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春秋战国时期,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如何形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春秋战国,不仅是诸侯争霸,群雄并立,战争四起的年代,更是文化思想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其思想和观念影响着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天人合一、民本思想、人本思想等等,至今仍然发挥着人性的光辉。
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以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为主的人学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在统治阶层发挥着哪些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对殷商以来天命神权思想的怀疑和否定,是人学思想的起点,这个时期之所以对天命神权思想提出怀疑和否定,表面看是西周末期残暴统治,让人们对天命神权的怀疑和诟病;其实本质是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使人们对天人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春秋战国人学思想与天人合一,天人相分思想密切相关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突破西周“以德配天”的神权理论,人的认识论逐渐倾向无神论和理性认识,神的地位下降,人的问题变得突出,并成为天人关系最重要的一环,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核心焦点,而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逐渐发展成人文精神的思想高峰。在诸子百家中,在天人关系上,儒家和道家思想对此影响最大。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继承周朝文化为己任,提出和宣扬周礼,孔子在天人观念上,畏天命,尽人事的天命观,基本改变了人对天毫无影响,毫无主宰能力的状态。面对天命,孔子强调的是尽人事,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孔子的天命观为人的自主能动性,自主创造性提供了基础,也为人们行“人道”指出了正确方向。
孟子在孔子提出的“畏天命、尽人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天人关系上提出“天人相通”,把“尽心、知性、知天”三种结合起来,在孔子“天人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天人论合一”、“心性论”的观念,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德行是一种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天性与心性的合二为一的观点,这个观点在宋代儒学复兴过程中成为儒家人学的主流观点。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和儒家是我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宗教神权色彩,以理性思考,构建了天、地、人三才同构以及“天人合一”人学思想体系。
道家的老子以“道论”为基石,对自然性的“天”,生成、演化及其规律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剥离了“天”的人格因素,构建了具有相当深度的宇宙哲学;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根本,又是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的普遍根据,否定了“意志论”的天对天地万物主宰的观点;老子的观点又否定了“天”的神权威,指出“天、地、人”三者皆为自然之法,把人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无神论色彩的思想。
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不相胜”的观点,肯定了人世天地间的一物而已,天是“自然”的天,一切人为地改变自然的行为都是“灭天”,庄子提出人要尊重自然,不以主观妄为来破坏自然,干涉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总之,儒道两家思想在天人关系上的表述是殊途同归,在儒家思想中,“天”是“义理”的天,具有道德属性;在道家思想中,“天”是与地相对的物质的“天”,自然的天;义理的天通过人的心性能够与天然的天达到“天人合一”,孟子将“天道”和“人道”通过“诚”达到合二为一。
在道家思想中,自然的天通过“道”和“人”联系起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起源,天和人都是“道”的产物;而道家的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体,不可名状的存在,因而,道家主张实行天人合一的途径是“无为”,这就是无为而治产生的缘由。
天人相分思想
除了天人合一思想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存在“天人相分”思想,儒学学派的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自己的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在荀子的思想中,天不存在什么“天命”,其实都是自然界阴阳变化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愿望的改变而改变。
“天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说明天具有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这又说明人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荀子对儒家正统的天人观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否定“尊德性”、“畏天命”的传统意识,强调人的主体活力,人要“制天命而”。
法家的韩非也主张“天人相分”的观点,他发挥和改造老子的“道”、孔子的“德”,继承荀子“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提出“道”是万事万物发展规律,这些规律通过“理”体现出来,人们在“道”、“理”面前只有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
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学思想,包含着对人生、人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个方面纷繁多彩的探讨和深究;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社会存在、个体存在的认识,探究人对生存的追求和欲望,表现为对人的尊敬,逐渐发展成一股人文思潮;这种人文思想既有官本位民本思想的演化,又体现了对生命个体、权力的尊重和保护;其中有两个最精华的思想,那就是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
人本思想,人文精神的闪光
人的主体自觉性,诸子百家思想中都表现对个体人的重视,道家的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老子看来,生命与名声、财物相比,生命是最可贵的;孔子思想也同样表现出对人的重视,例如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没有,而不问马;墨家则表现对人力的重视,通过人的强力来反对天命,这就是人类的主体自觉。
战国稷下道家认为,精气势万物的本原和生命的基本要素,这一理论打破了人、思想、智慧看作是神的启示的旧观念,明确了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为“以人为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总之,诸子百家通过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地论证了人的主体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理论。
朴素的平等思想,儒家早期的思想性善论,就包含着人性平等的要素,孟子认为,人人都有的“天爵”,比少数人才有的贵族阶级“人爵”尊贵得多,要尊重个体;墨家的兼爱观,后来拓展到天下之人都可相亲相爱,反对等级歧视;法家则站在国家利益立场上,主张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能有差别之心和个别待遇,废止“刑不上大夫”、以功抵罪的陈规,执法要刑无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