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觞懽湛露,佾舞奏承云。”佾舞被誉为“大国之礼”,如今仍在福清传承。
六代乐舞,大国之礼佾舞源自河洛的“六代乐舞”。多年前,周公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开始制礼作乐,整理并继承了前代遗存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用于国家大典和宫廷祭祀活动,也是公祭天地、社稷、先圣先师和迎接月令节气的重要礼仪。
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佾舞,指乐舞,来自宗庙宫庭雅乐舞,舞者则被称为“佾生”。
据记载,佾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二佾、四佾、六佾和八佾。与宫庭乐舞相同,释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时右手执羽,常用雉尾,左手执籥,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别有立容、立声之意。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节乐曲一组动作。
佾舞自汉朝即有,但现今所存的佾舞舞谱只有明、清两代。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佾舞和福清有很深的渊源。大晟府乐师、福清人刘诜负责编撰《大晟乐章》,被宋徽宗定为国家正乐,颁行天下。
刘诜主持编撰的《大晟乐书》对唐宋以来国家乐理与乐制进行全面总结,成为中华民族礼乐史上一项重大成果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载入《宋史》、明《泮宫礼乐疏》、清《四库全书》而流传至今,成为当今各地孔学礼乐研究不可或缺的教科书。
《大晟乐书》也是当前发现最早的有关佾舞动作和程式的历史文献,奠定了元、明、清初、民国各时期的曲阜孔庙祭祀乐舞的历史地位,同时也为福清“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佾舞所承载的华夏之礼,延绵至今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佾舞在福清的传承和实践,奠定了佾舞礼乐本具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盛世礼乐,非遗传承佾舞是中华礼仪之邦的重要佐证,是民族智慧的瑰宝、优秀文化的衣钵。
近年来,福清市启动“周礼佾舞”的保护计划,为传承“周礼佾舞”再续历史使命。先后拨巨资用于恢复和传承周礼佾舞,以及融入“海丝”文化对外交流,有力促进了佾舞传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大陆地区唯一依据明代《泮宫礼乐疏》恢复和传承“周礼佾舞”的城市。
年1月,佾舞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年10月,佾舞列入福建省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5月,佾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盛世礼乐,人民共享。”传承佾舞礼乐文化,展现佾舞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体验到古老礼乐的魅力。
扫码添加有福君加入群聊一起打开福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