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实的历史,颠覆传统认识,出乎

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找到了大量的证据,基本还原了《道德经》的发展历史,在这里跟大家介绍如下:

《道德经》中所记载的内容,其实是中国从远古开始的无数代圣贤,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开始,它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那个时候,它还不叫“道德经”,孔子称之为“言”,韩非称之为“老”,《逸周书》中称之为“老和之言”,民间俚语称之为“老人言”。这也就是为什么郭店楚简、汉帛书甲乙本都没有篇名的原因。不过,汉帛书乙本已经开始把它分为“德”和“道”两个主题了,这就为后来的“道德经”之名奠定了基础。而其主要传承者,就是东汉郑玄曾经提到的“天子有三老”中的“三老”。

这也就是说,《道德经》一开始是口口相传的语音版,没有正式的名称,孔子称之为“言”,韩非称之为“老”,《逸周书》中称之为“老和之言”,民间俚语称之为“老人言”;直到汉文帝、汉帛书乙本以后,人们才开始称之为“道德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河上公本、王弼本《道德经》。

所谓“三老”其实就是“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在庙堂(朝庭,指当时的官府体系)之上称“三公”,在国学系统中称“三老”,所以,三老就是三公,三公就是三老。比如孔子多次梦到的周公、《论语》中提到的老彭、老聃,都是当时的“三老”之一,也是三公之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公、老,都是敬辞。

从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公”和“老”的称呼有所不同:“公”一律尊称“封地名+公”,如周公的封地在周,故称“周公”,而召公的封地在召故称“召公”;而“老”则尊称为“老+封地或名”,如“老彭”、“老聃”,这都是尊称。

由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孔子会直接称呼“老彭”、“老聃”了,原来这些称呼本身就是尊称,“老”并不是姓。

孔子所说的“老聃”,其实就是孔子同时代的三公,也就是三老之一,当然也是《道德经》历史上无数个口口相传的传承者中的一个;《道德经》之名,出现于帛书乙本之后,在此之前,孔子称之为“言”,韩非称之为“老”,《逸周书》中称之为“老和之言”,民间称之为“老人言”。

“老子”之说,应该有两个来源:一是老学与子学的合称,这个说法如果成立的话,它出现的时间可能在秦汉时期;二是把“老”解读为姓氏以后,参照“孔子”这一称呼,以“姓氏+子”的模式编造出来的,这个说法则是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左右。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唐朝皇帝称老聃为“老君”,而不是“老子”。

根据我们的研究,今天所见到的《道德经》,在内容上作过多处、多次修改,具体不可考,但大致的修改时间主要有三次,一次是秦汉时期,特别是西汉时期,甚至贯穿于整个西汉东汉,主要是对《道德经》内容的修改;第二次是唐朝,修改的主要是与老子相关的内容,第三次则是宋朝,主要是完善唐朝的修改。通过对比郭店楚简本、汉帛书甲、乙本与王弼本,就可以看出些端倪。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有我们今天见到的古籍,包括《史记》在内,关于“老子”的记载,都是唐朝人篡改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