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崩的是什么礼坏的是什么乐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读历史,常常听到说“礼崩乐坏”。崩的是什么礼?坏的是什么乐?又常常听到周礼一说。所有这些,都是指源自周朝的礼乐制度。

简单来说,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是一套让人们按照身份和等级分好高低贵贱,然后用音乐来缓和社会矛盾的制度。这个制度是周公制定的,没错,就是武王的弟弟,那位平定“三监之乱”的姬旦。他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巩固周朝的统治,也想要避免商朝那样因为淫乐而灭亡。

那么,周朝的礼乐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礼,一个是乐。

礼,就是一套规定人们在各种场合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怎么穿、怎么吃、怎么行的规则。比如,天子死了要叫崩,诸侯死了要叫薨,大夫死了要叫卒,士死了要叫不禄,庶人死了就叫死。再比如,天子祭祀天地和祖先时要用八佾舞(每列八人,八列六十四人),诸侯祭祀时要用六佾舞(每列六人,六列三十六人),大夫祭祀时要用四佾舞(每列四人,四列十六人),士祭祀时要用二佾舞(每列二人,二列四人),庶人祭祀时就不用舞了。还有很多很多的礼,比如冠礼、婚礼、丧礼、朝礼、聘礼等等。

那么,这些礼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为了让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之间有明显的区别,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一来,就可以维护周朝的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也就是说,这些礼是为了让上面的人能够管好下面的人,让下面的人服从上面的人。

乐,就是一种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在周朝,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因为音乐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和行为,所以周朝的统治者就利用音乐来教化百姓,缓和社会矛盾。比如,《诗经》中有很多诗篇都是用音乐来表达对天子或诸侯的赞美或批评。再比如,《春秋》中有很多记载都是关于各国之间通过音乐来交流或竞争。

那么,在周朝时期,音乐有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根据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音乐器和曲目的。比如,天子用钟、磬、琴、瑟等乐器,演奏《雍》、《韶》、《武》等曲目。诸侯用钟、磬、琴、瑟、笙、管等乐器,演奏《大武》、《大章》、《大夏》等曲目。大夫用钟、磬、琴、瑟、笙等乐器,演奏《小武》、《小章》、《小夏》等曲目。士用琴、瑟等乐器,演奏《濩》、《鹿鸣》等曲目。庶人用鼓、铙等乐器,演奏《采薇》、《莺啼》等曲目。这样一来,就可以体现出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的地位和品味。

这就是周朝的礼乐制度的大概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度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和秩序而建立的,也是周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都有深远的影响。

你认同这种把人按身份、贵贱分三六九等,制定行为规范的制度吗?笔者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欢迎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