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何为“行”?甲骨文中的解释是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说文解字》中则这样描述:“行,人之步趋也。”由此,我们便对出行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的出行,就是怀着某种目的由出发地到达目的地的行为。
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你知道如何出行吗?”你多半会想,这恐怕是个傻子吧,问这么幼稚的问题,谁不知道如何出行啊。现在交通这么便利,治安也很好,想去哪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诚然,于今天而言,出行已经是一件极为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在汉代,出行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问题。由于汉朝时期占卜神学盛行的时代特点与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加之人们内心对外面未知世界所充满的恐惧,“出行”也就成了汉代人心中难以言说的“麻烦事”。
接下来,请随着笔者的步伐一起走进汉代那段尘封的历史,探究出行习俗的诸多讲究与忌讳以及背后所隐含的社会内涵。
汉代人的出行类型及目的
作为继秦之后的我国古代封建大一统王朝,汉朝的疆域面积十分辽阔。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定都关中,因此汉朝时期便形成了以关中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也为汉代人的出行奠定了物质基础。汉代的出行类型多种多样,官方的出行包括帝王的巡游,官吏职务迁转出行等等;民间的出行则包括商贾的贸易出行、士子的游学出行、百姓的节庆出行等等。一言以蔽之,汉朝时期因为种种原因的出行绝对是非常频繁,出行不可避免。
汉代人出行之前的准备
汉朝时期的出行,一般都是长途的旅行,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加上自然条件的恶劣让出行变得格外艰难。因此,在出行之前,汉代人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祈求出行的顺利与平安。
1、出行之前通过占卜选择吉日,避开凶日
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周易·讼卦》
古人在出行之前占卜的传统由来已久,《周易》中便有充分详实的记载。西汉时期,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包含天人感应等神学观念的儒家思想在社会开始占据统治地位。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谶纬、符命、占卜思想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汉朝时期的方士将民间禁忌与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套复杂的吉凶预测理论来指导人们的日常出行。
汉朝时期,人们认为时日有吉凶,要做什么事情必须要选择一个吉日,如果违反了这套时日规则或者在错误的时日行事,则会带来厄运。退而求其次地讲,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真的无法确保在吉日出行,那至少也要避免在凶日出行,以防遭遇不幸。汉朝时期有许多不利于出行的凶日,汉代人也都尽量避免在这些日子出行。
2、出行之前必须要祭祀路神,以求一路平安
共工之子曰脩,好远游,足迹所至,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风俗通义·祀典》
在汉代人的认知里,所有的道路安全都是由路神或者道神掌管的,出行前必须好好拜祭一番,求个平安。这种祭祀路神的仪式就叫“祖道”,风俗通义中所讲的共工氏之子修便是古老的祖神之一。
祭祀路神的传统在汉代以前便已盛行,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战国时期刺秦王的主角荆轲了。在荆轲要准备出行去刺杀秦王时,我们来看看燕太子丹等人是怎么做的。《战国策·燕策》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这里所提到的“祖”就是指祭祀路神的“祖道”仪式。
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周礼·夏官》郑玄注
相较于先秦时期的祖道仪式,汉代祖道内容上更为丰富。那汉代的祖道仪式是什么样的呢?临出行前,一般都要用土搭建一座简易的祭坛,在祭坛上边覆盖上特定的菩刍棘柏等植物或者狗和羊等牲畜,祭祀祷告完毕之后让车轮压过这些植物或者牲畜,这样祖道仪式就基本算完成了。
3、祭祀完毕后,还要以美酒佳肴为即将出行的人饯行
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辆百两。--《汉书·疏广传》
《说文解字》中对饯行的定义是“饯,送去也,为远行之人送别”。祖道仪式完毕后,汉代人通常会摆下宴席,为远行之人送别,称之为“祖饯。”一方面是表达对远行人的不舍,另一方面也蕴含和寄托了对出行人路途顺利的美好期望。汉宣帝时期的太傅疏广准备告老还乡时,朝中的达官贵人以及疏广的弟子门生在都城门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饯行仪式,这里的供张就是指设宴饯行。东汉郑玄应诏前往袁绍帐下做官之前,亲朋好友前来送行,“饯之城东”,到场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暮”,郑玄饮酒余杯方才成行。
汉代人行途之中的风俗
确定好了良辰吉日,祭祀完了路神,吃饱喝足之后,终于踏上了行途。在出行的路上,汉代人也有非常多的讲究与忌讳。
由于汉代的出行多为远行,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所以在行途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汉朝时期,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极为匮乏,谶纬之说盛兴,再加上对陌生环境天然的恐惧感,很容易将路途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异化为鬼魅精怪之说。同时,山野之中猛兽横行,虎狼成群,也加剧了旅途的艰难险阻。
因此,在行途中的汉代人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驱邪避凶。这里就不得不提汉代出行时人手必备的道教入山镇符印--黄神越章印。
作为汉代道教法印,据说黄神越章印具有护身避邪之功效。相传,黄神为天帝或黄老君的使者,而越章则为南越阴世之鬼神。《太上正一咒鬼经》有如下记载:“左扶六甲,右扶六丁,前有黄神,后有越章,神师诛伐,不避豪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窥探出黄神越章印的强大。
古之人入山者,皆佩戴黄神越章之印……带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不但辟虎狼,若有山川社庙,血食恶神能作福祸者,以印封泥,断其道路,则不负能神矣。--《抱朴子·杂应》
汉代要远行的人都会佩戴这种黄神越章印,符印大概有4寸大小,上书余个文字,遇到猛虎野兽或者鬼魅之物挡路便将符印用泥土封起来进行驱离。
除了各种各样的道教符印,汉代人还会向神明祷告祈福来确保行途的安全。
东向呼:“敢告东君明星,口来敢到画地所者,席彼裂瓦,何人?”--《马王堆帛书》
在旅途过程中,如果需要在野外宿营休息,那就要面向东方,高声向东君明星祈福保佑平安,然后在住宿处四周画圈以示受到东君明星庇护。
黄神越章印和向东君明星祈祷到底有没有驱猛兽避鬼魅的功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穷山恶水的野外环境,这种风俗确实为处在危险环境中的行人提供了心理上的自我慰藉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汉代人到达目的地后的风俗
凡公私值远人初至,或设饮,或馈物,谓之洗尘。--《通俗编·仪节》
《通俗编》对接风洗尘的定义是当远方的客人到来后,通过设置宴席或者赠送礼物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之情。其实,在汉代,这样的习俗便已流传开来。汉朝时期,历尽千辛万苦,舟车劳顿后的行人终于平安到达了目的地。为了慰劳出行之人的艰辛,在目的地一般都会有行人的亲属或者朋友设宴为其迎接。这一风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一直采取这样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汉代出行风俗背后所反映的深层社会问题
1、艰难恶劣的出行环境和简陋失修的路况及交通工具是汉代出行风俗产生的客观原因
汉朝时期,北方地区多雨雪冰冻天气,南方地区则因气候湿热、植被茂密而充斥暑湿和瘴气。相较于北方的雨雪灾害,南方地区的瘴气对行人的危害更大。《三国志》中记载,苍梧和南海等南方地区,每年都得遭受瘴气的侵袭,瘴气飘来比雾都浓郁,连敏捷的鸟都飞不出去。此外,由于汉代很多地区还未得到有效开发,所以植被覆盖率较高,孕育了大量的虎狼蛇虫。
汉朝时期人们出行的道路都是土路,路况相对较差。即便是最好的驰道,路面也并不夯实,在承载性方面较差。平常的时候还可以凑合,一旦遇到雨雪天气,道路塌陷、泥泞不堪,难以通行。另外,在出行的交通工具方面,汉代人还是以舟车牛马等为主。由于舟车都是以木材为原料建造,时间一长难免损坏失修,给出行增添了极大的麻烦。
汉朝时期虽然初步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体系,但汉朝疆域广袤,山川河流、森林湖泊众多,其中多有蛇虫猛兽、迷雾瘴气,再加上频繁出现的恶劣天气和简陋的交通工具,汉代人的出行可谓是“举步维艰”。正因为出行环境恶劣,所以汉代人才会期望通过某些方式来确保出行的平安与顺利,这是出行风俗得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2、谶纬神学的发展及对先秦占卜祭祀思想的继承是汉代出行风俗产生的主观原因
先秦时期,占卜思想便已经产生。《左传·襄公十三年》记载: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详,详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当时已经有出行前先卜问吉凶的风俗,如果不是吉兆则要修养德行,然后重新占卜。此外,先秦时期对出行的祭祀也极为看重,祖道仪式必不可少。因此,汉代的出行风俗可以看做是对先秦时期风俗的继承。
自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崛起,由此演变出来的谶纬神学在社会上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盛行于汉代的重要社会思潮。所谓的谶纬之说,主要就是儒家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来与阴阳五行、占卜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预示出行吉凶的理论学说,对汉代出行风俗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结语:
汉代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落后的交通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出行不会一帆风顺,再加上谶纬神学之说的盛兴为出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透过汉代出行的种种风俗所展现出来的表象,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汉代社会内部更为深刻的涵义。汉代人的出行风俗,形式虽然复杂多样,但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其内在的实质都是源于交通出行条件的局限,是人们对出行不确定性与艰难困苦的担心,并且都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旅途平安、顺利的殷切期望。汉代许多出行习俗流传至今,为后世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于今天而言,仍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文由历史纵论原创,原创不易,欢迎收藏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