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张问孔子说:“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道:“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由谁来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就是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本章讲的是礼的传承特性。“十世可知也”:“十世”,古代三十年为一“世”,所以“十世”也就是三百年的意思,当然若是把“十世”理解为“以后的十个朝代”也求偿不可;“可知”,即可以预测的意思。子张这一句话,问得颇有些莫名其妙,毕竟未来还没有到来,以后的事情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如果是一般人,肯定就会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又或者只能简单地回答个“不能”,但孔子却是根据子张的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殷”,即殷商;“因”,因袭、沿用、继承的意思;“夏”,即夏朝;“礼”,即礼仪制度;“损益”,即减少或者增加。孔子这一句话是告诉子张,商朝与夏朝之间的礼仪制度是一脉相承的,虽然肯定会有些增减,但其变化却是可以推测出来。“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即周朝,此处指的是西周。此句与上句相似,其解释也相同。孔子如此再次进行举例,目的是为了通过夏、商、周三朝之间传承的关系,来论证自己关于“可知”判断的事实依据。“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其”,指的是以后继承的朝代或国家;“或”,可能的意思;“虽”,纵使、纵然的意思;“百世”:即三千年以后,不过孔子此处并非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时间,而是指很长的时间。孔子这一句话,是给自己前面的事例作的一个结论,目的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一句话,也是整篇文章最为核心的一句话,有点题归纳之效。从本章孔子回答子张的问题可以看出,他对于夏、殷、周三代的变革,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一个“礼”字。这个“礼”,不但兼顾了一切制度规定,而且还包含了社会风俗、人心内在等其他的内容。从本章的内容可以得知,孔子对于改革之事,并非持着一成不变的思想。即使有所“损益”,也是在前一个朝代的基础之上,即便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所增减、变革,但更为重要的却是一定要有的继承。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孔子对于“损益”变革之事的赞同还是有着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绝对不能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也只有在这个条件之下,孔子的“可知”也才能真正实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