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读了有兴起处”与“就《诗》上理会意思”——文学解读的自由与限制朱熹提出的“涵泳”的文学解读方法的基本内容就是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作深入的体会和领悟,以把握作品的整体韵味和深层蕴涵。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朱熹只注重这一个方面,那他的文学读解理论就无疑存在极大的片面性。道理很简单,因为文学读解活动并非是单方面的对象性的阐释活动,不是对本文“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解读者与解读对象互为揭示、相互生成的过程,是解读主体能动参与的行为。在文学解读活动中,解读者不仅要对解读对象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审美蕴涵进行充分的体会与领悟,而且还要融进自己的人格、气质、品性和思想,甚至还要对解读对象进行能动的创造和发挥,去发现、再创出连作者本人在创作这一形象或意境时都还没有意识到东西。朱熹深谙文学解读的这一规律,他在提出以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蕴含的理解和领会为旨归的“涵泳”的文学解读方法的同时,又对读者在文学解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并赋予解读者参与文学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解读过程中“兴”的作用的强调上:古人说:“诗可以兴”,须是读了有兴起处,方是读诗。若不能兴起,便不是读诗。很明显,朱熹是把能否“兴起”作为衡量解读活动是否是真正的文学活动的根本标准。那末,朱熹在这里所强调的“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兴”,儒家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释“兴”为艺术表现手法,如郑玄《周礼注》引郑众语:“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物于事也。”朱熹在《诗集传》里也解释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另一种则释“兴”为读者对作品的感发作用。如朱熹《论语集注》就将《论语·阳货》记载的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之“兴”解释为“感发志意”。对《泰伯》篇记载的孔子所说的“兴于诗”之“兴”也解释说:“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由此可见,朱熹对作为艺术手法的“兴”和作为读者对作品感发作用的“兴”这两种含义都有明确的认识。但当朱熹把“兴”作为衡量解读活动是否是真正的文学活动的标准的时候,他所说的“兴”则偏重于后一种含义,即指解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发联想作用:“所谓诗可以兴者,使人兴起有所感发,有所惩创。”钱穆先生曾经说过:“朱子治诗,主要在求能兴,能感发人,此即文学功能也。”这一评判应该说是切中朱熹文学解读理论的肯綮的。朱熹强调“读诗要有兴起处”,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感发作用,明显受到孔门说诗的影响和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孔门说诗的分析来窥探朱熹重文学解读感发作用之“兴”的具体理论内容。《论语》记载有两则解读者对作品进行感发的典型例子: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这里,子贡和子夏两位学生对诗的解读所以受到他们的老师的高度赞许,就在于他们能于诗义有自己的感发和发明,能够对诗句进行灵活的理解和运用,孔子论诗对读者在文学解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和创造精神的推崇和高扬于此可见一斑。而朱熹提出的“读诗有兴起处”之“兴”,同样也是对读者在文学解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的强调,它实际上表明朱熹对读者能动参与重建作品意义的权利的认可,表明他已经在相当的程度上给读者提供了自由的解读空间。朱熹曾经反复说过:“解诗,多是类推得之。”“读《诗》,只是将意思想象去看,不如他书字字要捉缚教定。《诗》意只是叠叠推上去,因一事上有一事。”他所说的“类推”、“想象”云云,其实就是读者解读之“兴起”的同义语,核心意思是强调解读者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艺术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解读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感受和发挥,从而参与作品意义世界的重建和生成。朱熹认为解读作品“须是看那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他还借陈君举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见:“陈君举说《春秋》云:‘须先看圣人所不书处,方见所书之义。’”[39]在这里,朱熹不仅重申了解读者对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发联想、参与作品意义建构的理论观点,而且还把作品的“艺术空白”(朱熹所谓“缝罅处”、“不书处”)作为解读者展开自己的感发联想的起点,这种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因为正是由于创作者在作品中留下了艺术空白,读者相应地才有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艺术空间,他们也才能对作品进行自由的感发联想,从而参与作品意义的重建。总起来看,朱熹提出了文学解读的深度模式和“涵泳”的文学解读方法,并对文学解读的自由与限制的关系有辩证的理解,朱熹的文学解读理论在我国文学解读理论发展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该加以认真的清理和总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