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访钱秀玲旧居到忘记我

?书堂六月份讲座预告里安排有作家徐风的《忘记我》分享会介绍,从而获知了宜兴有位"中国的辛德勒"钱秀玲。这位出身于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战期间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书名《忘记我》是钱秀玲留给世间的遗言。

端午期间去宜兴顺带去了位于宜兴新庄钱墅村的钱秀玲旧居,在这个古老村落的村口先是见到了一棵古老的植物一枳。据记载最早见于《周礼》(战国后期约公元前三世纪)“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枳属芸香科,枝曲折,刺粗而长,指状3小叶,果实带毛。村旁是一块农田,两位妇女正在劳动,其中一位五十上下的妇女告之小时候曾见到过回乡探亲的钱秀玲。走过一座有简易栏杆的水泥桥可以见到一片废墟,废墟边上有几间老屋,在一间屋前有位手里端着饭碗的小伙子指着老屋旁边一片山芋地告诉我,这里就是钱秀玲旧屋的原址。可以看得出村子大部分已被拆除,残剩的几间破墙上依稀能见到"拆"字。网上搜了下没看到钱秀玲旧居拆除的消息,只看到钱秀玲故居不久将得到保护和修缮等的文字。没想到来到这里见到的是已经被拆除的废墟,也不知道钱秀玲故居是不是异地重建或不再重建。小伙子又告诉我,树丛后面有两幢老房子是钱秀玲兄弟的房子也将全部被拆除,另告诉我前面镇上的太湖广场有钱秀玲纪念馆。于是前往,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见到一块花岗岩石壁上刻有钱秀玲的雕像以及文字。文字内容:

壁上显示钱秀玲故居/纪念馆(在建)。不清楚是异地建故居还是原地建,原地重建有伟人情结在里面,如果是异地重建,那么感觉这个故居就打折扣了。在去过钱秀玲的出生地之后,开始读了作家徐风的《忘记我》。书中写到,钱秀玲供职于比利时广播电视台的孙女塔吉亚娜年曾来到钱秀玲旧居,釆访并录制到了一段不愉快的视频。年作为国际知名摄影家钱秀玲的孙子杰罗姆也前来奶奶旧居,拍了不少家乡的照片。并说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拍摄至少三百张原住民的照片,然后在奶奶的家乡办一个摄影展。但如今旧居已被拆除,原本的村庄也不复存在,再也没有原住民可拍。

再回到本书的主人公钱秀玲身上,看完整本书后真正能触动我的那部分,不是钱秀玲如何去救比利时人质一事,而是钱秀玲为腾出更多时间精力辞去了鲁汶大学的职务,四处奔走为赦免法肯豪森将军所做的一切。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凭她的一己之力,要为一个德国头号战犯翻案,毫无疑问比登天还难。那是要具备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样的挑战。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只为自己内心活着,价值观被剥夺了,活着也是行尸走肉。

法肯豪森将军在担任德国驻比利时最高指挥官时,钱秀玲正是通过堂哥钱卓伦与法肯豪森将军是朋友这一关系,而求助于他救了比利时人质。按钱秀玲的说法就是没有他就没有拯救人质一事。二战结束后,辗转多国监狱的法肯豪森将军最后以头号战犯身份,被关押到了比利时,即将接受比利时军事法庭审判。钱秀玲在第一时间获悉这一消息后,先是联系了堂哥,再联系了被法肯豪将军曾经救助过的人质签名等,用一己之力求助各方,尽其所能为法肯豪森将军作辨护,最后终于赢得了胜利的掌声。

钱秀玲人生的高光时刻被永远铭记在了后人的心中。但钱秀玲自己觉得,那么多人,一直铭记着她当年做的那点事,有必要吗?如果只有被记录或歌颂的人与事,才是历史,没有被记录下来的东西,都是让你去遗忘的,这不公平。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太公平,很多人就是为了争一个公平的世道,献出了生命。而正义之类,都是由此派生的。与那些值得铭记的人相比,她宁愿自己被遗忘,干干净净地遗忘。对于钱秀玲的后辈来讲,来到旧居所遇见的愉悦的和不愉快的以及不能理解的事,那些难以接受、难以忘怀、反感、喜欢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在孙女塔吉亚娜的纪录片《我奶奶是英雄吗》中告诉了大家,奶奶钱秀玲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英雄。她只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别人一直在津津乐道的事,她早就忘了。她不希望自己曾经做过的那点事被捆绑在一个"高大上"的柱子上,然后被不恰当地、无休止地放大。她恳请被遗忘,而不是被铭记。这正与钱秀玲的遗言"忘记我"相吻合的。

忘记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救人只是应尽之义,不值得被铭记…不以英雄自居自傲,这正是钱秀玲的伟大之处。

?钱墅村村口的一棵古老植物一枳?村边农田正在劳动的两位妇女?钱墅村口的一座小桥?围绕村庄的小河流停泊着一条水泥船?钱墅村已拆除的部分及末拆的老屋?留守在此的几位村民?钱秀玲旧屋原址???端午时节门上插着艾草菖蒲叶的老屋??写着"拆"字的空房??钱秀玲旧居旁的一垛百年老墙?钱秀玲旧居旁的老屋??树丛后即将拆除的老屋?太湖广场的花岗岩石壁以下照片来自网络??????被救的比利时人质合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