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杨柳岸高三那年,我把论语读了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4/6213625.html

现代人读《论语》,绕不过杨柳岸一家。他曾祖父杨树达写下的《论语疏证》是学界经典,他伯祖父杨伯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写下的《论语译注》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大学的文科教材或重要参考书,而他父亲杨逢彬历时十年写下的《论语新注新译》甫一出版,即获好评如潮。

《论语》可谓是杨柳岸的家传之学,但他与这本书的相遇,是基于高三备考期间的苦闷——他想要寻找化解苦闷的解药。后来他给学生上《论语》导读课,在不经意间就会重回那段高三岁月。

《论语》的读法:

翻到哪页读哪页

Q:您曾说自己在高中时就有古汉语语感,且很早就建立了跟古籍的亲近感。能否跟我们谈谈您在青少年时期的古籍阅读?A:初中前,我在长沙生活,家里有很多藏书,《史记》《左传》《战国策》《国语》等古籍的白话版,我自己读过一些。上初中后,我跟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的父亲到武汉生活,在他的引导下,我才开始系统地阅读古籍。最开始读的是诗,父亲喜欢白居易的诗,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小学教材里的《草》原来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八言不是四言。《长恨歌》《琵琶行》这种长诗,父亲不光让我背,他还会跟我讲解,固定一周一次,除非他特别忙或者我要考试。再大一点,我开始接触骈文。《昭明文选》里诸如《两都赋》《上林赋》我都读过,父亲也讲过。还有骆宾王的名篇《讨武曌檄》,也是骈文,文采非常好,但是是骂人的文章。到了高中,我开始读宋词,当时的契机是我父亲参与编著《宋词名篇故事》,他很喜欢姜夔的词。Q:您父亲是什么时候带您读《论语》的呢?A:通读《论语》是在高三,我自己找来看的,那一年《论语》读了十几遍。当时备考很无聊、很憋闷,在这种时候,人会听得进教训,《论语》中的教训是很深刻的。高三学的都是些应试的东西,但人总要能够说服自己去学,才会有一种内生的动力。所以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