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中的敬姜,虔诚维护周礼,是文学史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
本文乃“键风”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西周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地以周礼作为政治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在鲁国,有一位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且年龄相仿的女性,虽然她的影响远远不及孔子,但在维护和实践周礼这方面却非常严肃而虔诚。《国语》的作者似乎很敬重和推崇这位女性,《鲁语下》共有文二十一篇,而写这位女性的竟有八篇之多。她不是政治家,却有政治家的头脑;她没有丝毫政治野心,却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她出身高贵,知书达理,与周围的贵妇人相比,她少的是养尊处优,多的是勤劳俭朴;她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却始终不懈地尽其所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她就是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已故鲁国贵族穆伯的遗孀——敬姜。文伯之母敬姜是正卿季康子的叔祖母。季康子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然而对文伯之母非常尊重,执礼甚恭。有一次,他主动上门求见,希望聆听叔祖母的教诲。文伯之母就引用公婆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告诫季康子要贵而不骄,从长计议,勤于政事,肯于辛苦,这表明,敬姜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贵族妇女。如果说孔子是传礼大师,那么敬姜无疑是实践礼的楷模。她无时无刻不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管是日常交往,还是教育子女。她都能够严肃而认真地贯彻礼,即使到亲戚家做客也不例外。有一次,敬姜去季康子家,当时季氏正在外厅堂办公,见叔祖母来了,立即起身迎拜。可是敬姜没有应声,一直往里走,到了内厅堂,仍没有出声。季康子以为有什么事得罪了叔祖母,马上停止办公,跟随叔祖母来到内室,向她请罪。敬姜这才告知,她不敢在外厅堂和里厅堂说话,季康子如释重负。原来外厅堂是卿大夫办公场所,里厅堂是研究政的地方,只有内室即妇人做活的地方才可以聊家常。当时,作为儒家教育课典之一的《诗》负载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等多种功能,学诗与学礼同等重要。敬姜给儿子定亲,只宴请了主管礼乐的家臣,家臣当场吟诵了《诗·邶风·绿衣》的第三章: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兮!定亲仪式进行得很顺利。鲁国的师亥认为文伯之母通过赋诗促成婚礼,是非常合乎法度的。《国语》的作者采用相对独立的八个短篇,记述文伯之母敬姜的事迹,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即在“礼坏乐崩”的时代,为世人塑造一个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作者以写实的笔法记事写人,几乎不直接发表见解,却通过引用孔子等人的言论,巧妙地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对文伯之母作了间接的评价。当然,敬姜也并非无可指责,如文伯死时,她告诫文伯的妻妾不要过度悲伤,并不是考虑她们的身心健康,而是担心亡儿的名誉受到损害。以礼夺情,违反自然。但她毕竟是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通过言行的片断记叙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都对后代文学如《列女传》等对中国古代妇女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参考资料《国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