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947293563234773&wfr=spider&for=pc赵元奎老师《青海方言说“吃”》一文经平台发表,受到大家的欢迎。互助籍作家王月邦老师给相玉发来他研究青海方言的作品——《青海人会说不会写的字》,例举了青海方言中常见的72个字的读音和用字。一起来学习吧!——相玉青海人会说不会写的字文\王月邦青海话别具一格,东西南北味杂陈。这种历尽沧桑而保留下来的地方语言,在我们彼此的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平日里朗朗上口的青海话,一旦写在纸上,有时却连我们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会说不一定会写啊,看看下面这些字,你会相信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吗?1、冎(guǎ),被尖锐的东西划破。湘、渝、川等地方言,青海话中亦常用。如:我的手被钉子冎了一道口子;黑刺把我的衣服冎破了。2、擆(zhuó),字意有击打的意思。如:他不听话,我把他擆给了一顿。、毵(sān),毛发、枝条等垂拂和纷披散乱的样子。唐?孟浩然:澄波淡淡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如:你家油炸的馓子毵呀;这些羊毛加工后毵的很哪。4、搲(wā),同“舀”。《类篇》:吴俗谓手爬物曰搲。如:用碗在面柜里往外搲面;饭在锅里,你搲上了吃。5、繑(qiāo),一种手工缝纫方法,把布料的边向里卷,然后缝合,外面看不见针脚。青海人常用,如:你的衣服破了一道口子,我把它繑给了。6、縻(mí),捆住、拴住、束缚。汉?应劭《汉宫仪》:马曰羁,牛曰縻。青海话中通指家畜。如:你把牲口縻在草滩上,不然它就跑远了。7、弥(mí),意为弥漫、弥封、弥合、充满、填满,亦有不通畅的意思。如:家里的下水管弥住了,阿们办里?8、?(tóu)挖开,用刀剜,捅开之意。如:家里的下水管弥住了,找个工具把它?开。9、?(gāng),挤,碰撞。青海话中读作hang,为谐音。如:他用肩膀把我?了一下。10、搌(zhǎn),移动、腾挪的意思,方言中用,如:你把东西往那边搌一下,留出点地方。又:意即擦拭桌上的水或灰尘,如:你用抹布把桌子搌给个。11、褪(tùn),褪落、卸脱、后退、抽身的意思。宋?辛弃疾: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如:遇到不好办的事情你就往后褪;你把这颗螺丝从螺杆上褪下来。12、詀(zhān),多言、戏谑、开玩笑。如:大家聚在一起詀天荒;这个人满嘴胡詀。1、滗(bì),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将液体从中倒出来。如:你把草药熬好了滗在碗里。14、苫(shàn),盖起来。如:要下雨了,用塑料布把柴禾苫下。15、齉(nàng),鼻子不通气,阻塞。青海话中引申为不通事理或智力底下。如骂人的话:这个齉头,干啥啥干不来。16、懵(měng),迷糊,无知,愚鲁迟钝。如:这个人懵啊,啥都不知道。17、攮(nǎng),用尖刀刺。如:那两人打仗,甲把乙攮给了一刀子。18、繎(rán),丝线纠结难以梳理的样子。可能是南方来的古移民,以此比喻一个人做事散漫,或有意纠缠。如:这个人不讲理,把我繎死了。19、儃(tǎn),常与僈(màn)结合使用,从容、悠闲、怠惰的意思。吴语中责人懈怠曰儃僈,《庄子?田子方》:儃儃然不趋;汉?贾谊《新书》:我儃僈而弗省耳。如:你看这个人,走路僈儃儃儿的,真叫人着急。20、呲(cī),斥责、申斥、批评,有时也含有讽刺和挖苦的意味。《庄子?列御寇》:呲其所不为者也。如:他把事情没办好,叫班长呲(批评)给了一顿;听你话里的意思,好像呲(讽刺)人着呗。21、剶(chuán),修剪,切断枝条。每年春天,青海农村剶树枝、备树苗,谐音读作shan树。如:你把那棵树上的枝杈剶掉,不然树长不成材料。22、袎(yào),袜筒。青海民间称“袜袎”。如:你这袜袎子长啊,快到膝盖上了。2、斿(yóu),古同游,邀游,从容地走。如:他斿上一帮人走了。24、抓(zhuā),上海、四川、山东方言中为“做啥”、“干什么”的意思。青海人问话时,将抓(zhuā)读作zua,常说“抓着俩”。如:你今天抓着,没事我们一块浪走。25、攒(cuán),多人聚集在一起。如:现在农闲了,人们三五成群的攒开堆堆了。26、绺(liǔ),理顺,整齐。青海话中应理解为多人排成一行。如青海“花儿”中有:拔草的阿姐们一绺儿。27、滉(huàng)水,形容水深而广、弥漫的样子。青海话中一般指下雨后的洪水。如:刚下了一阵猛雨,滉水紧接着就下来了。28、日攮(nǎng),河南方言,语出“日攮一鸡”典故,粗话指吃饭。如:这个人干活不出力,开饭了却日攮个没完。29、喧(xuān)版(bǎn),喧:大声说话状。版:此处应理解为户籍或籍贯。《周礼?天官?宫伯》: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古时青海人来自四面八方,见面套近乎拉家常,首先要问起从哪儿来在哪儿落户。现在多指两人以上说些无关紧要的话。0、僈(màn)讪(shàn),轻视、怠惰、搭讪、敷衍。如:他僈讪你的,你还当成真的了。1、纣(zhòu)势,一般指不明事理、性情固执难以沟通的人。如:这个纣势,给他说了也是白说。2、纣(zhòu)棍,给牲口套车时横在尾巴下的棍子。青海一些地方又称“臭棍”,可能是这棍子容易沾上粪便的缘故。、辕鞗(tiáo),辕: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鞗:马缰绳。青海话里将马车的前辕部分都称作辕鞗。4、褚(zhǔ)袄,褚:用丝棉装衣服。袄(ǎo)谐音yao。将棉花或羊毛装进裁好的布料里面,制成棉袄以作御寒之用,称为褚袄。如:冬天快到了,妈妈给我装给了个褚袄。5、抓制:抓着、制约,束缚、羁绊、刁难。如:这个人老跟我过不去,简直抓制死了。6、不受硬(yìng),难以承受生硬的食物或坚硬的床铺,比喻身体欠佳、不舒服,大多指生病。如:今天我身体不受硬,想休息一天。7、齁[hōu],齁声,鼻息声,青海人曰拉齁;方言,多用于吴地,生气、生闷气,如:这个人惹不成,一惹他就齁了;齁病:哮喘病,如:他齁得气都上不来了。8、悻[xìng],恼怒、怨恨愤怒的样子。《孟子?公孙丑下》: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如:批评了他一顿,他就悻下了。9、鞣[róu],鞣制、鞣皮子。东汉·许慎《说文》:鞣,耎[ruǎn]也。这里专指鞣制皮革。青海民间以前缝制皮袄,事前先要鞣羊皮。不能与“揉”混同。如:我把这些皮子鞣软,给你缝个坎肩。40、鬏[jiū],脑后头发盘成的髻。《金瓶梅》:戴着银丝鬏髻;冲天鬏,青海民间叫抓鬏,指小孩头顶上扎起的一个或两个小辫子。41、墁[màn],用抹子涂饰墙壁。本义是在竹木墙架上涂抹泥巴,使之成为土墙。以前青海农村多用此方法在土胚墙或夯墙上墁草泥,俗称上泥。如:圬墁屋宇,即用抹子抹墙。42、箅[bì],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物。“竹”与“畀”联起来表示竹制蒸架,意为把食材放在支架上蒸熟。如:把箅子架在锅里,我们蒸些包子吃。4、馃[guǒ],一种油炸的面食,青海人称“馃儿”,年节时做,旧式点心。如周立波·《暴风骤雨》:手提一蓝香油馃子,在街上叫卖。44、佗[tuó],雍容自得貌。《诗?鄘风》:委委佗佗。《疏》:委委行之美,佗佗长之美,形容人才出众。如:这个人佗啊,干啥事情都很出色。45、喍[chái],狗露出牙齿欲咬状,借指某人凶恶的样子。如骂人的话:你疯狗一样跳起来,喍哩吗?46、旋[xuàn],临时、一边……一边的意思,如:旋走旋看;旋做旋吃。又,旋绕、旋磨之意。如:你在周围老旋磨啥哩,烦死了。47、翾[xuān],低空飞翔。《楚辞》:翾飞兮翠曾。如:那只蝴蝶总在头顶翾来翾去。48、譞[xuān],多言、多嘴多舌。《说文》:譞譞慧也。如:本来我们说过的私下话,谁知他又譞给了别人。49、揎[xuān],用手推。如:他猛地一下把大门揎开了;我把他一把揎倒了。不与“掀”雷同,“掀”是从下往上撩,对象往往是比较柔软的东西,如:他一把掀开了门帘。50、谠[dǎng],正直、敢于直言,或正直无私的言辞。《汉书?叙传上》: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如青海人劝架:我谠不服的,给你们做个中间人。51、绱[shàng],将鞋帮与鞋底缝合;同“鞝”,绱鞋。如:她的针线活快要做完了,现在正在绱鞋。52、劙[lí],割、劙面。《荀子》: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如:不小心菜刀在手上劙了一道口子。5、颈[gěng],脖子,青海话叫脖颈。如:我就想把你一脖颈,意即我欲用手臂在你脖颈上击打一下。一脖颈?用脖颈怎么打人?老祖先的独创,代指打人的动作。54、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发呆状:苶呆呆的。陕西农村也有使用。《庄子?齐物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如:你看那个人在一边苶呆呆的,不合群。55、虹[jiàng],同虹[hóng],自然现象,雨后天空中出现的七种颜色的圆弧。青海民间谐音称为gang。如:传说用手指虹不吉利,手上会出?子。56、搛:[jiān],用筷子夹菜。《红楼梦》: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如:我们搛花生米比赛,看谁搛得快。57、耨[nòu],同“鎒”,锄草的农具,也称“耨儿”,前面呈“v”形,用长木柄固定,在田间或菜畦锄草、松土用,现青海农村已不多见。58、倨[jù],倨傲、傲慢、高傲自大。《说文》:倨,不逊也。如:刚刚有了点成绩,他就倨上了。59、摩[mā],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移动,摩挲。如:腿抽筋了,我用手摩了半天,疼痛终于减轻了。60、髡[kūn],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髡首:剃头,有时也指和尚。《说文》:髡,剃发也。如青海人骂光头或头发稀疏的人:你这个髡头!61、赌弊[bì],弊:害处、作弊、败、疲困,有意把事情搞坏。弊通“蔽”,博箸、赌博用具。《墨子?号令》:无敢有乐器,弊棋军中。如:你这样对彩票着迷,拿钱打赌弊着吗?62、背篼[dōu],用藤条或柳条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系一根或两根背带,干活时背在身后。如:你用背篼把这些菜背到家里。6、团弄[tuánnòng],摆布、蒙蔽、笼络。无名氏《寿阳曲》:娇滴滴可人风韵种,也消得俺惜花人团弄。如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章工作员倒是个好人,可惜没经过事,一来就叫人家团弄住了。64、烘[hōng]锅,烘:烘烤、烘焙。《尔雅?释言》:烘,燎也。青海人用生铁铸成的锅烘烤制作的面食,应叫“烘锅”。有些地方误写作“焜”,而“焜”是明亮的意思,与烘烤面点毫不沾边。65、漏笊[zhào],厨房常用工具,用竹篾、柳条、铁丝等编成的一种勺形器物,能将水滗出,可以在汤水里捞食物。66、饭罢[fànbà],代指时辰,应是早饭过后的那段时间,一般在上午9-10点左右,中午叫晌午,中午饭过后的那段时间,叫后晌。67、?[tuō]笼,?:糕饼。制作糕饼的蒸笼。如:把?笼准备好,我们蒸一桩馍馍。一桩几笼?很少有一,多也不过五、六。68、捞[lāo]住,捕捉、抓住。如:这个坏蛋要逃跑,快把他捞住别放。69、搳[huá]拳,猜拳。如《红楼梦》:我们都不会,不如搳拳吧。后同“划拳”,指的都是乘兴喝酒。70、鼻桊[juàn],牛鼻桊儿,穿在牛鼻子上的小铁环或小木圈。一般会误写作“圈”。如:这头牛不听话,给它上个牛鼻桊儿。71、厊厏[yǎzhǎ],也作厏厊,不相和。指话不投机,难以沟通。青海话中叫作厊cha。如:这个人厊厏的很,跟他讲不通道理;对蛮不讲理的人,就说:这是个厊厊人。72、冒火[màohuǒ],冒火就是冒火,冒着火焰跳过去。正月十五节点,放把火驱邪。也有人认为是“茅火”,只用茅草吗?窃以为不妥。说文解字到此结束。前三十六,后三十六,七十二个字词,上至《诗经》,下至《说文》。青海话别出心裁之处,不一而足。头痛了吧?那可怪不得我,谁叫你是青海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简介王月邦,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等一百余万字。长篇纪实小说《曾国佐将军》获青海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现供职于互助县人民法院。
大通相玉推荐阅读
1.青海方言说“吃”(赵元奎)
2.回忆我家骡子(刘金梅)
.金庸小说的青海两三派(张旻)
4.立房、撒粮蛋儿、立门……老青海人的记忆
5.青海大通人怎么“行营干”(赵元奎)
6.青海汉族孩子出生前后的礼俗!(赵元奎)
7.青海人家传统婚礼中的“禳床歌”
8.青海丫头的端午记忆(相玉)
9.青海大通祁喜春剪纸作品(相玉)
10.写给已经或正在消失的农具(林成君)
雅俗共赏,青海人身边的文艺,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