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脑病科上班,按理说开中药治疗中风、头痛、头晕等病是本行。但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不但用中药治疗神经科的病,还治疗很多其它系统的病。前几天,出于信任,一位姥姥竟抱着她仅3个月的外孙女前来要求开中药治眼病。看了这些,你可能有种感觉:脑病科专家看这些与脑病不相干的病,这不是乱套吗?还讲不讲规矩?别急,且听我将缘由慢慢道来。
首先,我的专业自开始就是中医,至今临床已30年了。虽然其间也学了不少西医和现代研究的方法,但中医那古老但又超前的治疗理念已经深入我心,几经寻觅后走上中医经方之路,更让我获得了职业的尊严、成就与幸福感。做一名中医真是好呀,有时我为当初懵懂中的选择额手称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先见之明。话说回来,难道这是不分科诊病的理由吗?中医不分科吗?
中医的分科早在《周礼·天官》中就有记载,周代医学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依次相当于今天的营养师、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兽医。疾医治疗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内科妇科儿科等。除去食医和兽医,当时的医学也就大体分为内科和外科了,显然是比较粗糙的。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名医扁鹊,治疗的疾病也是宽泛的。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在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习俗与需求,扁鹊先后做过妇科、五官科、儿科等专科的医生,今天看来是标准的全科医生呀。历代众多的名医、众多的著作中,均含有内外妇儿全科治疗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医的通治能力。如果一定要找点不同的话,也许伤科整复手法等并不是每个中医都能掌握的。
为什么中医分科并不明显?这是由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医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由脏腑相配,经络相连,气血津液运行其中的一个整体。不管什么病,不管病情多么复杂,都可以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也就是八纲来概括。治疗的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也就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虚证用补药,实证用泻药。就我常用的经方来说,用的是六经辨证的方法,这个方法认识疾病,把病位分成三大部分:不在表就在里,不在表里就在半表半里。每个部位病性再分阴阳,二三得六,也就是六经。把千变万化的疾病归于六经,形成六大门类,再与方子相对应,成为简洁实用的治疗体系,易学易用,疗效良好,追捧者众。所以清代名医柯琴提出“六经钤百病”,也就是六经辨证可以用于所有疾病的治疗。正由于中医治疗疾病多从病位、病性、人体正气与邪气诸方面整体考虑,不象西医那样针对具体的器官甚至细胞分子去治疗,所以显得分科并不明显。不但如此,从整体出发的治疗理念并不随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因为什么病也跑不出六经八纲的掌心,就连艾滋病、SARS等以前闻所示闻的疾病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本文开头所说的我在脑病科,却也治疗其它疾病的现象,按照中医观点,一点也不奇怪。中医本来就是如此,中医本来就是全科医生。之所以感到奇怪,医院、医院,均按照西医模式办院,自然要按照西医理念分专业、分专科甚至分病种。这种越分越细的模式,使部分中医诊病时已经偏离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影响了中医疗效的提高,限制了中医功能的发挥。
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自己开脱,但不尽然,我是在为中医争辩,医院分科模式下被限制甚至肢解提出异议。要知道,医院管理要求,我们的医疗行为还是有诸多限制的,如同孙悟空头上紧箍儿,真念起咒语来,还是会头痛难忍的。幸好在这一点上,管理部门也许认识到了中西医的不同,象是发了慈悲的唐僧,有意无意的放我们一马。这倒是好事,既有利于中医全科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患者全方位享受真正的中医治疗。但愿这种慈悲能够成为常态,直到取下头上的紧箍儿。
时下流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不以为然,因为双方都认为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就足够了。所以,重要的事我只说一遍:中医并无明显的分科,一个真正的中医能够治疗西医多个专业的疾病。
长按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