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和礼后乎的联系论语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s://m.39.net/pf/a_10150862.html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问道:“古诗说:‘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来增添她的美丽啊。’这三句诗指的是什么呢?”先生说:“你看绘画,不也是后始加素色吗?”子夏说:“不是说礼是后起之事吗?”先生说:“开发引起我心意的是商了。如他那样,才可和他言诗。”子夏问道:“‘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请教说:“‘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接着说:“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是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绘事后素”,古代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勾勒。孔子和子夏由绘画联想到礼,礼是产生在仁之后,前面已经讲过,仁的礼的前提,礼的本质是仁,所以才有“礼后乎?”这句话。整篇文章看来,老师点拨得聪明,学生领悟得快捷,因此孔子又当众表扬起学生来。说,子夏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这样的表扬我们是不是在以前看到过,在《学而第15》篇中,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大家都知道了,孔子一高兴,就夸奖学生说可以一道研究《诗经》了。也可以这么说,能与老师一起探讨《诗经》是一件多么光荣而骄傲的事情啊!不仅如此,孔子还特别表扬子夏给了他这个老师很大的启发,体现了孔子谦逊的一面。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心得都让我们深深折服,他有教无类,他因人施教,他能切中要害,抓住重点,学生听得明白,老师也讲得过瘾。但好像这样的场景在《论语》里出现得不是很多,孔子用他一贯的严格和高标准常常感叹、希冀和充满期待。实际上我们读到这一章时,从不会深入进去,照着字面的意思稀里糊涂就过了。但如果我们认真在这里停留一下,就会发现,“绘事后素”我们似懂非懂,而“礼后乎”更是云里雾里,根本弄不拎清“绘事后素”和“礼后乎”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首先我们来解释“绘事后素”,何晏集解引东汉郑玄注:“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郑玄注之后,邢昺疏文进一步阐释:“案《考工记》云:‘画绘之事,杂五色。’下云:‘画缋之事,后素功。’是知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文章也。”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後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後可加文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绘事后素”的解释均源于《周礼考工记》的“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一句,这个前提是没有异议的,但朱熹和郑玄、邢昺对这句话的解释却是完全相反的。朱熹是“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而郑玄、邢昺是“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那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实际上我们根据《周礼考工记》的上下文来分析“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的意思就可明确知道,朱熹的解释是错误的。考虑到篇幅和专业性,分析的过程不在赘述了。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那时候没有白纸、白绢,人们作画都是在有颜色的底本上进行的。那么明确了这个意思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礼后乎”到底指什么?我们回过头来看本章引用的《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诗,它们的意思就是“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是民众歌唱齐侯女庄姜的高贵和美丽。实际上后一句“素以为绚兮”在《诗经》中没有,它的意思是说白色的衣服让整个人更加光彩照人。孔子说绘画到最后才“以素分布其间”,是说白色可以衬托和凸现其它色彩的绚丽。子夏从绘画中“后素”技法马上联想到礼的作用也和“后素”一样,他说“礼后乎”意思就是说“是不是‘后礼’也和‘后素’一样,因为最后有礼的要求,所以(人或事)表现更好”,说明礼的作用和意义。这不是我的臆测,清代凌廷堪等儒家重礼学研究,他们认为,子夏部:“礼后乎?”孔子给予崇高肯定,“绘事后素”的“素”指礼,主旨十分重大。若按朱熹的创解,礼为一张白纸,重大意义没有了。礼为素,那么后面的“礼”对应前面的什么东西呢?是杨伯峻讲的“仁义”,还是有人认为的“美德”,还是有人认为的“乐”呢?我想应该都包括吧!对于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依据礼的要求,不能违背、不能僭越、更不能丢弃。孔子从子夏的联想中受到启发,认识到礼和绘画的“后素”一样,能让一切讲究仁德,符合道义,能让一切焕发光彩。所以我们可以重新来解释一下本章的意思:子夏问:“‘笑容娇俏亮丽,眼眸美丽传神,白色的衣服光彩耀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就像绘画之后补以素色(素色衬托出了色彩的美丽)。”子夏说:“那么礼就像是在绘画后补以素色的作用吧?”孔子说:“能启发我是子夏啊,可以开始与你谈论《诗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