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中华石鼓园内,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铜文化为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院西邻古朴挺拔的石鼓阁,东接蜿蜒清澈的茵香河,南依巍巍秦岭,北望滔滔渭水,自然风光秀丽。其建筑外形运用了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气势恢弘,厚重威严,象征着宝鸡在中华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尊崇地位。馆藏文物48万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尤以商周青铜器著称于世。
此次《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来自宝鸡青铜博物院的珍贵文物:秦公钟甲、秦公镈乙、谷纹玉璧等。
秦公钟(甲)
时代:春秋
出土情况:年1月,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杨家沟公社(今东关街道)太公庙村出土。
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铭文字数:钲间、上边、左乐和左鼓刻铭文86字(含合文1、重文2)。
秦公钟共出土了1组5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形制沿袭了西周后期编钟的风格。钟体呈合瓦状,甬上饰有四条小龙,舞部饰变形夔纹,钲部中间刻有铭文,篆间饰有两条双身夔龙,鼓中部饰相对而立的凤鸟一对。
秦公钟铭文为刻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青铜刻铭。甲、乙两件钟合铭字,内容完整,铭文大意为:自从我们先祖襄公周王室的册封“赏宅受国”,文公、静公、宪公等列祖励精图治,不断发达,抵御蛮族,保国家平安。现在,传到了我,我同样立志要效忠周王,把先辈留下的疆土经营好,君正臣贤,四夷宾服。所以,我要造这套乐器请天下诸公来欣赏,希望天下太平,万寿无疆。
铭文中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四代世系的世卒及业绩,着重讲了秦襄公被赏宅受国之事,还记述时任秦公朝夕虔祀祖先,纳聚贤才,励精图治,勤于治国的心迹,可以订补史书对秦国历史记载的错误和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已发现的春秋秦国铜器中最重要的一批。
虽然通篇铭文都在追孝祈福,但对史书关于秦国历史的记载有印证和补充的作用。钟铭还形容秦乐端直严正,直至今日,秦乐仍有其余韵。
书法艺术方面,字画纤细,起笔重落笔轻,落笔处浅细而尖锐。与秦公镈铭文风格虽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均属于规整端庄一路,为春秋初期秦篆的典范。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使用时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按次序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因钟的大小不同,敲击时即可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秦公钟为双音钟,即每个钟可以敲击出两个音阶,一个在鼓的中心位置,一个在鼓右侧,右侧小鸟即为第二音阶的标志。这种钟的优点是用数量较少的钟,即能构成完整的音阶。
测音结果表明,秦公钟音阶为:“羽、宫、角、徵、羽、宫、角、徵。”根据钟铭的记载考证,尚缺最后一件钟,而根据乐律来看,也确实缺少羽、宫二音。因为这一地区古钟较为完整的音阶都止于宫音,再次证明了一件最小的钟确实缺失了。
音乐在先秦时期有其特殊的功用,它与礼是一体的,受其制约,为其服务,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可以演奏的实际意义。所以钟镈等乐器上的铸铭也侧重于追孝祈福,这也正是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如《礼记·乐记》所载:“是故先王制礼作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秦公镈(乙)
时代:春秋
出土情况:年1月,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杨家沟公社(今东关街道)太公庙村出土。
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铭文字数:鼓部铸铭文字(含合文1、重文4)。
秦公镈共出土了1组3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镈体横截面作椭圆形,两侧扉棱由九条龙蟠绕而成,上延至舞部连接成钮,钲部正背两面扉棱各由五条龙和一只凤鸟盘曲而成,舞部有一龙一凤,相背回首,形象生动。
在镈的鼓部各有字铭文,内容与秦公钟相同,记载了秦国先祖、文公、静公、宪公、秦公五代世系,史料价值极高。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秦公镈的铭文大屈大伸,疏密有致,隽秀大方,篆体方圆兼施,铁钩金绳,诘曲随体,犹似彩衣临风,有飘逸之感,而且行笔流畅优美,起止自如,说明秦国早期的书法文明已经相当成熟。
秦公镈与秦公钟一同出土,且铭文相同,应当是秦公室宗庙祭祀时配套使用的乐器。青铜镈与青铜钟的形制很相似,但是从口沿处即可区分两者不同:桥弧形者为钟,平口者为镈。镈常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因为镈的声音洪亮悠扬,所以推测用它来指挥乐队,控制整体节奏。
乐器的制作和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今乐录》载:“凡金为乐器有六,皆钟之类也,曰钟、曰镈、曰镦、曰镯、曰铙、曰铎。”《说文解字》又云:“钟,乐钟也,秋风之音万物种成,故谓之钟。”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已经产生了铙、钟、钲、铃等多种乐器。这些乐器与青铜鼎、簋等其他重要礼器一起,构成了先秦等级森严的礼制文化,成为贵族宗庙祭祀与宴享时的重要器具。
这件秦公镈铸造精良、观赏价值极高,从铭文文体风格到铸造技术都表现出秦文化走上了自己的发展轨道,它的出土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秦人没有自己文化的偏颇认识。
谷纹玉璧
时代:战国
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核心的礼器之一,有着极其广泛的适用范围,或祭祀、或佩戴、或陈设,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它既是贵族权利等级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交往中的信物和馈赠品。
考古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不同形制的玉璧出土,一直到清代也有使用。因为出现的时间很长,所以玉璧的纹饰特征演变也很丰富。战国时期的玉璧最常见的纹饰即为谷纹。
谷纹玉璧是古人在祭天时,希望上天帮忙保障粮食丰收的一个例证。它的产生既然承载了与“上天”沟通的特定意义,那么它的使用范围肯定也要有所界定,从现代考古发现的谷纹玉璧尺寸及文献记述的自身含义来看,首先排除了战汉时期谷纹玉璧做为佩饰的可能,那么它的体现也只有在身份、权利上的表现。
以农业为本的封建社会,粮食的生产直接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显然被赋予“君命天授”的统治阶层,如何能与“上天”沟通保证粮食的产量,是一个政权稳定的基础,这时“社稷”的活动也就成了第一位的工作。目的很明确,就是借与上天沟通的玉璧祷告上天保佑自己的土地上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么在礼天的玉璧上添加上谷物萌发的形态,也是统治阶层最直接明了的一种意识表达形态。只要上天能够保佑土地谷物萌发,百姓也就能丰衣足食,社会也就能安定团结。因此祭祀“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显然借以沟通“上天”的谷纹玉璧也就成了政权的象征,持有的多少也就成为身份、权利大小的标志。
温馨提示:《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展期将至4月6日。时间不多啦,感兴趣的观众可在展期内前来观展
编制:信息中心审核:王曼
作者/来源:贵州省博物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