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世界欧洲和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合集

欧洲农民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利用土地来栽培作物,这比打猎和采集野生果实要进步了很多,毕竟能保存食物才让人类有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但是,栽培作物的最大问题很早就出现了:土地的肥力很快就会耗光。

欧洲人自然也会想尽办法增加土地肥力,《圣经》中提到了用动物的血液淋在土地上的方法。在古希腊传说中,大力士赫拉克洛斯用牛粪滋养土地,让农作物获得了丰收。

今天我们不讨论神话和传说,直接用一些史料,看看欧洲土地耕作的发展情况。

至少从罗马帝国时期,农民们就已经大量的焚烧森林,开辟新的土地种植农作物。罗马著名的政治家瓦罗就曾经记载,牲畜鸟兽的的粪便作为肥料,在当时很常见。罗马执政官老加图也曾经建议:可以把白羽扇豆、巢豆、豆茎埋入地下,制成绿肥。当时更普遍的做法应该是收集鸽子和家畜的粪便,加上野外的草和灌木,以及酒桶中的渣滓,混合制成肥料。

但是,并非整个欧洲都有这样的意识,尤其是中世纪的到来,很长一段时间农业毫无发展。

在北欧地区,人口密度非常低。人们相应的有了更多的可利用土地。比如直到7世纪,芬兰地区依然有大片的森林。人们用4年为周期的方式,进行荒地开垦:第年划定区域,剥开树皮让树木枯死脱水;第2年烧毁树干,让草木灰留在地里,增加肥力;第3年,继续等待;第4年,播撒种子,获得较高的收获。

这种方式在北欧和俄国曾经大面积的使用,毕竟森林面积很大。但是土地的肥力还是很快被耗光,人们会接着砍伐森林——被抛弃的土地可能会十多年无人耕种,慢慢发展成草场。

但是,这种奢侈的耕种方式,自然不能在欧洲其他地区实现。整个中世纪,一直到8世纪之前,欧洲最普遍的是“两圃制”或者“三圃制”:把可以耕种的土地分开交替使用,一块地耕作,另一块地休耕。

也就是说,每年都会有三分之一或一半的土地不种植农作物。比如法国的肥沃地区:通常第一年种植小麦或者黑麦,第二年种植大麦或者燕麦,第三年休耕。

牲畜的粪便依然会作为肥料,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土地用来种植粮食的话,就不能作为牧场喂养牲畜;大量喂养牲畜的话,就必须减少耕地的数量。所以,牲畜的粪便远远不够使用。

一直到8世纪初,欧洲农业才有了大的进步。

欧洲农民

北欧地区的人们首先发现,如果在休耕的土地上种植一些特殊的作物,非但不会耗尽肥力,反而会恢复土地的“生命力”。德意志人称呼这种方式为“夏播”,而且他们也开始尝试了。最初,他们在休耕的土地上种植豌豆、巢豆、驴食草等作物。后来发现,那些根用类作物的效果最好,比如芜菁和苜蓿。

这给欧洲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会再有大量土地处于荒芜状态了。苜蓿等作物可以储存,能养活更多的牲畜,牲畜又能产出大量的粪便,成为土地的肥料——一种非常良性的循环产生了。

在年的英格兰,一块土地可以这样规划:第一年种植冬小麦,第二年种植芜菁,第三年种植大麦(套种苜蓿和黑麦草),第四年收割草料以及让牲畜在地里吃草。

土地利用起来了,和饲养牲畜的比例也越来越完美,这让8世纪的农民日子越来越好。

实际上,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君主渐渐摆脱了教会的强有力控制,开始体会权力的滋味。增强国力的强大需求,让欧洲各国纷纷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大量的农学家出现了。他们努力对农业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君主推行相关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发展。

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富裕的地方,人们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

一位名叫托马斯·彭南的人,在年途经德国西南部美因茨地区时,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我在前往哈瑙途中穿过了平坦的富裕乡村,那里长满了印第安谷物(玉米)、甜菜、菜豆、卷心菜和马铃薯。”可见,新作物玉米和马铃薯的引进,也迅速改变了欧洲农民的耕种习惯。

但是,农业发展绝不仅仅是满足于吃饱饭,农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土地圈起来,不受约束的自由耕种,也许会获得更高的收益。在8世纪初的欧洲,这一点很难做到。

欧洲农民

大多数的土地属于贵族和教会,每个农民只能租种其中一小块地。即便是那些有地的农民,土地面积也不大。很多的资料都显示,农村的土地被分成了不规则的小块,看起来毫无章法。

77年,一位法国观察家皮埃尔·让·格罗斯里来到了英国,他在前往伦敦的路上看到:“大道并非笔直的……因为土地宝贵,需要谨慎对待,此外,财产在英国神圣不可侵犯。”这位法国人看到的,就是被分可开的,杂乱的小块土地。

而且8世纪的农村依然存在着一些传统:某些地区,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有权在休耕的土地上放牛,在法国这被称为“共同放牧权”。所以人们想要怎么利用土地,并不是自己说的算,要和整个地区保持一致——这其实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人们不得不牺牲个人的利益,满足传统的阻碍农业发展的习俗。

一位法国农学家就非常愤慨的指出:

很难想象,如此野蛮、如此阻碍农业进步的习俗还会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法规许可,甚至得到地方官员的鼓励……捍卫这一习俗的人还断言它对促进牛的数量增加是绝对有必要的。这是多么奇怪的错误……这种习俗绝不会有利于牛的数量增长,反而是增长的真正障碍!

不论如何,欧洲各国都遇到了农业发展的瓶颈,不打破这种土地分散情况,不把土地集中利用,就很难再进步。

于是,很多国家开始通过法案,进行“圈地”。有钱人被允许租用大量的土地,集中利用。到80年,英国通过了大约份圈地法案,彻底改变了农业状况。

在欧洲其他地方,情况各不相同,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是位伟大的改革家,他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年的时候就发布了关于圈地的基本法令;年,瑞典通过了《田地合并法案》,鼓励圈地;年,丹麦也开始鼓励土地的整体利用,进行大规模调整……

8世纪开始,欧洲国家或早或晚的,都开始了土地的集中利用。这实际上是欧洲农业的一次大飞跃,打破传统的现代农业开始大放异彩。

我们再回到给土地施肥这个问题上。

欧洲农民

牲畜粪便和绿肥的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欧洲农民的主要选择。当然,泥灰土(一种主要由黏土和石灰中的碳酸盐混合而成的土壤,形成疏松的团块,作为肥料也很有价值)也经常被使用。

欧洲人很少有使用人粪的记载,但是8世纪的城市中,人粪也确实被用到了土地上。比如有材料记载:“清道夫既要扫街,又要把粪便用驴运送到乡间”——在肥料有限的情况下,农民们应该不会嫌弃人粪。(相关资料太少,无法确定人粪在欧洲的具体使用情况。)

当然,随着土地被集中利用,富裕的土地所有者开始努力提高粮食产出量。再加上圈地运动之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粮食供应紧张,科学家们开始认真研究土地的肥料。

回头看看欧洲农业的发展,不得不承认8、9世纪的重要性,在短短的年间,各方面都有了飞速变化,确实很不容易。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农业自古就是我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今天带大家来梳理一下中国农业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中国农业的起源

.从采集向种植发展

《易经·系辞下》记载,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意思是指人们用绳子学着蜘蛛结网的方式做成渔网用来耕耘捕鱼。网罟就是一种利用潮差在湾内捕鱼的方式。至神农氏时,才有了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说明最早的农业时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而神农氏因此被称之为农业始祖。2.区域差异与交融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现今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两大起源中心。从历史来看,中国农业的基础是距今年前在仰韶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建立起来的。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古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河北瓷山遗址(距今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年)。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旱地粮食作物黍、粟,粮食作物生产与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陶器、骨器以及猪、牛、羊遗骨等,表明在距今0年以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从粟和黍等新石器时代的出土遗址的时间分布来看,粟出现最早,距今年,分布最广,达30多处。而黍最早出土距今为年,分布有4处。从已发现的遗址来看,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农业起源并不比黄河流域晚,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士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年左右)中出土的陶器、石器、骨耜、稻谷等,都说明这个时期长江流域已进入了较为发达的稆耕农业阶段。其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的良渚古城遗址可实证距今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在城里宫殿区南面,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仓储区,大概有20万斤的水稻。可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年文明史提供独特的见证。年7月6日,良渚古城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五谷、六畜、六禽

古语有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六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禽则指的是雁﹑鹑﹑鷃﹑雉﹑鸠﹑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从耒耜到曲辕犁

.原始的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由于经营粗放,亩产非常少,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目前一些热带雨林国家仍然保留这种农耕方式。2.铁器牛耕出现,劳动工具大发展

耒耜(lěisì)传说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已经开始出现牛耕技术,开始出现铁农具。在此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同时牛耕得到推广。西汉时,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是一种畜力条播机。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耦犁,也是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具。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了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农业科学理论发展:“五大农书”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盖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农桑辑要》是元王朝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参加编写及修订补充,成书于至元十年(年)。选辑古代至元初农书的有关内容,对3世纪以前的农耕技术经验加以系统总结研究。《王祯农书》,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王祯所著。它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元朝统治中国97年,时间虽不算很长,但却在我国农学史上留下了三部比较出色的农学著作:一是元建国初年司农司编写的《农桑辑要》,此后有《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三书中尤以《王祯农书》影响最大。《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这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授时通考》中国清代官修的综合性农书。清乾隆二年(),由总裁鄂尔泰、张廷玉奉旨率词臣40余人,收集、辑录前人有关农事的文献记载,历时5年,于乾隆七年()编成。书名中的“授时”出自《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表示由朝廷“敬授民时”的意思。本书除辑录历代农书外,还征引了经、史、子、集中有关农事的记载达种、插图52幅,其中有不少材料十分珍贵。

来源:世界地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