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定位“王庶文讲坛”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过孔子本身最重视的其实是“礼”,所谓的“克己复礼”,就是希望封建制度下的贵族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制,特别是在春秋战国这样“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回归到西周时期由周公制定的“周礼框架”下生活,这很有“开历史倒车”的腔调,很不符合我们今天人对孔子的认知。我们知道《论语》当中,“仁”是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汇,所以人们在谈到孔子的时候,总会和“仁”联系在一起,我们理所应当的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今天在孔子头上有很多头衔,排第一位的便是“伟大的思想家”。一个人能够被称为思想家,必然有其原创性的思想,既然“礼”是来自周公,那么孔子的原创就是“仁”?这是我们常见的误解,原因是我们已经离开宗法社会很久了,已经将“仁”这样务实的道理,变得“务虚”,变得形而上,甚至成为了某些“国学大师”的修行法门,实在是遗憾得很。在古代“思想家”的头衔并不具备如今这样的强大光环,也就是说“思想家”在古代的地位并不高。他们的著作,在图书分类里只能归于“子”部。例如韩非,他的思想大部分源自原创,非常有时代意义,可是他的著作也只能叫做《韩非子》,归属于“子”部。古人的图书分类排序是按照“经、史、子、集”,进行分类的,《论语》和《孟子》原本也是属于“子书”,即便后来升格为了“经”,地位也比不上:《诗》《书》《易》《礼》《春秋》五经,这是因为“五经”不是私人著作,而是王官之学,也就是周代的官方学术。孔子在古人眼里的真实定位是:王官之学的重要继承者,而不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所以当时孔子的教学,主要还是“周礼”,既有“五经”学术,又有驾车、射箭、礼乐等实际操作的贵族礼仪。孔子毕生致力于“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西周时期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周公是孔子的头号偶像,也是他的人格标榜。礼与仁的关系“礼”的核心精神就是“仁”。所谓的“仁”,便是“仁者爱人”,但是这个“爱”并不是博爱,而是“分亲疏的等差之爱”,也就是越亲近的人需要爱的更多,亲属关系越远也就爱的越浅,这就是“仁”是务实之学的来源。举个例子来说:您不能爱您的三叔,胜过爱您的亲爹,也不能爱隔壁老王,胜过爱您的二舅妈,在这种分亲疏的亲戚关系里面,您对每一个人应该付出多少爱都是由明确规定的。在“周礼制度”下,这种亲疏远近,尊卑长幼各安其位,井然有序的稳定型社会,才是孔子毕生的追求。作为“王庶文讲坛”的老读者,您应该能够马上联想到,这样稳定的社会必然只可能发生于小规模的熟人社会,我们也亲切的称呼它为“宗法封建制”。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家族领袖也就是政治领袖,天子是天下所有宗族的宗主;家族关系也就是政治关系,所有诸侯都是天子的“大伯二叔三舅四表兄五堂弟”,在邦国里面其实也是一样,诸侯是所有家臣的宗主,而家臣与诸侯的关系也如同诸侯与天子的关系,大家都是一家人、所有人都沾亲带故,所以在当时解决问题不靠法律,法律太没有人情;也不靠契约,契约太并冷。处理事务的武器只有“家族伦理”,所以才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说,在本质上他们是一脉相承。有此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衍。那么宗主在依靠“家族伦理”管理天下事务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分亲疏,分等差的爱?确实如此,宗主最不应该的就是“一碗水端平”,更不能提倡“人人平等”,而是要分亲疏,分等差的处理身边的事务。这样才能保障一个宗法社会的稳定,“礼”的本质是“以礼设防”,藏在“礼”背后的是“仁”,也就是只有分亲疏的爱人,才能维持这种亲疏远近,尊卑长幼的关系。真实的孔子由此可知,孔子并不是一个原创性的思想家,更不是德育老师和大教育家,他更接近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社会能够回归到稳定的宗法关系中。不过,世界毕竟是会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耕技术的改进与竹简的发明,生产力的提高与知识的向下发展,让人们逐渐脱离宗法框架,开始奔向自由的远方,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礼崩乐坏”。关于孔子的常见误解,我们还有一点。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并不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员,百家争鸣主要发生在孟子的时代,孟子当时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兜售自己的学说,还常常与其他学派辩论。可是孔子的周游列国与孟子周游列国完全不一样,孔子并没有拿出一门单独的学说去游说诸侯国君,他自始至终都在宣扬周公的那一套“礼制”,所以我个人觉得孟子可以算一个思想家,而孔子不算,他要比思想家更加伟大,应该属于“伟人”的范畴。所以《孟子》升格为经的时间要比《论语》晚很多,是“十三经”的最后一部。好了,关于“从仁与礼的关系看孔子是不是思想家”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仁”是“礼”的精神内核,代表的是分亲疏的爱人,这是“宗法社会”的基础;第二、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并没有原创性思想,他一直在推行的是“周礼”,所以他并不是一名思想家。谢谢赏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