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钟馗只是终葵的谐音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钟馗,字正南,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人,(据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考证,钟馗为今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人,现存终南钟馗故里庙),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钟馗的文学作品有:明代不题撰人《唐钟馗全传》:唐朝有一大臣,姓锺名惠,字德威,号石室,乃西下海州人也,娶妻潭氏。家世儒业,官居显宦,因无子嗣,隐居不仕。乐尧舜之大道,慕夷齐之高标;视富贵若浮云,弃轩冕如敝屣:真海内之豪雄,实浊世之丈夫也。

图片来自网络。

《钟馗全传》(清朝神魔小说,分为《钟馗斩鬼传》、《唐钟馗平鬼传》两部分,作者分别为烟霞散人和云中道人)

图片来自网络。

清代刘璋的《斩鬼传》,又名《捉鬼传》、《平鬼传》、《钟馗传》、《九才子》等(旧时书名多作《捉鬼传》或《平鬼传》)。长篇小说。四卷,十回。此书原署,作。郑振铎以为杭人夏履先,又或以为刘璋撰。璋字于堂,号樵云山人,山西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人,曾官直隶深泽县令。擅书法,谙世情,不得志。于清康熙二十七()成书。书叙钟馗捉鬼故事。唐德宗时,钟馗参加考试,因其貌不扬落选。自杀后封为驱魔大神,到人间剿灭种种鬼魅。借鬼物描写人世以揭露、讽刺黑暗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钟馗一词根本就不是人名,只是“终葵”的谐音而已。

终葵:本是殷商时期巫师所戴的方形尖顶面具,后将用于捶击的尖状工具称为终葵,其合音为‘椎’。古代典籍《周礼玉人》记载:“大圭长三尺,杼——终葵首,天子服之。”郑玄注:“终葵,椎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椎,击也,齐谓之终葵”。

终葵为巫师所戴面具的本义虽然在汉代已经湮没无闻,但其驱鬼之义则在以后仍有保留,从唐代开始流传的食鬼之神钟馗就是以终葵驱鬼为蓝本而附会形成的。

图片来自网络。

据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记载:世所传钟馗,乃终葵之讹,其说本于杨用修、郎仁宝二人。仁宝《七修类稿》云:《宣和画谱。释道门》载六朝古碣得于墟墓间者,上有钟馗二字,则非唐人可知。

唐代李大师、李延寿《北史》记载:魏尧暄本名钟葵,字辟邪。意葵字传讹,而捉鬼之说起于此也。用修《丹铅杂录》云:唐人戏作《钟馗传》,虚构其事如毛颖、陶泓之类也。盖因尧钟葵字辟邪,遂附会画钟葵于门,以为辟邪之具。又宗懿妹名钟葵,后世因又有钟馗嫁妹图,但葵、馗二字异耳。(此事见沈括《笔谈》。皇中,金陵发一冢,有石志,乃宗悫母郑夫人,宗悫(què诚实)有妹名钟馗。)

《周礼。考工记》大圭“终葵首”注:齐人谓椎曰终葵,圭首六寸为椎,以下杀。《说文》: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谓为椎于杼上,明无所屈也。《礼记。玉藻》“天子?”注亦同云云。是用修之说,较仁宝更详。则钟馗由尧终葵字辟邪之讹固属有因,而大圭之终葵何以转为人名之终葵,则未见的义。

顾宁人乃引马融《广成颂》“挥终葵,扬玉斧”,谓古人以椎逐鬼,如大傩之执戈扬盾。此说近之。盖终葵本以逐鬼,后世以其有辟邪之用,遂取为人名,流传既久,则又忘其为辟邪之物,而意其为逐鬼之人,乃附会为真有是食鬼之姓钟名馗者耳。

胡应麟《笔丛》、朱国桢《涌幢小品》亦引尧终葵字辟邪以为钟馗本辟邪之物,然俱不如宁人引马融颂之融贯也。至用修谓唐人戏作《钟馗传》,则不详载在何书。

今按《天中记》引《唐逸史》:明皇因疾昼卧,梦一小鬼盗太真香囊及上玉笛。上叱问之,奏曰:“臣乃虚耗也,能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欲呼武士。俄见一大鬼,破帽蓝袍,角带朝靴,捉小鬼,刳其目,劈而啖之。上问:“尔何人?”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武德中应举不第,触阶而死,得赐绿袍以葬。感恩发誓,为帝除虚耗妖孽之事。”言讫梦觉,而疾遂瘳,乃诏吴道子画之。道子沉思若有所睹,成图以进。上视之曰:“是卿与朕同梦也!”

《唐逸史》不可见,《天中记》所载,斯其故事矣。亦见沈括《笔谈》。然此事不辨可知其妄也。后魏、北齐及周、隋间多有名钟葵者。魏献文帝时则有χ罕镇将杨钟葵;又张衮之孙白泽本名钟葵,献文改名白泽;于劲亦字钟馗;孝文时有顿丘王李钟葵;北齐武成时有宦者宫钟葵;后主纬时有慕容钟葵,奔于周;隋炀时,汉王谅反,有大将乔钟葵;又隋宗室处纲之父名钟葵;又鱼俱罗与蜀将段钟葵讨平越隽蛮;唐时王武俊有将张钟葵,寇赵州,为康日知所杀。

古人名字往往有取佛仙神鬼之类以为名者,张钟葵无论,若杨钟葵等系六朝人,俱在唐前,倘食鬼之钟馗系唐武德中进士,则杨钟葵等之命名,何由逆知后世有是辟鬼之神而取之也哉?则《天中记》之说真附会也。然唐时则钟进士食鬼之说盛行,甚至朝廷之上,每岁暮以钟馗与历日同赐大臣(此亦起于明皇,见沈括《笔谈》)。

刘禹锡有《代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云:“图写威神,驱除群厉;颁行元历,敬授人时。”又《代李中丞谢表》云:“绘其神像,表去厉之方;颁以历书,敬授时之始。”至宋时犹然。神宗于禁中得道子所画钟馗,因镂板以赐二府。然则讹谬相沿,已非一日也。又苏易简《文房四谱》云:虢州岁贡钟馗二十枚。用修亦以为即《考工记》“大圭终葵”之义,谓砚形锐其首如圭耳。

据此则砚之锐者亦名钟馗,并不名终葵矣。胡应麟非之,以为附会。然钟馗列于《文房四谱》,则其为砚之形制,而非造为神像可知。至高江村《释考工记》注终葵谓蔓生之物,叶圆而厚,圭首之圆厚如之,故以生之物,吐圆而厚,圭首之圆厚如之,故以为名。此未免臆说。颜之推曰:北齐有一士,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尝出境聘东莱王韩,问:“玉?杼上首终葵首当作何形?”答曰:“?头曲圆,势如葵叶耳。”韩为忍笑。江村之云,毋乃类是。要之,但据《考工记》注槌曰终葵,再以马融所颁终葵逐鬼之物证之,自可了然,毋庸更多枝辞也。

图片来自网络。

据明代万历李贽(卓吾)《焚书》记载:钟馗即终葵

杨升庵(杨慎)曰:“《考工记》云:“大圭首终葵。’注:“终葵,椎也。齐人名椎曰终葵。”

盖言大圭之首似椎也。《金石录》以为晋、宋人名。夫以终葵为名矣,后又讹为钟馗。俗又画一神像帖于门首,执椎以击鬼。好怪者便傅会说钟馗能啖鬼。画士又作《钟馗元夕出游图》,又作《钟馗嫁妹图》。文士又戏作《钟馗传》,言钟馗为开元进士,明皇梦见,命工画之。

按孙逖(tì远)、张说文集有《谢赐钟馗画表》,先于开元久矣,亦如石敢当,《急就章》中虚拟人名也。俗便立石于门,书‘太山石敢当’,文人亦作《石敢当传》。昧者相传,便谓真有其人矣。”

卓吾子曰:莫怪他谓真有其人也,此物比真人还更长久也。且先生又安知不更有钟馗其人乎?终葵二字,亦是后人名之耳。后人可以名终葵,又后人独不可以名钟馗乎?假则皆假,真则皆真,先生勿太认真也!先生又曰:“苏易简作《文房四谱》云:“虢州岁贡钟馗二十枚。’慎按:砚以钟馗名,亦即《考工记》终葵大圭之义,盖砚形如大圭耳。”李卓吾曰:苏易简又以进士钟馗而讹呼石为钟馗矣。砚石为钟馗,钟馗为进士,进士为大圭首,大圭首为椎,总之一椎而已,先生勿劳也!

卓吾子曰:莫怪他谓真有其人也,此物比真人还更长久也。且先生又安知不更有钟馗其人乎?终葵二字,亦是后人名之耳。后人可以名终葵,又后人独不可以名钟馗乎?假则皆假,真则皆真,先生勿太认真也!

先生又曰:“苏易简作《文房四谱》云:“虢州岁贡钟馗二十枚。’慎按:砚以钟馗名,亦即《考工记》终葵大圭之义,盖砚形如大圭耳。”李卓吾曰:苏易简又以进士钟馗而讹呼石为钟馗矣。砚石为钟馗,钟馗为进士,进士为大圭首,大圭首为椎,总之一椎而已,先生勿劳也!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