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从内容上来讲,一般划分为吉、凶、军、宾、嘉五大类。
《周礼·春宫·大宗伯》将五礼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概括:“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诋”;“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
周礼开元二十年(公元年)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对此前的五礼制度作了一次系统地总结,奠定了以后中国王朝礼典的基本结构。
吉礼主要指的是对天神、地祗和人鬼的祭祀典礼,为五礼之首,特指事神求福的意思。吉礼共分为十二个类别,分别归属于天神、地祗、人鬼三大门,三大门又各有其不同的祭礼。
吉礼凶礼顾名思义指的是当社会中发生不幸事情时所用的礼仪,最典型的如埋葬和吊唁死者的礼仪、丧服的礼制规定、皇帝官僚贵族死后的谥法等。《周官》说它分为五类,即丧礼、荒礼、吊礼、会礼、恤礼。
宾礼主要是接待宾客时的礼仪。
在秦代以前是指各诸侯王朝与皇帝见面时的礼仪,在秦代以后宾礼的内容更加丰富,既包括皇帝在接受藩王朝和外国使者觐见时的礼仪,又包括历代帝王封前代帝王的后意的礼(如周天子封夏、商帝王的后裔等),还包括皇帝在与官僚仪事的朝会中举行的仪式,比如严格按照尊卑排位次等礼仪要求。
外国使者觐见军礼主要用于军队操演、征伐之时,分为五类,即大师之礼(特指出师祭祀、誓师、军中刑赏和宗庙谋议等)、大田之礼(特指皇帝或诸侯贵族的狩猎活动)、大均之礼(特指皇帝核查户口、征收赋税之类)、大役之礼(特指兴建大型工程等)、大封之礼(特指勘定国与国、封地与封地之间的疆界,需要依靠国家军事支持的事务)。
嘉礼主要用于协调人际关系、沟通和联络感情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饮食之礼、宾射之礼、贺庆之礼、婚冠之礼、飨宴之礼等。
婚冠之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这“五礼”既是礼仪制度,又是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礼教。
它包含了社会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并建立起一套严密且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包含了礼仪教化,在整个社会树立起“礼”的权威。
“五礼”主要是对古代礼仪的类别规定,如果抛开这个分类方法,那么传统的礼仪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生育成长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祭祀礼仪、宴饮礼仪、社交礼仪、仪态形象礼仪、服侍礼仪、尊老敬贤礼仪等。
宴饮礼仪是维护现代社会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法律规范相辅相成,它的作用是在法律底线之上,维持社会及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协调社会的各个方面,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的发展、取舍和修正,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内涵,逐步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礼仪”传统,其中许多内容超越时代,对我们今天中国来讲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现在第三产业,比如酒店、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为了给客人带来一个更好的服务体验,都非常注重礼貌礼仪,注重对员工的礼仪修养的培养。
礼仪修养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因为时代和统治等方面因素,中国古代礼仪也具有严格的等级特征,存在着扭曲人性甚至野蛮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的妇女就被剥夺了参与社交、自主婚姻等诸多权利;《女论语》《女戒》《书仪》等书中所记载的对女性的“礼仪”要求到了苛刻、残酷的地步。
因而,要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就必须站在时代和文明的高度,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形成既保留民族精华又拥有现代文明的中国礼仪文化。
参考资料:《礼仪》
作者简介:本文系明真聊文化的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