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我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对于礼仪之道的文化熏陶历史悠久,我国的六艺无人不知,正是“礼乐射御书数”,礼制在早在古代人眼中便是重中之重,相对于其他技艺来说,在礼仪上的讲究更为重要。
图1关于一个国家的颜面与形象,要是追溯我国的礼制,不得不追溯到周朝时期,根据《礼记》当中记载中我国的的礼制被称为五礼,那么受到古人如此重视的五礼,究竟是哪五礼呢?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番!
天瑞吉凶之礼
根据《周记》当中记载,五礼排名第一的便是吉礼,在落后封建、腐朽的时代思想下,古人对于社会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皆会归咎于天,也就是崇尚神学,加上一些机缘巧合的推动下,形成了古代百姓不得不姓的地步,对于神学来说,本就是不可信其无,但这仅仅是以现代观点来评价,在古代人们对于天是十分尊敬。
在对来年的时运进行祈祷时,往往各地区都会建立宏大的祭坛,开始了盛大的祭祀之礼,在祭祀上有着十分严谨的流程,丝毫不能马虎,通过是先祭祀天神。
图2在古代民间通过是尊崇昊天大帝,以寻求祝福之愿;然后是向日月星光祭祀,希望能够得到更得到好的气候,不会轻易出现天荒。
再者就是向广阔大地祭祀,包含祭祀山川大地,三山五岳,林木瀑布,祈祷能够丰收,让家家户户过上好生活,不再挨饿受冻;最后是祭祀人鬼,先祭祀先祖,祈求庇护,能够保佑后人能够有福报。
与吉礼相对的便是凶礼,便是吊唁叹时运之忧,这一礼制由两部分形成——丧礼和荒礼,对于逝者过往的亲怀,举办的一场告别礼。
图3在丧礼上,对于先人的离世,通过这样的礼制表达出对先人的不舍与悲痛之心,是我国从古至今对于死者都是最敬畏的表达,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有就是吊礼,是对于处于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事件进行吊唁,寄存一种面对凄惨遭遇却无可奈何,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心灵上的安慰。
大国之礼
我国作为世界上存在最为长久的大国,自然积累出一套完善的待人之礼,分为军礼和宾礼,要区别的是军礼并非是现代我们看见的军礼。
而是古达处于战争时期,为了鼓舞军队将士的士气,在心理上给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安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将士们上阵杀敌的激情,大大加强将士的战斗力,从而打造出一支势不可挡的精锐部队,拉进皇帝与将士之间的信任感,让将士自愿为皇帝抛头颅洒热血。
图4军礼也体现在民间,为了国家建设能够恢复经济和发展经济,促进国家发展,会出现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
这些都是为了国家来年能够丰收,国家建设能够更加完善,区分各国边境地区的划分的礼制,每次展开都十分盛大,天子与民同庆,极大加深了社会百姓与朝廷之间的联系,只有受到百姓拥戴的君王,才能够带领国家走向更为强大的地步。
宾礼指的就是我国的待客之道,毕竟存在数千年,在待客上是的讲究十分多,不仅分为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项,正是这样繁琐的讲究,才能够让前来聚会的宾客感受到被重视,在古代的民间当中才会更为和谐相处。
图5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若是派遣使者前来商谈要义,以最高规格接待使者,让对方感受到真诚,有意共进退的想法,那么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更为和谐,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情怀之礼
五礼当中最后一礼便是嘉礼,参考古代文献关于嘉字的叙述就是含有美好的意愿,而嘉礼指的就是国家在欢喜节庆时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让更多亲近的人能够将逐渐疏远的距离拉进的礼仪。
在关于嘉礼上的礼仪有着详细的区分,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
图6在《周记》叙述到,对待亲朋好友都会以嘉礼当中最好的待遇招待,以饮食之礼招待兄弟姐妹;婚冠之礼庆祝古代男子与女子的成年之日,对于成年适婚的一对良人加以促进情愫;以宾射之礼使好友之间的感觉更加深厚,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
飨燕之礼就是天子作为东道主,拉进亲近之人的情谊,而对于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能够结交四面八方诸侯的机会,也能够与曾经的诸侯王加深感情,为国家巩固进行铺路,天子也会通过祭祀的方式,向上天祈福,并供奉大量的祭品。
在祭祀结束后,天子会将祭祀受到祈福的祭品分给诸侯国,增加各国之间的感情,这便是赈幡之礼。
图7而对于有这联姻关系的国家来说,一旦联姻国家有什么重大的喜事时,必然需要送上礼物,这样显得有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国家在动荡的局势当中有份保障,使国家的生命能够得到延续。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礼制上的要求与流程都有着细致的讲究,虽然只是分为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但这仅仅只是礼制当中的五大类,在细分的礼制背后,更多是细节上的分别,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不能因小失大。
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一个细节可能就决定了成败,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存在历史不是偶然,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一步步摸索、探究,才会有如此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所以华夏民族的存在绝非偶然,而是必然,关于礼制的发展,还有更多的讲究,等待世人的发掘和传承!
参考文献:
《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