏,这一时期的西周国力大损。等到穆王的儿子恭王上位时,为了犒劳功臣,只能将都城附近的土地分封出去,导致周的王权流失。
周围的戎狄也经常进犯中原,西周社会极其不稳定。周恭王的儿子周懿王在位时,只能迁都到犬丘。夷王的儿子周厉王想要重振祖先雄风,可祖宗好几代一直在打仗,国家财政非常吃紧。周厉王死后,儿子宣王雄心壮志要扳回局面,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本以为周朝要 归来了,结果只是昙花一现。
周宣王老了以后不听劝谏,还一直南征北战,却也是节节败退。直到周幽王上任时,周王室已经摇摇欲坠了。幽王是个多情之人,王权富贵对他没有吸引力,他只想跟褒姒永相随。为了讨好褒姒,上演“烽火戏诸侯”的戏码,不惜违背周礼,把原来的王后和太子都废了。幽王为了把褒姒母子双双扶正,彻底与废王后的父亲申候决裂。
申候联合外敌把幽王杀死在骊山,然后就立太子姬宜臼为平王,而此时的京都镐京已经被连年的战争摧残得不像个城了。周室一路向东迁都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就这样,东周开始了。东周前期,春秋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主要有几种说法。
上古到夏商周时期,诸侯定期去朝见帝王进行述职,参加会盟活动等等,一切都安排在春天。史书中记载,有重要的政治事件或者是重大决定,大多都在春秋两季,就以春秋来代替重要的历史事件,春秋之名也由此而来。古代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大部分生产聚会祭祀战争等活动,都会安排在气温比较平和的春秋。春秋来代指相关活动,尤其是每年的大型活动和重要活动。
除此之外,在周朝时,鲁国的史书编撰水平比较高,保存的各类史料也比较多。孔子在鲁国官方史书及相关的史料基础上编成了一部编年体,史书名为《春秋》。这本史书的起讫时间大致为东周的前半段,因为其名气和影响力非常大,后世就用这部史书的名字来指代那个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最重要的是春种和秋收,所以用春秋来指代一年或者年复一年。在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春天为“阳”,万物复苏开始生长,秋天为“阴”,意味着成熟和收获,阴阳都有了,便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运行体系及循环往复的一年。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由于古代社会早期科技水平制约,不能清晰地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
民间只能笼统地划分出春秋两个季节,因此春秋就代表了一整年,或者代表循环了许多年。关于春秋两个季节,这种划分方法在甲骨文和尚书中都有记载,而一年由两季改为四季,差不多是东周时期才大面积推广开的。东周后期,战国时期,顾名思义,这一时期意味着战火连天,因西汉刘向的《战国策》而得名。
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与这两个时期的历史特点有着重要的关系。春秋时期,也有战争,但是各诸侯国遵守国际规则,战争规模有限,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战争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残酷性远大了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在诸侯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即使心中不服,但是维持着表面的礼法。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完全没有了威信。三家分晋时,是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的,加强瓜分国土是不符合周朝礼法的,而周天子承认了就等于是把自己的招牌给砸了。到了战国时期,也就没有人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如果说春秋是礼崩乐坏的话,那么到了战国就彻底变成了成王败寇了。
东周的这一段历史,或者说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为很多历史爱好者所研究。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法家和儒家,这两大派在“百家争鸣”中尤为突出。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政治统治实则都是法家与儒家的结合,为后世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吕氏春秋》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