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左传》是一部19万字的大部头,让人望而生畏。它究竟记录了什么?为什么了解中国,一定要从这本书开始?
「得到」作者、“思想隐士”熊逸的这篇清单,用11个要点,带你了解《左传》的价值。
1.《左传》是一本记录春秋时期鲁国历史的史书。传说作者是叫左丘明的专业史官,但历史上很多人对此存疑。根据古籍的成书特点,这个怀疑倒也合理。
2.说《左传》,不能不提《春秋》。《左传》之于《春秋》,大致相当于教辅和教材的关系。《春秋》内容非常简略,《左传》则叙事详尽,史料价值很高。不借助《左传》,很难读懂《春秋》。
3.《左传》是理解中国传统,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第一块敲门砖。先秦时代史料稀缺,但《左传》对春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不读《左传》,就理解不了那个时代。甚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问题,也都可以从《左传》看懂原委和症结。
4.作为史书,《左传》可信吗?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只能算一部“半信史”,一方面,它的写法像小说:揣摩情境,代角色拟言;另一方面,它又详实地展现了历史细节,不失信史的价值。
5.因为《左传》将战争细节描述得极为详尽,且颇具兵法之妙,完全可以当兵法来读。历史上还有不少将军都很喜欢《左传》。
6.辟个谣:在正史里,关羽爱读的并不是《春秋》,而是《左传》。评书演艺中说“关羽夜读《春秋》”,只是为了塑造关羽忠义的形象。
7.除了还原事实,《左传》也会对历史事件做直接的评价。这些评价很符合儒家的道德观,所以在后世,《左传》逐渐成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之一。
8.要想了解孔子,也建议读读《左传》。比如,周礼究竟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论语》里没有多少记载,《左传》中却有具体的呈现。
9.《左传》虽好,但是难懂。语言古奥是难点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所记录的春秋时代,各方面都与后世社会差别巨大。比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现在看来是统治者在压榨劳动人民,但在当时,它反映的其实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宽容和体贴。
10.不同于一般史书的枯燥,《左传》不仅叙事详尽,而且还会交代事件的背景,渲染人物对话,甚至夹叙夹议、引入第三方评论。活灵活现,千转百回,读起来非常有意思。
11.《左传》所描述的社会虽然不复存在,但从那时生长出来的观念,仍然蔓延了之后两千多年,甚至成了现代中国人心中最顽固的思想根底。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等,都源自《左传》。
最后,跟你分享一个好消息:
本周,熊逸老师向7万多位专栏订户宣布了一个决定:《熊逸书院》专栏将加送两个月的内容,从12个月延长到14个月。
将50多部中西方经典跨界打通,做出“深到通透、浅到诙谐”的解读。
每天十分钟,帮你搭建一个合理稳固的知识框架,掌握中西方思想经典的思辨方式。
订阅指南
①如果你是安卓手机用户:
▽戳此直接订阅
②如果你是苹果手机用户:
请下载「得到」App,注册登录;
搜索“熊逸”或“书院”,点击完成订阅。
推荐阅读
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老子》
五分钟带你读懂《庄子》
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