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制礼作乐,希望通过礼制划分身份等级,强化百姓的观念,形成严格的秩序。《周礼,考工记·玉人》中记载“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玉作为权力、等级的载体,使用制度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目前出土的西周玉器的材质以和田玉为主,可见白玉、碧玉、青白玉等,玛瑙、绿松石等多用于玉组佩。西周玉器较商代有所变化。肖申玉多呈片状,少见商代立体圆雕;鸭造型渐消失;组佩玉、玉佩饰开始流行。玉器由宗教神坛更广泛地走向礼乐生活。周代初期纹饰线条简单,多以阴线刻雕琢动物纹与几何纹;晚期龙纹、凤鸟纹盛行,但已不见商代的神秘宗教气息,线条更为婉转流畅,多用一面坡阴刻和双勾阴线,凹凸错落,立体感强。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西周手工业分工明确,当时已把“攻木”(木工)、“攻金”(金工)、“攻皮”(皮革工)、“设色”(画工)、“刮摩”(雕工)、“搏埴”(陶工)六种工艺分为三十个工种,玉工即为“刮摩”之一。周代统治者对手工业亦较为重视,如周公杀违禁饮酒之人,独对手工业工人手下留情,这均促进了琢玉行业在西周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