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春秋末期的一次思想大碰撞,是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与政治制度落后的矛盾,而变现出来的,对新格局和新架构的探索。
因此,百家争鸣不是凭空出世,历史环境是其诞生的母胎。当社会被一种主流思想统治,表现出思想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后,思想火花产生的条件就消失了,这就是百家争鸣成为绝唱的原因。
春秋末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回到历史背景,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既是一次学术争鸣,更是一次思想争鸣,一次关于社会发展该向哪里去?国家秩序该如何建?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等一系列哲学思想的大碰撞。
思想的孕育,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经历,若非社会环境的挤压,断然不会出现思想家集体爆发的空间。
春秋末期百家争鸣的历史环境就是,西周建立的礼制社会秩序崩塌了,它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不相适应,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百家争鸣,就是思想家们为病态的社会,开具个人诊断书的一次思想大讨论。
西周建立后,大思想家周公,鉴于商朝灭亡的教训,建立了一整套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制度,其中尤以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最深远。在这套法律制度中,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被人为划分成了若干个阶层,形成自上而下的,由法律保障的稳定结构,这套体系统称为“周礼”。
周礼就是中国的第一套完整法典,并且逐步发展成一种思想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实并非独创,而是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周的物质文明增长迅速,但是周礼却遭到了严重挑战,周公设计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都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表现在社会层面就是,上下尊卑失常,国家统治机器失灵,社会动荡频发。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不再是西周建立之初的友好兄弟,相互之间不断爆发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死于战争或饥荒。
由此,社会进入一个对周礼深刻反思的阶段,人们都希望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思想界活跃起来的根源。
再谈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为何发生在春秋末期?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周礼中找答案。前面我们讲过,周礼就是西周社会的法律,到了春秋末期,它的三个最重要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出现了大问题。
宗法制将人群按婚姻和血缘关系,划分成了等级,规定了大宗无可挑战的尊崇地位,小宗只能逐代降格,沦为社会的下一个阶层,成为拱卫大宗统治的政治力量。
这种制度有一个先天缺陷,即随着年代的发展,大宗与庞大的小宗之间,血缘关系越来越淡,久而久之,相互之间的拱卫关系,就演变成了赤裸裸的抵抗!由此,分封制名存实亡,分封变成了分家。
举个例子,春秋第一个小霸郑庄公,其祖父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被分封在郑地为侯。郑桓公在位期间,努力辅佐周宣王和周幽王,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也还算尽责,帮周幽王东迁雒邑。不过也表现出“不听话”的一面,他不断东扩,兼并了东虢、郐国、鄢国等八个小诸侯。
到了郑庄公即位,他与周桓王的血缘关系已经较远,也越来越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公开发兵攻打自己主人周桓王。事实上,春秋末期没有哪个诸侯国还老老实实地认为,自己是替周天子打理封地,而是理直气壮地将诸侯国的产权人,篡改成了自己的私产。
诸侯国与周王室如此,诸侯国之间更是如此,以前是兄弟,若干代之后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敌。
周王室的衰弱,导致王室几乎靠施舍生活,内部仅剩的一点地产,还被贵族大肆兼并,井田制也彻底破产。
也就是说,春秋末年遭遇的是,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到社会秩序,全方位的崩塌,它带来了人与人、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挑战和重建。这种历史环境,几千年唯一一次。
百家争鸣到底争什么?政治利益浇灌血色玫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百家争鸣首先争的就是对社会问题的诊断,以及如何重建秩序,恢复社会生产。
各派思想家对此都抛出了各自的观点,举几个例子:
儒家认为:社会秩序崩塌的原因,就是人们缺少爱,所以要以“仁爱”为核心,重新恢复周礼,通过礼仪教化,让人们自觉回到西周初年的理想国。
墨家认为:社会秩序崩塌的原因,也是因为缺少爱,不过他们不认为是仁爱,而是“兼爱”。“仁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有差别的爱,社会等级就是这么来的。墨家认为“仁爱”才是社会的病源!“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社会应该回到没有等级的,三皇五帝时期。
道家认为:社会秩序崩塌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这帮儒家、墨家,成天想着做这个干那个,违背了天道自然,结果越忙活越坏。所以,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人为干预,社会应该回到更遥远的上古时代,那里没有政府,没有组织,更没有军队,小国寡民,各过各的。
法家认为:你们都错啦,社会崩塌的原因就是周礼过时啦,什么回到过去,那都是落后思想。皇道丧失,帝道沦丧,王道暗淡,现在该建立霸道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和王权独裁社会!
这些观点之间,有些差别看着很微小,但是其背后的思想渊源却非常深刻,所揭示的社会本质往往背道而驰,因而相互之间水火不容,乃至于互为寇雠!
除了思想意识形态之争,百家争鸣其实还是利益之争。百家争鸣所产生的成果,最终的服务对象必然是统治阶级,所以,演变为利益之争是必然的归宿!
儒家思想有一句名言,读书人的人生目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百家思想的本质,围绕统治者,提出社会改革方案,实现个人及社会价值。
思想与政治的联姻,就是百家争鸣的政治基础。翻开史书,我们发现,学术之争不是轻松的口舌之辩,伴随的往往是利益倾轧,和血淋淋的杀戮!历史上最残忍,最令人扼腕痛惜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惨死,就是百家争鸣开放出来的一朵血色玫瑰!
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
百家争鸣产生,除了上述历史背景和利益助推因素外,还有几个很重要的条件:
1.士族阶级群体的大发展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百家争鸣的“主演”,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士族阶级。士族阶级其实就是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产物,他们的先祖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只不过,按照周公设计制度,他们因为小宗身份,逐步沦落为贵族的最底层——士族。
士族有两个特性,一是有空政治头衔却没有政治待遇;二是这个群体数量越来越大。第一种特性注定了他们“夹心饼”的生存状态,既没有平民劳作的愿望和能力,又很难回到政治的核心地位。
随着数量的膨胀,这个群体必然会爆发出一种自我价值体现的能量。孔子就为这个群体提出了很明确的人生目标:读书做官。不过,孔子的做官,跟帝制时代的做官不一样,帝制时代做官是谋求职业,孔子的做官是谋求失去的贵族身份。
这因为士族阶级的尴尬地位,和不同于贵族阶级的能动性,他们才具备了在动荡时期,展现个人才智的机会。没有这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百家争鸣无从谈起。
2.社会生产力的充足发展
为何在夏商时期,没有百家争鸣?很简单,百家争鸣解决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冲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百家争鸣的基本条件。夏商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达不到物质文明发达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人类,到原始部落,再到部落联盟,再发展到国家意识形态的诞生,每一步都是基于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思想意识形态是物质文明的沉淀和思考,正是西周建立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对旧体制的冲击。
3.意识形态领域的自由空间在百家争鸣之前,还没有一个思想执牛耳,占据思想领域垄断地位。周礼在彼时仅仅是作为法律和制度存在,它演变为一种文化和思想精髓,是随着时间的沉淀,和儒家思想的提炼,才完成了角色转换。
也就是说,在百家争鸣之前,中国的思想界接近于一张白纸,人们可以自由地接纳任何一种思想学说的洗礼。这种意识领域的自由空间,是百家争鸣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先秦之后百家争鸣的土壤哪里去了?
那么,先秦之后百家争鸣为何永远地消失了?我们所景仰的各派圣人先哲,也不再涌现?
其实,先秦之后,局部时间段也有过思想学术之争,只是很短暂,没有形成潮流,比如西汉初年。为何百家争鸣成了封存的历史呢?没有诞生的条件了。
1.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失去了意识形态发展的自由空间秦朝二世而亡后,西汉帝国经历了初年的黄老治国后,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思想,从此以后,儒家思想独占意识领域两千年。
当一种思想独霸空间时,所有人自幼就接受一种思想的教育,新思想就缺少了生存的土壤。另外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中国的帝制结构,形成了儒家士族与皇权的伴生结构,这种结构不可能给其它思想创造生长的空间。
2.社会全方位受到挑战的动荡期不再出现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遭受全面冲击的时期,恐怕只有晚清。晚清开放的世界格局,让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中国人失去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机会。
除了晚清,先秦之后都是在帝制条件下的朝代更迭,每一个王朝大多换汤不换药,核心的统治结构变化不大。也就是说,从统治思想和基本政治制度层面,没有遭受重建的挑战。
这种稳定性,肯定不利于思想的活跃。
3.没有代替士族阶级的新生力量诞生百家争鸣中的士族阶级,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一个群体,他历经几百年发展,最终为自己赢得了站在历史巅峰的机会。这个群体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主流群体,所经历奇幻历史进程,是永远无法复制的。
此后两千多年,士族阶级成为皇权唯一的拱卫力量,无可替代。一个占据社会主流的群体,不可能自觉革命,从思想领域自我觉醒。社会又没给新生力量产生和生产的空间,失去了主力群体,百家争鸣就是空谈。
结束语
总之,百家争鸣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争,而是思想之争,政治利益之争。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是社会面临剧变的自我觉醒和革命。
春秋末年之后,百家争鸣失去了必要的综合条件和历史机遇,思想发展归于平静,中国如此,世界也是如此。我们最好祈求新的百家争鸣永远不要再来,因为那意味着又是一次人类的动荡和灾难!
正版包邮手绘漫画绘本有故事的诸子百家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先秦诸子小学生版课外阅读老师推荐淘宝¥90¥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