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儒学基本常识第二章先秦儒学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本章记述了儒学在先秦即开创时期的主要发展历程,对儒学的起源以及这一时期儒家的发展分化和儒学大家进行了概述

(一)儒学起源

“儒”的起源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但是儒学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则是在春秋时期由孔子完成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最主要的特征是仁为体而礼为用,仁为本而礼为末,仁与礼互为表里构成了整个学说的思想核心。

(二)先秦时期儒学发展

孔子一生长期传道受业,开创私学,留下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美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孔门“四科十哲”

四科是指孔子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个方面来品评弟子,分别为:

德行科:子渊、子骞。伯牛、仲弓;

政事科:子有、子路

言语科:子我、子贡

文学科:子游、子夏

以上十人合成孔门十哲。

由于孔子生前言论思想及著述繁多,其思想学说体系范围广泛,加之其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记述及理解不一,因此孔子去世后,儒分八派(始见《韩非子·显学》):

1.子张之儒:子张名颛孙师,字子张,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他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以办事勇武著称,同时是孔门弟子中忠信的楷模。《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之儒的文献,位列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在生活上不拘于小节,不讲求外表礼仪,随和从俗。在伦理道德方面,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提倡“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理想人格。荀子严厉批评子张之儒为“贱儒”,却未说明其缘由。2.子思之儒: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子思受业于孔子门生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于子思,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指出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门人门下,所以后人把子思之学和孟氏之学合称思孟学派,子思之儒在孔孟儒学传承中居于重要地位。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人认为《小戴礼记》中的《中庸》即为子思所作。《中庸》篇幅不长,却反映了子思“致中和”的一整套理论,以“天人合一”为前提,通过倡导“尊德性”和“道问学”,极力把人与外在社会的矛盾通过“反求诸己”,转移为自身的“内省”和“慎独”,为儒家的伦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其更完备、系统和富有哲理性。同时子思之儒以“中庸”为理论基石,把儒家道德范畴的“诚”提高到了世界本源的地位,这一理论对宋明理学中的“心性”之学影响深远。

3.孟氏之儒:以战国中期的孟子为代表,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实施“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成为了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讲道: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同时指出孟子的《五行说》正是对子思“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颜氏之儒:以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弟子颜回为代表。由于其早殇,这一学派未有典籍存世。后世认为颜回独得孔学真传,自然以颜氏之儒为孔子学说的真正继承者。孔门后进弟子中最长寿者曾参在同门诸友中独尊颜回,在颜回死后,代为教育颜氏弟子,其受颜氏之儒的影响,在道德修养上注重内省与力行。据《论语·述而》推知,颜回及其学派素以德行著称,最主要的特点是:安贫乐道,能够践行孔子的仁德思想。这种道德精神后世成为宋明理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

5.漆雕氏之儒:以孔子弟子漆雕开为代表,漆雕开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他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提出人性有善有恶,遂提出“天理”、“人欲”等观念,形成了人性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现已佚失。从《史记》有关漆雕氏的记载中,可以观其大概。韩非子称:“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藏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据此可看出,漆雕开属孔门弟子中任侠一派,好勇武。宓子贱、世硕,公孙尼子都是这一派的主要成员。此外《孟子公孙丑上》中称善于“养勇”的北宫黝,也属于漆雕氏一派。《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漆雕子》、《宓子》《世子》《公孙尼子》,说明漆雕氏之儒学术成果丰硕。

6.孙氏之儒:以战国晚期荀子为代表。荀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的又一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批判性地总结了在他之前各派学说。政治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提倡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哲学观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唯物论;人性上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同时强调后天学习重要性的教育论。

孙氏之儒中除了传承荀子儒学精要的弟子之外,最有名的是韩非和李斯,但是二人已经突破了儒家学派的学术范畴,成为法家创世的代表人物。

7.仲良氏之儒:该学派现已不能考证。据郭沫若研究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是《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讲的陈良一派。陈良有陈相、陈辛等弟子,后来陈良一派因慕农家许行的学说,受到孟子的严厉斥责。又据陈奇猷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是《礼记·檀弓上》所记载的仲梁子一派,东汉郑玄在《礼记》注释中说其为鲁人。同时《毛诗传》中引有仲梁子语,而《毛诗》出自子夏之学,所以这一派可能兼有曾参、子夏两家之学。

8.乐正氏之儒:该学派现亦不可考。根据郭沫若研究推测,“乐正氏之儒”可能是孟子弟子乐正克所创,因此当属“孟氏之儒”。又据陈奇猷于校注《韩非子集释·显学》中提到,“乐正氏之儒”或为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因此当传曾子之学。

(三)先秦时期儒学名家

1.孔子(前-前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邑(今山东曲卓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誉为“千古圣人”。《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问答,是研究孔子儒学的重要资料。孔子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弟子最为优秀。孔子曾带领众弟子周游诸国,传播儒家文化,历经十四年而终不见用,以致心灰意冷,晚年专心致力于文献典籍的整理,修订有《诗》、《书》、《礼》、《乐》,为《周易》作序、后又作《春秋》。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以“克己复礼为仁”的态度维护周礼;提出“正名”主张,认为君、臣、父、子,都“名”副其实;学习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上,首倡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以“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追求“学而不厌,海人不倦”的目标,同时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自汉朝以后,孔子的儒学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其影响相当深远。

2.颜子:(前-前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颜子为人谦逊好学,以德行著称,后世尊其为“复圣”。颜回早年陋巷简居,后随师周游,不幸早殇,终生从未做官,亦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言行片段收集在《论语》等书中,思想与孔子基本一致,重于立德,讲求天人合一。他自汉代起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年)追封“兖公”,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年)加封“兖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年)加封“充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有“复圣庙”。

3.曾子:(前-前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今山东嘉样县)人,曾参自小随父曾点听孔子讲学,十六岁正式拜孔子为师,并随孔子周游列国。他勤奋刻苦,长于内省,重视仁德,提倡忠恕,深得孔子儒学精髓。其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学经典,后世尊其为“宗圣”。

曾参的孝道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所著《孝经》被后世列入“十三经”,流传至今。子思后传孟子,成为影响甚大的思孟学派,对继承及弘扬孔子思想起到了主干作用。孔子嫡孙孔汲(子思子)师从曾参,后子思又传授孟子。因此,曾参是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在对孔子的儒学思想加以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和建树。他修齐治平的人生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已成为中国社会伦理观念的基础。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邮侯”(一作瑕丘侯),元至顺元年,加封为“邸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

4.端木赐(前-前年),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深得孔子器重,被称为“瑚琏之器”。子贡以言语著名,能言善辩,长于外交,曾任鲁、卫之相。齐国宰相田常征伐鲁国,他奉命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使齐国不战自乱。鲁国得以保存,同时使盟国晋国和南方越国强大起来,一举而动五国之政。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子贡毅然出使楚国,说服楚王引来救兵,终解陈蔡之围。子贡还擅长理财,经商有道,以致家累千金,成为孔子最富的弟子。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朝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5.仲由(前-前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人,以政事见称。性格直爽率真,勇力过人,讲信重义,深具豪侠之气。曾多次冲撞孔子,孔子却容而爱之。自从子路随侍孔子后,无人敢怠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作为贴身护卫,屡次救孔子于危难。孔子由衷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后子路为卫国蒲邑大夫,治理蒲地三年,勤政而爱民,孔子路过蒲地,三称其善。卫国发生政变,众人都弃主而逃,唯独子路仗义而返,后因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死前仍慷慨而言:“君子死,冠不免。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孔子闻讯痛哭,为之不吃肉糜。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6.卜商(前-约前年),字子夏,春秋末年卫国人。他以文学著名,曾与孔子论《诗》,阐述精微。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等人恪守正统儒学之道,而是独具创新精神和异端思想。他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为官取信于民。孔门弟子之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为最多。相传《论语》、《春秋》、《仪礼》等儒家典籍多为子夏所作。孔子死后,子夏前往魏国,在西河行教,治学十分严谨,敢于质疑经史谬误。曾听人言史志日:“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是‘己亥’的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从此天下闻名,很多学人慕名而来,其门下人才辈出,如李悝、吴起、商鞅等都曾受业与子夏,而荀子、李斯、韩非等也都是他隔代相传的弟子。西河学派不仅传授儒家经典“大艺、也传授法家思想。魏文侯曾以师礼事之,乃许咨以国政。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魏侯”,宋大中样符二年加封“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晋封“魏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卜子”。

7.言偃(前-前43年),字子游,春秋时期吴国常熟人,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言偃以音乐文学著名。他曾任职鲁国武城宰,传播孔子学说,用礼乐教化百姓,以致境内到处有弦歌之音,曾为孔称赞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故言偃又被誉为“南方夫子”。唐开元二十七年,被封为“号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被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被封为“吴公”,元代大德年间,被封为“吴国公”,明嘉靖年间,被封为“先贤言子”,清代承袭明代的封号。

8.闵损(前-前年),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他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尤其以孝行超群而闻名于世。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只要讲话就十分中肯,遂得孔子嘉许:“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闵损守身自爱,是孔子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做官的人,有所谓“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极高。季氏大夫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婉言推辞,并言如若再来强邀,我即去鲁上汶。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费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封为“琅琊公”,不久,又改为“费公”。

9.冉耕(前-?),字伯牛,春秋末期鲁国东原人。他以德行著名,与颜回、闵损并称于世。为人品行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在七十二贤人中排为第三名。他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化,为人所敬。孔子对冉子器重有加,鲁定公十年(前年),孔子由中都宰晋升为司空,冉耕则继孔子任中都宰,广施仁政,政绩卓然,所辖之地,可谓是“路无拾遗,器不雕伪”,后因患不治之症而早逝,病危之时,孔子亲自探望,并握着他的手而叹息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其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为“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冉子”。

10.冉雍(前-前年),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人。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他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时人称其为三冉。冉雍曾为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以德化民”。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称誉,认为冉雍有帝王之才,这是对弟子赞誉之中的至高评价。孔子临终时还在众弟子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

后世对冉雍的评价很高。如荀子在《儒效》篇中,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孔子死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他与闵子等人,合著《论语》一百二十篇,又独著《敬简集》六篇。唐开元二十七年追赠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年)改封“下邳公”,后改封“薛公”。

11.宰予(前-前年),字子我,又称宰我,春秋末期鲁国人。他长于辞令,以言语著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曾因昼寝而被孔子斥之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於予与何

诛!”然而宰予深思好问,有独到见解,敢犯颜强辩,曾对孔子“三年之丧”的看法提出质疑,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虽然孔子对宰予的刁钻不敬态度非常不满,但仍将其列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同时位居言语科之首席,声名甚至在子贡之上。宰予亦对老师敬佩不已:“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唐玄宗开元七年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临公”,后改称“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宰子”。

12.冉求(前2-年),字子有,春秋末期国人,他为人多才艺,以政事见称,兼善于理财。他不重视道德修行,从未发表过有关仁、义、礼、孝等有关儒家道德的看法,也未向孔子请教过类似问题。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鲁国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力劝其赴任,并言:“鲁人招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公元前年,时任鲁国季康子宰

辅的冉求在齐军兵临城下之时,英勇赴敌,以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同时说服季氏迎回流亡在外十四年的孔子,可见其尊师之道;随后在帮助季氏改革田赋制度时,聚敛了大量财

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晋封为“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

13.颛孙师(前年-?),字子张,春秋末年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他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为人勇武,性情豁达,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同时善于交际,主张“尊贤容众”,被后人誉为“古之善交者”,在忠信思想上受孔子影响极深,兼有勇武忠信,后人称其有“亚圣之德”。他一生未尝从政,以传教为业。孔子死后,颛孙师独立门户,招收弟子,传播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进封“陈国公”,后又改称“陈公”,明嘉靖九年又追封为“先贤颛孙子”。

14.澹台灭明(前年-?),字子羽,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他为人轻利重义,言偃为武城宰时,经其引荐,澹台灭明得见于孔子,但因孔子嫌其相貌丑陋,而不愿教授。澹台灭明受冷遇后,毅然离开,发愤图强自新,恪守道德修行。他南行江淮地区,结庐讲学,仍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儒家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育学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上古之书,兼习“六艺”。因其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从学弟子达三百多人,享誉大江南北,贤名扬于诸侯。孔子听说之后叹气道:“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深为惋惜。唐开元二十七年,被追封“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金乡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澹台子”。

15.公冶长(前-前年),字子长,春秋末期齐国人。孔子的女婿,以德才兼备著称。自幼虽家贫却勤俭好学,博通书礼又宽容大度,深为孔子赏识,曰:“长可妻也。”遂将自己女儿嫁于子长。相传公冶长能够通晓鸟语,却因此而无辜获罪,身陷图圄。孔子叹息道:“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于是依然将女儿许给他作妻。鲁国国君听说其贤能,多次邀他任职大夫,公冶长都没有答应,终生治学不仕。后继承孔子遗志,自立门户,教书育人,成为一代儒学文士。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莒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为“高密侯”,南宋咸淳三年改封为“高密侯”,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改封为“先贤公冶子”。

16.原宪(前年-?)、字子思,春秋末期宋国人他以清净守节,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著称,以谦谨自修来培养自己的仁德。孔子为鲁国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管事,孔子给他九百斛律禄,他推辞不掉后施于穷人。孔子死后,他遵照孔子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守死善道,危邦不居,乱邦不入”的教导,不求仕途,不办教育,隐居卫国草葬之中,与世隔绝,终日过着清苦生活。子贡出任卫相,结驷连骑,往拜原宪,他非但不仰慕,而且斥责其“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子贡惭愧不已。唐代吴筠据此写有《咏原宪子》“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祀孔子,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封为“任城侯”,咸淳三年以“任城侯”,从祀孔子。

17.曾点,生卒年月不详,字子皙,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他是宗圣曾参之父,为人豪放洒脱,有“鲁之狂士”之称。父子二人同拜孔子为师,但未从孔子周游列国。他一生酷爱弹琴唱歌,鲁国大夫季武子死后,曾点前往吊唁,“倚门而歌”,悼念死者。《论语·先进篇》载:仲由、曾点、冉求、公西华侍坐,孔子使诸弟子各言其志,曾点所答与众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藏也!”可见孔子对他的赞赏。同时因其“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严父形象也被后世称为“教子有方”的典型。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宿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封为“莱芜侯”;宋咸淳三年以“莱芜侯”从祀孔子;明英宗正统三年(年)进为公爵。

18.商瞿(前年-?),字子木,春秋末期鲁国人。商瞿以悟性与造诣极高著称,才能甚至胜过子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跟随孔子专学《易》,颇得真传,师成后又传给楚人子弘,从此《易》传于后世儒生,传八代而至汉川人杨向。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杨向以通《易》学而至中大夫,以《易》学闻名的还有即墨成、孟但、周霸、主父偃等儒仕。唐开元二十七年商瞿被封为“蒙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须昌侯”;宋咸淳三年(年)又封“须昌侯”,从祀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商子”。

19.高柴(前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春秋末期齐国人。由于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礼。其性格憨厚直爽,与子路是挚友。子路在季氏鲁国任职时,便举荐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周游列国时,随师至卫国,出任卫国狱吏。孔子去世后,升为“武城宰”,后又为孟孙氏的“成邑宰”,一生为官清廉,从不徇私枉法,有仁爱之心,深受民众的爱戴。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被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为“共城侯”;咸淳三年,以“共城侯”从祀孔子。

20.漆雕开(前年-?),字子开,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无罪受刑而致身残,后拜孔子为师,专习《尚书》,不慕仕途。在孔门中他以德行著称,兼具“勇者不惧”的美德,为人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此种任侠风气对后世墨家影响很深。其著有《漆雕子》十三篇,是以恭俭庄敬为本的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有善有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其独创的人性论。《韩非子·显学》将其列为儒家八派之一。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平舆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漆雕子”。

21.司马耕(?一前年)字子牛,春秋末期宋国人。他为人善于言谈而性格急躁,拜孔子为师后,以儒家学说反对犯上作乱。由于其兄长司马恒作乱于宋齐等地,他遂奔逃至吴国,后赵简子和陈成子都迎他回国,他都没有前往。孔子对他教导有加,司马耕向孔子问仁,孔子日:“仁者,其言也讱。”教导他说话要慎重,不能轻率。他感到忧惧的时候,孔子又教育他“不忧不惧是为君子”。家族败落后,司马耕颇有孤独之感,子夏遂以“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来安慰他。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楚丘侯”,政和六年(年)改封“睢阳侯”;咸淳三年以“睢阳侯”从祀孔子。

22.樊须(前年-?),字子迟,亦称樊迟,春秋末期鲁国人。他自幼勇武过人,善于谋略,二十多岁就任职于季氏鲁国。鲁哀公十一年,齐军征伐鲁国,樊迟被选为车右助同门师兄冉求率季氏左军迎敌,冉求采纳其带头冲杀的建议后,鲁军大获全胜。樊迟拜师孔子后,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论语》中载他四次问“仁”,两次问“知”,一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次问“稼、圃”,可见其兴趣相当广泛。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益都侯”;咸淳三年以“益都侯”从祀孔子。

23.有若(前年-?),字子有,春秋末期鲁国人,尊称有子。因其长相似孔子,孔子死后,门人为解苦思恩师之苦,一度将他作为孔子,以师礼事之。他博学强识,崇奉古道,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在政事上,他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寓富于民。宓子贱为单父宰,日夜操劳,事必躬亲。他向宓子贱进言,要以“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的办法来治理社会。他尊奉孔子,认为孔子是出类拔萃的天下第一圣人,认真钻研孔子儒家思想,认为孝悌是人修养的根本,也是“仁”之本。其孝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设“孝悌力田”、“举孝廉”时,多以他的话为依据,他还主张减轻剥削、寓富于民的思想,成为后世贤臣规劝帝王的名言。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汴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平阴侯”;度宗咸淳三年以“平阴侯”从祀孔子。

24.公西赤(前年-?),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期鲁国人。他出身于富贵家庭,为人谦恭有礼,以孝敬父母著称于世。他长于祭祀之仪,宾客之礼,在谈到个人志趣时,他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深受孔子嘉许,曾被孔子作为使者派往齐国。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封为“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钜野侯”;咸淳三年以“钜野侯”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

25.巫马施(前年-?),字子期,亦称巫马期,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曾为单父宰,勤于职守,日夜操劳,后单父大治。他忠于儒家学说,实践儒家的义利观,不贪富贵。子路有一次问他,如果放弃从孔子学习的学问,便可以非常富贵,你做不做?他认为子路这话是污辱了自己,于是坚定表示志

士仁人绝不做见利忘义的事。他为人细心谨慎,孔子有一次犯错后,巫马施代为传话指出问题,孔子对巫马施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在夸奖他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到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东阿侯”从祀孔子。

26.子思(前-前年)姓孔,名,字子思,孔子嫡孙,战国初期鲁国人,相传受教于曾子。子思思想的核心是“诚”,是孔子“仁”“中庸”和曾子“孝”思想的综合、子思认为世界的根本是“诚”,提出“诚者物之始终”,“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不诚无物”,认为人通过修身达到“至诚”,便可与天地相通,进一步天命和人道相结合,是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源头。他还认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样,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呼四体”,也是汉代谶纬神学的滥觞。子思的民主观经过其弟子子的阐述,发展为“民贵君轻”的思想。把孔子的中庸思想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发展为“致中和”的世界观,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启孟子心性之论,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世把子思、孟子师徒学说合为一派,称思孟学派。相传子思曾作《中庸》《表记》《坊记》等儒家经典,后统一收入《礼记》。宋徽宗崇宁元年(年)封为“沂水侯”;金章宗承安三年(年)升为“国侯”;宋度宗咸淳三年(年)封“沂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年)加封为“沂国述圣公”;明世宗嘉靖九年(年)改称“述圣子”后世尊称其为“述圣”。

27.孟子(前一前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曾受业于子思门人门下,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孟子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宋神宗宁七年(年),被封为邹国公,并配食孔子,命“自国子及天下学庙,皆邻公像,冠服同光回公”;咸淳二年(年)配享孔子居正位之东西面向北上;元文宗至顺元年(年加封邹国亚圣公;明世宗嘉清九年(年)改称亚圣孟子;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年)以四配之一、塑像大成殿内。其著作有《孟子》七篇。

28.荀子(约公元前一前年)名况,字卿,为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同时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同,所以又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其为“卿”。他曾三次出任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著名的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出性恶论,奉孔子为圣人,反对思孟学派的学说;同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带有朴素的唯物观。荀子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首倡者。他认为,“礼”是封建统治的准绳,君王掌握了“礼”,就获得了至上权威。《荀子·王制》说:“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即符合统治标准的就是善,则应以礼相待,否则就是不善,应用刑罚来处置。这种法家思想也让他的后世弟子韩非、李斯等发扬光大,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本章对原书内容及结构虽有整理,但对儒家名家的事迹改动极小,主要原因一是人物过多,二是我感觉作者概括的足够简练且全面,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进行阅读,后续内容中我会尽量进行压缩。下一章将进入到秦汉儒学时期,这一时期儒学最大的发展就是取得统治思想的地位,其具体发展的变化过程,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