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乡的味道是畦畦蔬菜。
中秋,野菊花开满菜园的篱笆墙。菜园里蔬菜,泛着五彩。
青青梅豆角、紫色花,红红的辣椒,黄黄的南瓜,紫色的茄子,青中带白的萝卜,还有刚刚长出嫩叶的蒜苗、香菜、青菜和菠菜……
曾经青翠欲滴的丝瓜藤上绣满了岁月的痕迹,丝瓜披上黄色的战袍,摘下来、剥开,露出色淡黄白的丝瓜络,那是刷碗的好帮手,做厨房清洁抹布用,低碳环保。
葫芦藤上的葫芦,挂上坚硬的外壳,摘回家,放在窗台上,俗话说:“葫芦压窗台,一年好运来。”葫芦晒干后,用手一摇,里面的葫芦籽“哗哗”直响,找来小锯,轻轻锯开,心形的葫芦成了“一个葫芦两个瓢”。葫芦瓢,纯天然的水瓢,锅边的葫芦瓢和丝瓜络,舀进刷出农家的幸福生活……
故乡的菜园,一年四季的蔬菜,带着泥土的芬芳。
水灵灵的萝卜,吃不完,切成丝,日晒夜露,和着韭菜、辣椒、生姜,洒点盐,装在瓷坛里,过一段时间后,拿出腌好的萝卜丝,调点香油,垂涎欲滴。
颀长的白菜,洗净,挂在绳子上晾晒,和盐、生姜、辣椒,装在瓷缸里,用干净光滑的石头压实,脆生生的“腌菜”,酸、辣、香,让人回味无穷。
腌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周礼·天官》就有“大羹不致五味也,铡羹加盐菜矣”的说法。所谓羹就是用肉或咸菜做成的汤。这是我国对咸菜吃法最早的文字记载。
《诗经·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说大田中间有居住房屋,田埂边长着瓜果菜蔬。削皮切块腌渍成咸菜,去奉献给伟大的先祖。他们的后代福寿无疆,都是依赖上天的佑护。可看出那时咸菜是离不开的食物。现在生活富裕了,新鲜蔬菜随时能吃上,但故乡的咸菜,依然是味蕾里一道不可或缺的小菜。
那故乡的味道,那香脆爽口的咸菜。
(二)
故乡的味道是芡实菱角。
“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
夏日,池塘里一片葱茏,清水涟漪之中,芡实椭圆肾形的叶片紧贴水面,细细的叶茎上有尖尖的小刺。
“湖边谁摘芡,轻度藕花风。贪得鸿头去,惊他雁序空。”
芡实的果实,形似鸡头,球状有刺,剥开内有十多颗珍珠样的种子,浆果球形,种皮红棕色,剥开硬壳,露出雪白的果仁。
芡实,有补脾益肾的功效,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故乡的水生植物如同记忆中的波纹荡漾开来,不仅有圆圆的芡实,还有满塘的菱角。
“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
碧波秋水,荷塘摇船,清香袭人,欢歌笑语。
碧绿的菱角叶挤挤挨挨,覆在水面,轻轻提起菱叶,惊喜发现,菱叶下有三三两两的菱角,多的有四五个。乡亲们有的拿着塑料盆在水浅的池塘边摘菱角;有的把几根小木棍,拴在一起,系上麻绳,做成菱角钩子,甩向有厚厚菱叶的地方,绳子一拉,菱叶移向岸边,坐在岸边摘菱角;有的划着小船带着大胶盆到池塘深处摘菱角……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菱归来,将菱角倒进篮子里,将篮子置入水中,浮在水面的嫩菱角,鲜嫩嫩、甜津津,生吃生津止渴;沉于篮子底部的“老菱”,煮熟,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那故乡的味道,绵软甘甜的芡实菱角。
(三)
故乡的味道是袅袅炊烟。
走进乡村,偶遇久违的暮色炊烟。
想起邵雍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想起周邦彦的“疏林直炊烟,落日斜酒幔。”
想起陆游的“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
想起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忆起小时候放学回家,看到家家户户炊烟升起,心里特别温暖,那是大人们忙着做饭,等放学回的孩子,那土灶锅里,有孩子们喜欢的美味。
红红的灶火,热气腾腾的饭菜。大人们有时还利用土灶的余火,烤出焦黄焦黄的锅巴,黄澄澄的冒着热气的红薯,香喷喷的花生,冬日里还有烤得鼓蓬蓬的带点焦黄色的糍粑……
想起余秋雨的“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
耳畔歌曲萦绕“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袅袅炊烟,升腾在记忆的共鸣里,那人间烟火味,是温暖的眷念,是乡愁点点。
作者简介:陈桂萍,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大自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幽兰香风远,馨香满襟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