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犒师”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所记载的一个事件:“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者具一日之积,行者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史记晋世家》也载:“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兵至滑,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秦国将军孟明视率军偷袭郑国,郑商人弦高得知情况后急中生智,冒充郑君使者,他一面以郑使者的身份“以乘韦先牛十二搞师”,一面“且使遽告于郑”,使郑国迅速戳穿祀子、逢孙、杨孙的阴谋,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孟明视闻言知计划泄露,改变方针,灭滑返师。
其中,“乘韦”在古代都是合在一起用的,意思是四张熟牛皮。因为古人“又物四数皆曰乘”,大概是事物数目为四的叫作“乘”。
那么,弦高为何要以“乘韦”,即四张熟牛皮作为先礼呢?
一些版本的注解中是这样解释的:“先送轻礼,后送重礼。”
实际上,它还有以下用意:
首先是实用。按《周礼.春官司服》载:“凡兵事,韦弁服。”韦,就是熟牛皮作的衣,弁,是皮制帽。凡有兵事,穿皮衣,戴皮帽,以求防身。可见,在冷兵器时代,在军事上,皮革的作用十分重要。弦高途中遇到偷袭郑国的秦军,不用黄金白银为礼,而“以乘韦先”目的就是这个比较实用,出门在外的秦军也乐于接受。
其次是不露破绽。如果当时弦高送以重礼的话,就有可能露出破绽,让人认为郑国惊恐万分,以及根本没有任何准备。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据《史记秦世家》载:“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但又害怕楚人发现其中端倪,于是“以五极羊皮赎之”,用为大夫,与赛叔等人共同帮助穆公建立霸业。
弦高作为一个商人,看到祖国面临危难,能够挺身而出,以其机智存郑,一边从精神上给敌人拦头一棒,一边迅速报信,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