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的郑州词条写着这样的一句话:
“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看到这句话,热爱历史的小师妹陷入了沉思。
轩辕黄帝故里?
接着,小师妹又去查了查轩辕黄帝的资料。
百度百科里写着:
“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
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许顺湛先生在年第05期《华夏文明》发表的《五帝时代与考古文化宏观对应的研究》,指出黄帝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族的称号;黄帝不是只有一世,而是好多世,甚或十世、十八世。
先跟着小师妹一起,看下中国近些年考古发现的文明遗址:
距今年左右
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为代表的李家沟文化
距今至年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以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为代表的磁山文化
距今至年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距今至年
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距今至年
河南洛阳王湾遗址为代表的河南龙山文化
这足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绵延不断,没有缺环,也没有间断。
以北大历史考古学系主任李伯谦教授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根据从神农到黄帝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记载文献,与仰韶文化特点相结合,推断距今年至年的仰韶文化,就是传说中黄帝部落活动的时间。
华夏文明历史分成了两大部分,王国时代和帝国时代。
王国是真正以国家形式出现的最早的王国,其中包括长江下游良渚邦国,黄河流域山西襄汾陶寺邦国,至东周结束。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国,历史便进入了权力高度集中的帝国阶段,直至公元年清王朝结束。
李伯谦教授认为,整个王国时代第一个阶段的年,正好是华夏文明形成起源时期,都是皇帝部落时期,这和文献的记载相符。
上图,即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那么
相传由黄帝所著的《黄帝内经》
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又是在何时成书?
猜测一:先秦
晋代的皇甫谧,宋代的林亿、高保衡等,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时期,像《黄帝内经》这样的科学巨著,非通晓智慧的圣贤大智不能为之,所以必定是黄帝所作。
猜测二:战国
宋代的邵雍、程颢、司马光、朱熹,明代的桑悦、方以智、方孝孺和清代的魏荔彤等,认为《黄帝内经·素问》与同样是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有许多相同之处,《素问》与《史记·扁鹊列传》中医理相关的内容相同,但却朴素、原始得多。由此推断:《黄帝内经》应当是扁鹊时代以后、仓公时代之前的作品,成书于战国时代。
猜测三:西汉
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另一种比较主流、科学的观点认为,《黄帝内经》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是多个作者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
《黄帝内经》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但是,不论作者是谁,不论成书于何时,《黄帝内经》在中医药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对于黄帝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族,《黄帝内经》作者到底是谁等问题,学界依然争辩不断。
但不可否认的,是黄帝对于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力。
汉代时,为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庙。
明穆宗庆隆四年,在祠前建轩辕桥。
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