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烹饪时经过油的调和不仅会保持食物新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以缩短食物烹饪的时间,改善食物的色泽。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古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用不同的鸟兽来制取动物油,进行烹饪。
在当今也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是油脂,体型较大,尾部呈扇形,脚特别小,身上有许多白色斑点。
它肥胖圆润的体型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个肉球在行走,它曾经是印第安人“专有”的油脂,甚至被称作是“行走的油包”,它就是鸮形目,油鸱科的油鸱鸟。
吃素还会胖
作为曾经印第安人长期油脂的重要来源,鸱鸟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它浑身充满了丰富的油脂呢?
通过阅览相关资料发现:油鸱并不是食肉动物,而是一种素食动物,它们的食谱大多都是果子一类的食物。
按照常理来看,鸟类为了能够飞起来,一般体型较小,但是油鸱的体型却非常的大,这是因为油鸱鸟虽然会在夜间长时间的飞行,但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寻找食物,在经过在一晚上的觅食后,它们就会直接到它们的洞穴内休息一整个白天。
此外,由于它们没有天敌,所以并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运动来使自己逃避天敌的追捕,这也就使它们大大缺少了运动,更进一步导致了脂肪的堆积。
而油鸱鸟吃的果子含有大量的脂肪也是它们肥胖的重要原因,鸱鸟经常吃的三大类水果有:樟科、棕榈科、橄榄科的果子。樟科植物牛油果就含有大量的脂肪,牛油果脂肪含量大约为15%,而大多数水果的脂肪含量基本上不会超过1%。
有些人说牛油果还有减肥的功效,那为什么鸱鸟反而增脂了呢?
油鸱鸟在寻找食物的过程当中,会大量的觅食牛油果,过多的食用使得鸱鸟体内牛油果热量的堆积,进而让鸱鸟身体发胖。此外,棕榈科的油棕果以及橄榄科橄榄等都是具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综上所述,油鸱鸟吃素食却胖的流油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运动的同时,觅食了大量含有油脂的果子,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这些脂肪全部积攒到了它的皮下,使它成为了一个用羽毛包裹的肉球。
被盯上的“油包”
印第安人发现在油鸱鸟成长的某个阶段,幼鸟不仅在体型方面是大于它的父母,而且它的油脂含量也高于成年的鸱鸟。
而油鸱幼鸟的共性则是没有杀伤力,不擅长飞行,因此也更便于了印第安人的捕捉。
而油鸱鸟所被炼出的油,没有特异味道和颜色,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油脂也不会变质,可以长时间的放置保存。
油鸱鸟所提炼出的油也不仅仅局限于用来烹饪食物,还可以用来充当现代的灯泡照明。这或许也成为了它们被用来炼制油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成年的油鸱鸟被提炼出的油就可以供一个小口之家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每年印第安人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捕捉鸱鸟炼油,在油鸱鸟洞穴口直接布置提炼工具,捕捉后进行现场提炼熬油。
甚至有时印第安人为了简便会将油鸱鸟的尸体绑在棍子的顶部充当燃油,点燃后直接用来照明。
不过捕捉油鸱鸟也并不是毫无难度的,捕捉油鸱有时需要到油鸱生活的洞穴中,油鸱除了有“行走的油包”外,还有一个可怕的别称叫做“恶魔”,因为它经常会发出一些高达分贝的叫声,按照正常人听力的标准来说,到分贝的声音是人们所无法忍受的。
这远远高于人听力的舒适范围,使人感到十分的刺耳,让人十分的难以忍受,在西班牙语中,鸱鸟的本意为“哭嚎者”,可以说是与它的特征很贴切了。
科学家格里芬和菲尔普斯曾对油鸱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油鸱是靠声音来判断食物和障碍物的位置,与蝙蝠躲避障碍物的原理相同,但是两者发出的声音频率则是两个极端。
因为蝙蝠的超声波人们是听不到的,而油鸱的声音却能被人耳听到,并且声音的分贝几乎都超过分贝,因此在有极大的可能会使捕捉者的耳朵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还会失聪。
不过尽管有着失聪的危险,印第安人也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鸱鸟洞穴内捕捉幼年油鸱鸟,提炼油脂以供生活所需。
不会“撞车”的油鸱
油鸱生活在暗淡无光的洞穴中,却能辨别其中的方向,这特殊的技能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于是在年时德国自然学家来到了这里进行探险。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油鸱在暗处飞行时会发出尖利的叫声,通过回声来判断同类以及障碍物的位置,达到不会“撞车”的效果,于是它又有了新的称号“带着雷达的鸟”。
油鸱鸟的这种回声定位的发现也体现了它在科研方面了的有着很大的科研价值,使它引起了人们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