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史记二十四千年礼乐归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m.39.net/pf/a_6410197.html

《史记·鲁周公世家》位列《史记》“世家”第三,介绍的是春秋时期鲁国三十四代君主,一千多年时间的事件。鲁国能排列于吴国、齐国之后,位居第三,和鲁国的建立者又密切关系。鲁国的建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被推为“完人”“圣人”的周公。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也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孔子和司马迁都把周公当作自己的榜样,以周公的继承人自任。因此,篇名曰《鲁周公世家》,周公的事迹占了鲁世家的四分之一。

周公名旦,本来周王姓姬,所以周公姓名就是姬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从小仁孝,武王即位后,辅佐武王伐灭商纣、处理政务。所以周朝建立以后,封周公于五代帝王少昊的故墟曲阜,周公就是第一代鲁公。但因为周公的重要性,所以不让他去封国鲁国,而是留在政府中辅佐武王。

武王伐纣的第二年,天下统一的大业还未完全成功,武王就身患重病,于是周公对祖先和鬼神祈祷说:“祖先的长孙周王姬发劳累成疾,如果是因为先王需要人侍候,那么请以我来代替周王。我既聪明能干,又多才多艺,适合侍奉鬼神。周王姬发受命于天,要普济天下,而且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无不敬畏他,先王们也能永享奉祀。”占卜的人说卜辞内容吉利,周公十分高兴,又开锁察看藏于柜中的占兆书,也是吉象。周公把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密封,告诫守柜者不许泄露。第二天周武王果然就痊愈了。

后来武王去世,周成王年龄幼小在襁褓之中。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周王,就自己摄政代成王处理政务,而他的弟弟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周室建国不易,不能毁于一旦”。

周公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曹操的《短歌行》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这个典故。

管叔、蔡叔、商太子武庚等人起兵造反,于是周公奉成王之命,东征讨伐,诛管叔、武庚,流放蔡叔。把殷商的遗民重新分封康叔于卫,微子于宋。周成王长大成人,能够处理国事后,周公就把政权交还给成王。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就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谨守臣礼。成王幼年时曾经病重,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古人重视身体发肤,当作生命一样,尤其是对鬼神起誓时)沉入河中向神祷告,“成王年幼,如果有冒犯神的地方都是我的责任,我一人承担。”这些祝告也都藏于秘府,成王也痊愈了。

成王临朝后,有人说周公坏话,周公逃亡到楚国,即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后来发生饥荒,周成王打开秘府文件,看到周公当年的祈祷册文后,感动惭愧得泪流满面,于是迎回周公。周成王时,天下已经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即《三字经》所说:“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周礼》《礼记》《仪礼》都列入十三经,称为“三礼”。

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周公去世那年秋后,庄稼尚未收割,一场暴风雷霆,禾稼倒伏,大树连根拔起。王都的人十分害怕。成王和大臣穿好朝服打开金縢之书,看到周公愿以己身代武王去死的册文。成王手执册文而泣说:“周公为王室辛劳,但我年幼不理解。现在上天发威来彰明周公之德,我应设祭迎其神。”成王于是举行郊天之礼,果真天下雨,风向反转,倒伏之禾全部立起,而且当年大获丰收。于是成王特别准许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周王让鲁国有和周天子一样的礼乐,以褒奖周公的美德。

周公之子伯封于鲁国,是为鲁公。伯禽当初受封至鲁,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怎么这么迟?”伯禽说:“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太公姜子牙受封于齐国,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怎么这么快?”太公说:“我简化齐地君臣之礼,一切从其风俗。”

《汉书》和《淮南子》中有类似记载,齐太公和周公互相预言鲁、齐两国的国运以及预言的结果:

——昔太公始封,周公问:“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其后二十九世为强臣田和所灭,而和自立为齐侯。初,和之先陈公子完有罪来奔齐,齐桓公以为大夫,更称田氏。九世至和而篡齐,至孙威王称王,五世为秦所灭。

——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太公曰:“后世浸弱矣。”故鲁自文公以后,禄去公室,政在大夫,季氏逐昭公,陵夷微弱,三十四世而为楚所灭。

伯禽为鲁公之时,有管叔、蔡叔之乱,淮夷、徐戎也一起兴兵造反。于是伯禽率军讨伐至肸(bì)邑,写了《肸誓》,讨平徐戎,安定了鲁国。鲁公伯禽死后,数传至鲁武公,武公九年,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朝拜周宣王。宣王喜欢鲁公的少子戏,命立戏为鲁太子。周大夫樊仲山甫劝谏宣王说:“废长立少不符合礼制,违背先王之命,以后人民会以此反对王室。”周宣王不听,鲁武公去世后,幼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

鲁懿公九年(前),懿公之兄括的儿子伯御和鲁国人攻杀懿公,立伯御为君。伯御在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死其君伯御,而询问鲁国公子中谁能做鲁国嗣君,大家推举鲁懿公之弟称,于是在夷宫立称为鲁君,就是鲁孝公。此后,诸侯多有违抗王命。到鲁孝公二十五年(前),诸侯背叛周室,犬戎人杀死幽王,周王室迁都洛邑,是为东周。

鲁孝公死,其子弗湟继位,是为鲁惠公。惠公死,长庶子息代理政务,执掌君权,是为鲁隐公。当初鲁惠公正妻无子,他的贱妾声子生儿子息。息长大后,惠公为息娶宋国女。宋女来到鲁国,惠公看她美丽就夺为自己的妻子。生下儿子允。惠公将宋女升为正妻,立允为太子。到惠公死时,因为允太幼小,鲁人共同让息代理国政,不叫作即位。孔子所作《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开始。鲁隐公的时代,鲁国开始礼崩义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