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垣大学第三课周边秩序的经营

我们上节课讲的是自我秩序的建立,这节课开始讲周边人际秩序的经营,这里我说的是秩序,不是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这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因为人际关系,我们知道,人际关系跟你的出生地点、文化习俗有很大的关系。比方说我在美国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就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来。美国人的子女之间的关系,和周边的人的关系,也不能套用到另外一个习俗不同的文化背景里面,所以有很多人在谈人际关系,但是没有那一本书可以完全说清楚。比如说我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了一些状况,是不是我读一本书或听某某人跟我讲一下,我就可以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呢?这个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人际关系相对来说,它是很灵活的,它是不断的发生冲突,不断地又开始成长的这么一个过程,而且因为历史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它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我这里谈的是秩序,不是谈关系,就是因为谈关系的人太多了,半个小时也谈不完这个话题。而谈秩序呢,是站在一个高度来谈的,就是我们先看看人际关系,首先关于自己的格局。比如说周礼,它是一个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包括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天子和诸侯、诸侯和诸侯之间,要遵循的一些礼制,而这些礼制就是秩序。

那有了这些秩序,你怎么去遵循呢?这就是你的处理方式了,这就是关系的经营了。秩序是更高度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今天谈的秩序是去帮你建立一个模型,先把这个模型框架搭起来,上节课讲的是把你自己的这个模型框架搭起来,这节课是把你周边的模型框架搭起来。

我前一阵子跟别人聊维垣教育,重点在哪个地方呢?重点其实就是在帮你建模,而不是告诉你一些具体的、特别琐碎的那些东西。因为我们的课程,也就是一次半个小时,不可能把那么多的细节方面跟你讲,如果那样讲的话就讲很长时间了。

现在就是帮助大家建模,因为这个模建好了以后你再去找细节,你很好找,你搜网络都可以搜到很多东西。我们先看看这个格局,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就是“谋大事者重格局”。现在动不动说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比如说:一个人格局比较低,那种我要赢,其他人都要输,就是低格局的;中上一点的格局,就会觉得我要赢,旁边的人也要赢,就是我们说双赢或者多赢;而最高的那种格局,可能就无所谓输赢了,有点像华山论剑的西方求败,他是无所谓也不在乎这个输赢,他仅仅是为了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社会或者有好处的事情,那就是大格局。这种人,你说他会不会输呢?我们举个例子,孔子想复兴周礼,你如果从这个事件来看,他是输了,但是如果孔子没做这件事情呢,这个文化有很大的可能就断绝了,所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同的,你从整个文化脉络来说那他就是一个大的赢,他要做的事情就没有输,他本来就想把这个文化给保留下来,那他就是集大成者,你把时间放到像他们说大格局者,用千年眼目去看的话,他就没有输,但如果你看短期,他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周礼,就输了。所以这些人他做的事情就是无所谓输赢,也不在乎输赢,因为他要做的是他自己想做的事情,输了都无所谓,这就是特别高的格局的人,所以曾国藩讲了‘‘谋大事者重格局’’这一句话。

我们普通人一般没有圣贤那么大的格局,但是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格局扩大一点呢?就是在我现有的格局之上能不能慢慢的扩大一点?为什么要扩大这个格局呢?

我讲个昨天听到的例子,因为我们在谈论金融界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有个朋友分享了他的身边,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是他的朋友,之前是一个小企业的企业主,做的规模大概是两三千万的样子,那后来因为他的产品有一些特色,就融到了很多钱,那个钱刚开始是一两个亿,后来就扩展到了五六个亿、七八个亿了。这是在十年前,他就觉得这个钱来的太容易了,他的这个产品肯定会称霸全球了,可以走出国门了。他就会有这么一种想法,结果呢他就盲目地扩张,而且跨很多的领域,什么生意都做,什么东西都接,只要是赚钱的,跟他的这个原来的产品有没有关系他都去投资,到后来,大家就可能看到,故事情节发生到这里应该是往下面跌的。

那后来就开始负债了,就是做不下去,很多东西都倒闭关张了,他就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压力,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他也没自杀,他出家了,出家了以后就走了脱离尘世这么一个路,他看透了人世间的这些东西。结果,他的妻子儿子就......当然了,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时间去培养孩子,所以他的孩子也不太象话,妻子又跟他离婚,就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

昨天正好聊到这个事情,我们在电视电媒体上看到这种类型的案例特别多。如果你的人的格局不太够的话,很多这种机会来的时候,你是扛不住的。这有点像我们中国不是有算八字一说嘛。八字里面有一种人,他的八字一看财特别多,还有带着财星特别多,什么正财,偏财很多,但是呢,算命的师傅就会跟你说:你看你的财这么多,你身要强。就是你的能量要很强,如果能量不够强的话呢,这个叫财压身,财压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钱到手就会没有,而且还有一种呢,比方说什么东西拿到你手上,就会破裂,就会碎,就会没有,这种叫身弱,如果是你的财运特别好,还特别多的话,反而是一件坏事。

从这个事情中可以感觉到,如果说你想做一个很大的事情,或者说你想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因为我们成人肯定是有职业方面的要求,家庭经营方面的要求,我们要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其实也要回头看看格局够不够,所以这个格局很重要,并不是说我们来了一件事情以后,我们才去提升自己的格局,应该是先有格局,然后,慢慢的事情来了以后,你才接得住。

因为我自己是在这个金融行业,读书、工作都在这个行业,所以这方面我举例就比较多了。之前说二十几岁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所有股市都特别的发达,你投什么东西进去吧,睡一觉醒来可能就翻几番的那种,所以对于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一下子在金融领域里面就很容易赚钱,我们叫废武功。因为钱来的太容易了,以后再也不想赚那个辛苦钱了,这就废了武功。就是你的格局不够,你有很东西扛不住的,所以其实我这么多年,我也到了这个年龄,我就想每时每刻都要戒慎恐惧,就是看自己这个格局,能不能够撑得起这些大的场面。

既然这个格局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怎么样去培养自己的格局?我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吴军写的《格局》,吴军写了非常多的对我们有启示、特别是对中国人特别有启示的一些书,也比较接地气,他的高度也够,之前听家长说,我们是不是在我们的成人内训里面推荐几本书?所以我就顺道推荐一下。上次课我也推荐了,这次课我也推荐,吴军的书都可以去看一下的,那他中间谈到这个格局里面他就说到了五个维度。

第一个是位置。就是不论你的起点的高低,你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在那里,比如说我就是刚刚进公司的一个小职员,或者我是一个部门的经理,或者我是一个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都要知道自己的起点到那里,然后认清楚自己的这个位置,这个位置需要你什么,而不是说我是什么人?有点像郑庄公,郑庄公他的位置决定他需要那些能力,而不是说他的能力去定义这个位置,就你作为这个位置的人,他需要哪些必备的条件,你就去满足这个条件,比如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经理,我看别的经理我觉得他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方式,怎么样一个样子才像个经理,他的能力需要什么?他的性格需要什么?他的管理风范应该什么?我大概去判断他有那些能力的话,看到别人的时候,那回过头来,我也看看自己,我有没有具备这些能力?所以这就是你先看看你的位置在那个地方。我们说叫敬业,你在那个位置,你是做那个位置的事情,如果你能力不够,你就去补充。这就是你首先要认识自己的位置。

然后第二个维度就是你的方向,你要找准你事业的发展方向,人际秩序的一个方向,你要找准这个方向,方向对了,你才把这个事情做对了。

第三个维度就是你前面把位置搞准了,然后你那个方向找对了,然后剩下的就要做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因为我们家长比较多,我们之前知道我们孩子要培养能力。我们也知道朝这个培养能力的方向去走,但是用的方法不对,前面也落实不了,所以要用正确的方法。

第四个维度呢就是你要注意你的步法要提速,因为这是在二十一世纪有时候,你必须得不断地更新你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要学习,要提速。

最后呢就是把握节奏,就是你把每一步每一步做的事情,你要张弛有序,你不能太过于紧张,也不能太过于松弛,这就是把节奏掌握好,这就是你培养格局。

你把这五个维度掌握好了以后,你坚持几年再去看就会发现你的格局比原来要提高了,我们说格局很重要,所以那要怎么落实?所以你必须要在这个很细的这个地方去做。

吴军他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是怎么在具体实操上去做这些事情的呢?大家可以看一下。因为我们要落实必须有实操,他列的自己的一些报告就是列的这个计划,我们之前在成长营也做过的。你的目标,怎么实行?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具体到那个步骤,具体到时间可实施性。每个细节可操作性,都要做到,还有你要考虑到还有周边没有考虑到的环境因素,那就是说要把事情落到实处。

讲完格局,然后我们再讲讲圈层,怎么建立自己的秩序,周边的秩序,先说说圈层秩序,圈层就是我从高到低讲,上面是价值观,然后往下面是无利益关系的师友,第三是家庭和朋友,第四是工作关系。

我们把这个框架给大家看一下,大家可以对照看一下,你们平时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哪个是最重要的?首先价值观的这个层面,然后往下就是,你周边有很多朋友还有亲人啊,还有这个弱连接啊什么的,都有是吧。那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哪个地方呢?花在工作、在事业上和家庭朋友这个圈层里面,我说的圈层就是你平时花时间接触、沟通的人,比如说你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可能都在这里面,甚至百分之百的,有的人就是家庭、朋友、工作事业,很少有那种没有利益关系的师友、没有价值观层面的这个圈层的往来、交接。如果是缺乏这上面两个层呢,你又会发现生活就忙忙碌碌的、被追着打着的一个忙碌的方式,没有特别淡定的心态。

我最近还在想一个问题,这个价值观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你自己,比如说我们学《左传》,学什么东西,就锻炼了自己的价值观?正好今天群里面也在问,那是不是孩子可以像火箭似的,家长就还待在原地不动呢?好像这种可能性不大,其实不太可能,因为什么?因为价值观,其实深植于你的这个软环境,跟你的这个土壤,跟你的文化背景,跟你的习俗都非常有关系。

我举个例子,前阵子见到一个朋友,当然事业做得非常成功,他的出身背景就是广东的一个侨乡、侨民,他们那个地方,是第一批给美国修铁路的、淘金的那个地方出去的,他们那个地方是著名的侨乡。他们到现在还保留着自己的习俗,就是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然后他们还有凝成一股绳就是团结。所以在海外呢,只要是他们村的,如果谁出现了什么困难,大家都会去帮忙,然后谁做公司,如果是做什么事业亏损了,或者是倒闭了,他们都会自发的去组织起来,然后去帮他分析,看他缺不缺钱?接下来怎么做?每个人都会自发的掏钱给他,根本就不要利息,也没有借条,连借条都没有。就是这样的一种,这个叫什么?我们之前不是老说共同体嘛,而这个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其实像他们那些人,可能也不是特别有学识的,也不是特别能讲的,但是他们就有这么一个好像生下来以后约定俗成的,就这么去做,他的上一辈是这么做的,下一辈这么做,下下一辈,到现在为止,他也这么做。所以他也说他的这个事业发展,其实也是得益于这种同样的价值观的人,在帮助他。

所以我们就看这个价值观,真的不是一个放在脑子里面的一个东西,它是一个活的。活在我们生活当中,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指导你的婚丧嫁娶的这么一个东西,就是价值观。就像周礼是套了所有的环节,包括你的家庭,根据约定俗成,都这么去做的,这叫价值观。而价值观的高和低就特别重要了,有了价值观之后你才会有下面的东西,如果是我们建立一个秩序的时候,你一定要留心,在你的周边要营造或者你要加入有高价值观的这么一个圈层,有的说是信仰,有的说是文化,或者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这些人走在一起。可能不是为了一个具体的事情,但他们就是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追求,这些人,你们一定要注意多去营造或者加入这些圈层。

前不久有人在推荐我去加入我们这个BNI,这个圈里面就是一个,把它翻译出来就是专业正规引荐的这个平台,他是来自美国的平台,他的宗旨就是先舍后得,这是企业家一起在相互帮助的,而且无私相互帮助对方的平台,也就是说你加入了这个价值观的圈层的话,他可能现在不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但是他将来能够帮助你上一个台阶,如果是你们要建立这个秩序的时候,先在这个圈层里面先要留一份心,多花点时间,我们在工作事业上花时间,家庭朋友也花时间,那是不是在这个圈层里面要花点时间?

然后第二个圈层就是你的这个无利益关系的师友,再接下来就是家庭、朋友、工作、事业,那这四个呢这是我自己根据我的经验,跟大家总结的几点。

简单介绍完这些,我们就进入实操,对我们前面说到的这些,我们进行梳理,这个就是实操了。大家还是按照之前的笨办法,拿一张大纸,然后你慢慢地练。先从第一个练起,就是工作事业,你的秩序,这个秩序就是你的重点在哪个地方?也就是你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应该放在那个地方,去建立你的东西,我们知道这个人是需要工作的,如果没有工作,你会发现人越闲,能力就越丧失。人都是这样子的,如果你在家过着退休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压力,很悠闲,其实从这个人来说,有的八九十岁的老人还可以骑自行车,打篮球的,他的身体还那么好,就是人离不开锻炼,我记得云南有一句俗话叫什么“人的力气就是像流水一样,越用越有”。就是云南的一句俗语。

我们人也是,尽管我们可以悠闲在家,出去工作有压力,但是其实我们不要厌恶这个压力,因为压力对我们人是有帮助的。它能够维持我们长期处于一个活动的状态,而不是闲置的状态,一个机器,你越闲置,它就会越坏。像房屋也是,你买那个房子不住,我们去海口看到好多房子不住,它就坏掉了。它就闲坏了,房子也是越住越好,车也是一样的,那人也是一样的,人是需要工作的,然后你是家庭主妇,你也需要工作,我们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类似于这种,可能没有那么淡定的心态,因为遇到很多事情,我们就会有情绪,有悲伤,还有突如其来的一些焦虑,但是呢,实际上正是你的智慧的第二个来源。甚至有时候是第一个来源,有人说诗人能写出好诗就是因为他受了磨难,先不说工作压力巨大,首先说我们每个人是需要工作的。所以呢,我们要把这个秩序建立好,不是说我们每天工作的时候抱着一个很苦的心态,你要知道这是我必须要做的,而且这个工作对我是有益的,如果是这个压力来,也是对我有益,就像我们陈广银说的,“有问题出现的时候,正好是你使用能力的时候”。你如果是有这么一个断定,这么一个肯定的话,你的秩序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一旦身边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或者是看上次我们讲的自我秩序,建立的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你就知道了,这是一个迎接变化的时代。然后这里呢,我多讲一点,就是因为我们还要热爱工作,还要称职,这些都不讲。我多讲一点就是这个能力陷阱的问题。

什么叫能力陷阱呢?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觉得做这个吧,就是做得已经自动化了,觉得挺舒服的,所以会拒绝去变化,这个是21世纪,它真的会淘汰这种拒绝变化的。这就是一个能力上面,它有一个陷阱就是你觉得顺手的时候,做得很自动化的时候你要有一个警惕了,这个后面有一些危机。还有,比如,我们埋头做事,如果我们做工作,只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不去抬头看路,我们以为这份工作可以长久的一直存续下去。真的是对不起,实际上没有这种可能性了,可能不是被人淘汰,可能被机器淘汰,所以他真的不能够说,只关心你把自己手头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比方说我是银行的柜台,把柜台的事情做好了,我就回家了,也没有想到再去提升自己,那这就是你的能力,有一个陷阱就慢慢地在舒适区里面了。而这个东西你要开拓出来的,就是你不仅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