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碎碎念的周礼,简直是一部扩充版的小学生守则。孔子学生曾参去世之前,躺在一张华美的毯子上。有个童子口没择言,随口说了一句“这么美的毯子真是大夫家一样的”。曾参只是士,不及大夫,他知道自己躺错了,怎么也不能从容等死了。他坚持要儿子换掉身下的毯子,任凭儿子苦苦相劝,拒不从,也忘了死。等他儿子换好毯子,曾参身子还没有碰到毯子,心满意足的在空中挂了。周礼是一片天有个可怜的寡妇,老公死了,没多久儿子也死了,悲伤的妇女日夜哭泣。但是哭归哭,可不许乱哭,白天可以哭老公,晚上只能哭儿子。因为你一个寡妇大晚上的哭老公,这在隔壁邻居看来是表示思念春天了。也是这个寡妇,也没忘记吩咐儿子的妾,你哭归哭,可不许放开手脚的哭,免得让人觉得儿子当初过于宠一个妾,这可成何体统。借宋徽宗看看君子哪怕国君嫁女儿,女儿辞家出行时,父母也不许离开正堂,姑姊不得离开大门。必须由一个低等级的卿驾着马车亲自送过去,意思是夫家如果不满意,可以坐着自家的车马回娘家,不劳夫家了。三个月后,如果夫家打算留下新媳妇,那就把马送回去,单单留下车子。至此,结婚完毕。春秋时候的打仗简直打得让人心旷神怡,战场上如果见到对方的君王,那么即便君王杀到眼前了,也要绕道走,如果不得已抓捕了君王,那么要先毕恭毕敬地先送一杯酒或者别的小礼物,然后送一匹马或者别的大礼物,所谓先小礼后大礼。孔子晋文公重耳还不是晋文公的时候,逃亡到楚国,与楚成王约法,一旦晋楚开战,晋军队退避三舍,以示报恩。一舍三十里,刚好是部队一天的行程,三舍九十里,即便双方约架,走了一天,双方还有一舍,也许战意在疲惫的夜晚就消散了。战国之后,慢慢地抛弃了文质彬彬的战斗习惯,开始了孔子捶胸顿足的礼崩乐坏,开始有了屠城战,灭国战,堆积如山的伤亡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