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旅》卦的时候,易传《彖》是这样说的:
“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那么,《旅》卦究竟有什么大的“时义”呢?
不妨细细读来。
一、《旅》与商旅
细读《周易》卦爻辞里面的“旅”字,我们可以肯定它是一个名词。
比如“旅即次”,“旅焚其次”等等,后面都跟着一个动词,说明“旅”字不是表示旅行的动词,而是表示行旅之人。
作为名词,“旅”可以表示师旅,也可以表示商旅,爻辞里面说“旅人先笑后号啕”,这个旅人应该是特指商旅之人。
因为“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之贞”、“旅焚其次,丧其童仆”,都说明这些旅人携带财货、有童仆伺候,无疑是商旅而非军旅。
也就是说,《旅》卦是一个以商旅活动为主题的卦。
《周易》可以说是我国最早详细记载商旅活动的典籍了。
兮甲盘上铭文:与旅即次有关二、月令里的商旅
那么,商旅活动究竟有什么时义呢?
事实上,先秦时代的所有重要活动都有明确的“时义”。
尤其在重要节日的活动,更是有着重要的时义。
《礼记》、《管子》、《淮南子》、《夏小正》、《吕氏春秋》……等等古代典籍中,都把这些时令的有关规定,作为治政的重要内容,称为“月令”。
在《左传》的记载里面,这些要求还被称为“时训”、“时儆”,是最晚从夏朝开始就被历代奉为圭臬的治国大典。
在《月令》中,明确规定了商旅活动的时间。
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是月(仲秋之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
也就是说,八月仲秋之月,昼夜等长(日夜分)的秋分时节,需要遵守的月令是“易关市,来商旅”。
此处的商旅,特指的就是行商之人。
郑玄就说:
“商旅,贾客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里面也说:
“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郑玄注:“商旅,贩卖之客也。”
高诱也说:
“市贱鬻贵曰商;旅者,行商也。”
所以,《周易》的《旅》卦,描述的是秋分时节“来商旅”的月令时训。
秋分和春分,因为白昼与黑夜等长,又称为“日夜分”、“日中”。
尤其是“日中”一词,很容易让人们误解为中午日头正中。
但是在《尧典》里面提到的“日中”,即是特指春分。
“日中,星鸟”。
《旅》卦的覆卦《丰》,卦爻辞里面也屡屡提到“日中”,同样也有春秋分之意。
同样,《系辞》里面说的“日中为市”,其实也是特指秋分的时候“来商旅”的月令。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系辞》
三、《大象》与卦气图之时义
《周易》里面的《旅》卦,特指月令里“来商旅”的秋分“日中”之时。
“日中”,可以说是月令里面最重要的四个时间之一。
除了春分和秋分,另外两个最重要的日子就是冬至和夏至,又称“至日”。
易传《大象》很清楚《周易》的时义,所以在解释冬至之卦《复》的时候就说:
《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这句话就是说,《复》卦是冬至之卦,这一天的月令是“商旅不行”,
此处的“商旅”,明显和《月令》里面的商旅是同样的意思。
郑玄就注道:“资货而行曰商;旅,客也。”
卦气图里的冬至之卦《复》冬至“至日”的“商旅不行”,和秋分日中之时的“来商旅”恰恰相反。说明古人把商旅活动与太阳的运行关联起来,并赋予了特定的吉凶含义。
《大象》在解读《旅》卦的时候,明显也是知道这个卦讲的是秋分时节“来商旅”的,只不过它换了一种解读方式,说:
《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大象》
这明显也是说的秋分月令。
在月令里面,秋天是一个“用刑”和“折狱”的季节。
《礼记》记载:
孟秋之月的月令是:
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
仲秋之月,秋分之时的月令是:
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季秋之月的月令是:
乃趣狱刑.毋留有罪。
由此可见,《旅》卦爻辞里面的商旅活动,和《大象》所说的“明慎用刑”,完全一致,都是在特指秋分日中之时的月令。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