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知识梳理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
《桃花源记》

1.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重点字词

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1)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3)率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充足。

(1)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2)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具答之(代词,指问题)

(3)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代词,这,那)

其中往来种作(代词,这,指桃花源)

既出,得其船(代词,他的)

(4)舍

便舍船,从口入(shě,动词,离开)

屋舍俨然(shè,名词,房屋)

(5)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记号)

(6)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1)未果,寻病终

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2)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

(3)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又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沿途)处处做了记号。

4.重点问题探究

(1)桃花源奇异在何处?

①景奇。桃花林美景奇、桃花源内环境奇,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花源,都一无所获,不见其踪影。

(2)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为了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也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生活图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小石潭记》

1.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有《柳河东集》。本文为《永州八记》之一。

2.文章思想内容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中的石、水、游鱼,以及周围的树木等,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重点字词

(1)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

(3)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1)环

如鸣佩环(名词,玉饰)

四面竹树环合(动词,环绕)

(2)清

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3)以

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卷石底以出(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4)为

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5)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不可久居(动词,可以,能够)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日光下澈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4)潭西南而望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

斗、蛇: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心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8)凄神寒骨

凄、寒: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鱼)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坐在小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4.重点问题探究

(1)课文第④段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一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课文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核舟记》

1.文学常识

魏学洢(约-约),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江南才子。一生未做官,著有《茅檐集》。他一生写过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显示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重点字词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1)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今义:比较。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竟然。今义:曾经。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长。今义:修理。

(1)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读qí,形容词,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读jī,名词,零数,余数)

(2)为

为宫室(动词,做,这里指雕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动词,是)

(3)可

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助动词,可以)

(4)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东西的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2)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形状像椎的发髻。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4)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译文: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文: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腹,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4.重点问题探究

(1)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着墨较多的是苏轼。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写其面,“峨冠而多髯”,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便说得真切细腻。之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就是这样,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主题吻合。

(2)作者围绕“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来介绍核舟,但对看似与苏轼无关的两个舟子也进行了具体的描绘,是否属详略不当?

观点一:从刻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来看,作者具体描绘舟尾的两个舟子并非多余。左右两个舟子悠闲、平静的神态正好衬托了苏轼游赤壁时的怡然自得。正因为舟子闲适,船桨“横卧”,才说明苏轼等人是泛舟江上,呈现出一种漫游赤壁的诗情画意。

观点二: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本文介绍核舟在于赞叹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对于舟子的细致描绘也反映出雕刻者刀法的精工细腻,体现了“技亦灵怪矣哉”。

《庄子》二则庄子(约前-前),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老庄”。

《北冥有鱼》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和大鹏的形象,借大鹏“海运则将徙”,“野马”“尘埃”凭借气息吹拂来说明万物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的道理。

2.重点字词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2)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家马,是一种珍稀动物。

(3)亦若是则已矣

古义:这样。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其名为鲲(代词,大鱼)

其正色邪(助词,表示选择)

(1)水击三千里

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译文: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大鹏迁徙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重点问题探究

(1)《北冥有鱼》文末的回答意蕴深远,请简要赏析。

这个问答说明人们不确定所看到的天空的颜色是不是其真正的颜色。我们看到的湛蓝色只是一种虚幻的色彩。大鹏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空的本色,它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所以,就连神奇的大鹏都是有所凭借,都有局限,更别说世间其他事物了。这样联系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便将高远的哲学道理变得易于理解了。

(2)《北冥有鱼》写作上有哪些特色?

①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极富浪漫色彩。如有关鲲的神奇变化,鹏的巨大——“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鹏的遨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境界雄奇、高远,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②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文章借助寓言,把世间万物都要有所凭借、都有局限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形象上,如鲲、鹏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2.重点字词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3.重点问题探究

(1)文章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是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是“怎么知道”。

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2)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①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②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礼记》二则《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虽有嘉肴》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重点字词

学学半 “学”(xiào)同“敩”,教导。

(1)教学相长

古义:教与学。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2)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然后能自反也

古义:反思。今义:颠倒的,方向相背的(跟“正”相对)

不知其旨也(代词,指嘉肴)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因此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译文:知道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

(4)《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重点问题探究

(1)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

学生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之处。学生知道知识不足,才能“自反”,加紧学习;老师感到教学有困难,才能“自强”不息,不断充实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即“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

(2)文章是怎样论证“教”与“学”的关系的?

首先运用类比论证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自然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接着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分别从“学”和“教”的角度,论述了“学”和“教”的重要性,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兑命》里的话,再一次强调和印证“教学相长”这一道理。

《大道之行也》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重点字词

(1)选贤与能 “与”(jǔ)同“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

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

故人不独亲其亲(副词,单单)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名词,老而无子)

(1)不独亲其亲

亲: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赡养,男子要有职守,女子要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译文: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3.重点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句话?

这句话是说社会的财物都能用到公共事业上,而不被私人无偿占有,没有不劳而获的现象;人人都愿意为公共事业竭尽全力,不为个人谋私利。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公心,去除私心。

(2)“大同”社会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那么,这种“大同”理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思想家、政治改革家上下求索的动力和奋斗目标。

《马说》

1.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有《昌黎先生集》。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

3.重点字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xiàn)同“现”。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也许。

(2)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跟“危”相对)。

(1)虽

故虽有名马(连词,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连词,虽然)

(2)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结构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助词,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3)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动词,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动词,同“饲”,喂)

(4)能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5)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恐怕)

(6)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4)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5)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在马槽之间(和普通马)一同死,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重点问题探究

(1)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此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因而本文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在封建社会,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用“祗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与怜悯;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也可看到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使文章情理相融,从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2)应该如何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试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观点一:千里马需要伯乐来识别,人才需要明主赏识。姜太公若无周文王赏识,就会终老在溪河畔;百里奚若没有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将会以放牧的方式度过一生。倘若没有得到明君的赏识,即使是“千里马”,其才能也将难以发挥,甚至酿成悲剧。如岳飞、袁崇焕等。

观点二:千里马不能消极地等待伯乐的赏识,是千里马就应该积极入世,纵横驰骋,努力开创一片天地。毛遂自荐的故事发人深思。因此,是千里马就要努力学习,把握机遇,要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的,毕竟成功要靠自己。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