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草人和稻人,不是稻草人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过去农民为防止鸟雀糟蹋粮食,常常会用稻草扎一个人,树立在田间地头,这就是稻草人。稻草人自己不会动,时间一长就被鸟儿看穿了:原来这只是个看起来像人却不是真人的假人。于是,稻草人不仅起不到驱逐鸟雀的作用,反而成了鸟雀在田间的落脚点。稻草人吓不倒鸟,反而经常吓到人,在夜色朦胧的旷野里,若隐若现的稻草人如同鬼魅一样瘆人,于是稻草人慢慢消失了。

有意思的是,在周朝的官府机构中有两个特别的机构,一个叫草人,一个叫稻人,他们都与农业种植有关,但都与稻草人无关。

一、草人的职责。

草人负责审视土地的特性,并因地制宜指导耕种。草人主要负责旱田,水田的耕种由稻人负责。

在《周礼·地官司徒·草人》中,着重介绍了草人的一个职责,改良土地,一个关键词叫“粪种”。东汉时期的郑玄将“粪种”解释为用动物的骨头煮汁后浸泡种子,“种”解释为名词,读作三声,指植物的种子。到了清朝,江永提出“粪种”就是给先给土地施肥,然后再耕种,“种”解释为动词,读作四声,指的是耕种的行动。郑玄的说法是通过特殊方法处理种子,以提高种子对土地的适应性,提高产量,是改良种子。江永的说法是通过施肥的方式改变土壤的肥力,提高产量,是改良土地。相较而言,还是江永的说法更符合草人“土化之法”的实际。

什么是“土化之法”呢?郑玄的解释是改造土地,将不好的地改造为好地。

改造的方法就是将牛、羊、麋、鹿、獾、狐、猪、狗的骨灰撒到不同的土壤中。除了动物性的方法外,还用得到了植物性的方法,例如将榨取麻油后剩余的渣子洒在田野里,以改造坚硬成块的土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改造土地的方法应该都是从实践而来,又言之凿凿地记录在案,想必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稻人的职责。

稻人负责掌管在泽地耕种的稻谷,种植稻谷需要大量的水,但是水太多又会涝,因此对水的精准管控就成了稻人的头等大事。用蓄水池蓄水,用堤防阻止水,用沟排放水,用遂分导水,用畦埂留存水,用浍泄水。从这些今人看来颇为生疏的字眼中可以发现,在周朝对水田生产已经相当熟悉,田地管理也已经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

水田的肥料在哪呢?水田的肥料就是草。每年六月,农民会故意在田地大量蓄水,目的就是将田里的草淹死,叫“以水殄草”。到了秋季再除一次草,这些草就丢在田中沤肥。直到第二年插秧时,才将还没有沤烂的草清除出去。

稻人的职责中有这样一句话“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意思是种植稻麦的地方,就选在泽草生长的地方,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就来自这里。芒是指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麦子、稻子的种子壳上都有芒刺。芒种时节正是夏收夏种的农忙时节,此时小麦正值收割,稻子正好插秧。

水稻种植在我国起源很早,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就发现了年前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黄土高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固然起源早,但到了周朝,南方的水稻种植也蔚为大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水稻文化。草人和稻人就是这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在政治体制上的一个缩影和体现。

草人和稻人负责指导农业耕种,在农民活动中发挥了切切实实的重大作用,他们的贡献可比不会说话不会动的稻草人强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653.html