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何为大哉问孔子为什么高度评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是鲁国的学者,相传是位隐士,因与孔子谈论过“礼”而后世留名。林放问礼的本质是什么,让孔子很是激动和欣慰,称其为“大哉问!”

孔子说“大哉问!”的言下之意是,你这问题问得太有水平、太重要了。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礼坏乐崩的现实情况下,很少有人在乎礼了。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系,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说到底,孔子的目标还是复礼,让社会秩序恢复到周礼上来。

礼包括了礼制、礼仪、礼器等诸多方面,孔子在这里只是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方面回答了林放关于礼的本质的问题。当然了,林放和孔子关于礼的讨论应该更多更深入,《论语》只是记录了初谈的两句。

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和丧在这里是指不同场合的礼仪,理解成红白事也没什么问题。

孔子的话引用到现在的场景中,那就是喜事宁可办得简朴真诚一点,也不要铺张浪费;白事体现的是悲哀,而不是仪式的周到和隆重。

结婚典礼体现的一种仪式感,是让亲朋好友见证新人的结合,是让新人在大众面前对爱情做出庄严的承诺,从而终生践诺。可是,现在好多婚礼变了味,奢华和哗众取宠成了主基调。

明星一场婚礼动辄上亿元,作为公众人物,价值引导的方向何在?民间的婚礼已看不到真诚,闹婚却没有节制,低俗贯穿婚礼的始末。几千年前的孔子不愿看到的事,几千年后依然在发生。

亲人去世,本来是件非常悲伤的事,丧礼办得庄严肃穆、简洁得体是合乎常情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地方的丧礼上,不堪入目的演艺比比皆是。

作为老百姓来说,最有代表性、最具仪式感的礼仪,主要体现在红白事上。红事不一定专指结婚,泛指喜庆的事,白事相对于红事。这些事上,没有规范,大家只能用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词来形容,这家人没文化。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林放跟孔子讨论过“礼”,所以孔子对林放的评价很高,甚至戏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

“季氏旅于泰山。”旅是旅行,就是到泰山去,这里指祭祀泰山。古人的认知中,泰山是华夏的中心之山,除了形体雄伟,它直通天庭,百姓崇拜,帝王以能朝拜为荣。

到泰山祭祀,那叫封禅,由帝王向天地汇报工作。只有干出丰功伟业,有仁德的帝王才能到泰山封禅。春秋首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没实现封禅的夙愿。历史上真正意义上完成封禅的帝王只有6个。

季氏作为鲁国的一个卿大夫,要去祭祀泰山,这在西周和春秋早期是不可想象的事,可是到了春秋晚事,一切都变了。孔子听到这事后,问自己的学生冉有,能不能阻止季氏不要干这种“蠢事”。

冉有是季氏的家臣,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孔子认为他可以劝劝“董事长”,可冉有的回答是他无能为力。孔子仰天叹息:“难道泰山神还不如林放吗?”

孔子的无奈之意是林放作为一介平民,都知道遵礼,您是泰山之神,您如果真是在山有灵的话,也不会接受季氏的这种“僭礼”。

孔子的话外之意是,季氏这种“暴发户”哪有什么文化素养,看上去“光鲜亮丽”,实质上龌龊不堪,还不如一个老百姓。这里也体现了孔子对礼坏乐崩的遗憾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